分享

骨科基础丨如何掌握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送玫瑰的手 2016-11-3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现代医学科学所取得的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很少有一项技术能够像关节置换术这样为患者和社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但是,和其他绝大多数手术一样,选择正确的适应证对于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和“禁忌证”这两个概念实际上代表的是必须由医生和患者来共同完成的复杂的决策过程的结果。任何医疗决策过程都需要认真考虑特定操作的潜在风险和益处,对于外科手术来说尤其如此。患者和医生都必须认真评估手术治疗可能出现的结果,在病情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医生利用其良好的沟通和教育能力,来向患者告知特定手术操作的风险和益处,使患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手术的决策过程当中来。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有一定时限性,因此老年人是最佳的治疗群体。老年人群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对患骨关节炎,并伴有症状的老年病人,只要不存在严重的全身器质性病变(如严重冠心病,未经系统治疗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均可考虑施行关节置换手以缓解症状。


除年迈病人外,人工关节置入后应要求具有20-30的使用寿命。现在的人工关节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需再次甚至多次施行翻修手术或遗留严重的病残。因此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持慎重态度。基本原因是应用于其它治疗 (包括手术)方法难以解决的病例。


适应证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或他种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而功能丧失的关节疾病。不伴疼痛的活动限制、肢体不等长、X线片提示关节严重病损但无显明临床症状的病人,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1.关节疼痛


难以控制且明显影响功能的关节疼痛,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适应证


(1)局部伤病所致的关节疼痛:国内以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最多,病因包括创伤、发育不良、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关节表面不平整、关节对合异常、肢体对线不良或关节失稳。


(2)原发生骨关节炎:在欧美国家居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的首位,国内统计一般均低于继发性骨关节炎,但仍然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常见指征。


(3)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其特点是常为多个关节损害、病人年轻和常伴有严重畸形。手术应在系统性疾病基本获得控制后施行,并正确的结合病人情况安排手术计划。如安排不当, 将给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带来困难。由于病人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关节畸形,手术难度较高。除轻度挛缩和畸形可在假体置换时一并矫正外,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畸形均应先行矫正,然后作人工关节置换术。若期望通过假体置换一期解决,常难达到目的,且将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累及关节的肿瘤


关节及其邻近骨的假体置换,是骨肿瘤保留肢体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前术后常配合化学或放射治疗。术中广泛切除瘤段骨,然后以人工假体重建骨与关节。常使用定制型假体,以满足不同病例需要。


3.感染性病变


过去均被列为手术禁忌证。近年来将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感染已被控制病例的报告有增多趋势,对化脓性感染也有人在抗生素保护下手术清除病变,充分冲洗后一期行假体置换。因感染失败而作翻修手术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在欧洲有不少一期再置换获得成功的病例,但多数作者仍主张在感染完全控制后1年以上再行手术。亚洲包括国内已有人在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的同时,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禁忌证


1.局部或其他部位尚有活动性感染。


2.局部皮肤、软组织和血供条件很差,术后可能导致切口闭合困难或切口部软组织和皮肤坏死者.


3.神经源性关节病。


4.严重骨质疏松。


5.关节周围肌肉麻痹,难以保持手术后关节稳定或难以完成关节主动活动者。


6.全身情况或伴发疾病使人难以耐受置换手术者.


7.有痴呆病史的患者以及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的患者.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