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老师原创:审题——要严,更要宽

 天侠论坛 2016-11-30

曾老师原创:审题——要严,更要宽
审题——要严,更要宽

面对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通常情况下,审题的内容包括:审题目、申要求两部分。审题目主要是弄明白这个题目允许我们写哪些内容,根据题目给自己划出一个选材的“圈子”,确保自己写出的内容不超出题目限定的写作范围,确保我们写出的文章不“跑题”。审要求,主要是弄清命题在文体、字数要哪些具体规定,严格按照要求去写作。审要求很简单,无需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审题目。

一.审题要严

所谓审题要严,就是围绕一个特定的题目,把题目中显性的限制、隐性的限制全部审出来,确保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符合题目的要求。

(一)严审中心词,明确写作内容选取的方向

很多题目都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的,中心语确定的是选材的方向,因此审题首先要关注中心语。例如,《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中心语是“事”,这个中心语明确告诉我们,文章的内容是写事的,如果我们选出的内容是写人、写景、状物的,就偏离了选材的方向。又如,《我的倔妈妈》,中心语是“妈妈”,这个中心语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写人的文章,必须以妈妈为主要人物。

(二)严审修饰语,明确写作内容的细部要求

一个词语的内涵,永远大于这个词语加上修饰语的内涵。例如,事——包括所有的事;小事——所有比较小的事;有意义的小事——所有有意义的,比较小的事;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所有有意义、比较小的事件中的一件。修饰语越多,被剔除的内涵越多,这些修饰语就是一条条限制条件,就是一个个苛刻的要求。任何一个修饰语被忽略了,都会让我们犯“跑题”的错误。比如《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忽略了“一件”这个限制,写了两件事不行,忽略了“有意义”,写出来的事件思想反动,趣味低级,不行;忽略了“小”字,粗略地写了太平天国起义、改革开放、西安事变这些大事,也不行。因此审题,不仅要审中心语,更要关注修饰语,确保写出来的内容,符合所有修饰语所限制的范围。

(三)严审题目省略的内容,“无”中生“有”

有的文章标题,为了更简洁,经常省略一些内容,审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字面内容,把省略的内容审出来。例如《早春二月》,标题省略的内容可能是两方面:一是景物;二是事件,二色都可以。审明这些省略的内容,就给我们的选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范围,这篇文章既可以写早春二月的景色,也可以写早春二月发生的那些事。

(四)严审题目限定的主题或主题的范围,明确文章必须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主题,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情感主题;二哲理主题,三人品主题、四情趣爱好主题。有的题目,或直接点明要表达的情感,或者直接点明文章要揭示的哲理,或者直接点明人物的品质,或直接点明人物的情趣爱好或追求。这些题目已经明确文章的主题,我们写文章时,必须表达这种限定的思想感情,不得另起炉灶。例如《永恒的思念》——必须以表达长久而深沉的思念之情为主题;《理直气也要婉》——必须以揭示理直气也要婉这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主题;《宽容》——必须以赞美某人的宽容品质为主题;《鱼趣》——必须以表现某人喜欢钓鱼、养鱼等情趣爱好为主题。

有些标题,虽然没有明确具体主题,但明确的主题的性质,将主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写作时,决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例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有意义”三个字限定了文章主题的性质,必须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体现正能量,若果表现揭露批判类的主题,就“跑题”了。

(五)严审命题限定的写作重心,确保详略安排不错位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几年前,大连初升高考试,作文命题为《寸草心》。这个命题是从孟郊《游子吟》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节选出来的,其表意的重心是如何报答长辈的恩情,强调如何报答,所以作品应该着重写报答一方如何行动报答长辈,略写长辈如何施恩这部分内容。然而,命题老师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个命题存在着隐性的“陷阱”,更没有预料到绝大多数学生会在审题这一环上出现重大失误,错判写作重心,导致很多学生都用大量的文字详写老师或长辈如何给自己恩惠,只在结尾用一两句抒情的话,采用略写形式表达自己将如何报答长辈,犯了写作重心偏离的错误。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命题事故,如何评卷呢?可想而知,只能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了!因此写作之前,一定要审定文章的写作重心。

(六)严审题目限定的写作方法,避免用错写法导致跑题

有的题目,具有限定写作方法的作用。比如说《山乡巨变》,只要命题中有“变”或“变化”这样的字眼或含义,整篇文章必须使用对比这种写法——将写作对象原来什么样和现在什么样进行对比,只有这种对比才能体现“变化”,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变化,文章的内容就跑题了。

再如以物为题目的文章,大都要使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例如《小溪》、《一片落叶》、《烛光》、《落红片片》、《故乡的山楂树》等等,如果单从实物去思考,将标题中的具体事物当成线索来写,则很少出现精品文章,但只要作者加入借物喻人写法,文章会立刻提高一个层次。
(七)严审叙事的性质,避免时态出现问题
有写题目,限定了文章必须是回忆性的记叙文,叙事对应的时态必须用过去时,即便是描写,也必须使用过去进行时。例如《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往事》、《我亲历的一次感动》、《回忆,是一首歌》、《那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事》等等。
有些题目,限定了文章必须是展望性的记叙文,叙事时对应的时态必须用将来时,即便是描写,也必须使用将来进行时。例如:《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有一天我们都老了》、《当我们退休的时候》、《假如有一天我做了飞行员》等等。
(八)严审题目表达含意的程度,确保选材与题目的对应性
有些词语,表达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但其表达出来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选取的素材表达的程度,必须同标题限定的程度一样。这个度一定要判定清楚。例如《我尊重的一个人》、《我敬重的一个人》、《我崇敬的一个人》、《我崇拜的一个人》,四个标题中都表达了作者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尊重,但尊重的程度却截然不同。我们选材的时候,如果选出来的材料只能表现“我”对这个人的敬重,根本无法体现到崇拜程度,却写进了《我崇拜的一个人》,也属于“跑题”现象。
(九)严审标题中那些运用修辞的词语的含义,避免出现理解偏差或误解
例如《世界上没有不长草的花园》,标题中的“长草”是指人或事物存在的缺憾、瑕疵、不足,“花园”指美好事物,整个标题的含义是,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存在着缺憾、瑕疵和不足。如果这两个使用修辞的词语理解错误,则整个标题的含义理解就出现了错误,选出的材料自然与标题无法联系在一起。比如把“草”比作生命里顽强的事物,把“花园”理解为人为创造的优越条件,那么这个标题的含义,就被误解为:即使是世界上最顽强的生命,也会喜欢人类创造的优越条件。围绕这个哲理来选材,结果肯定与标题要揭示的哲理风马牛不相及。
二、审题要宽
(一)不要人为缩减写作对象的内涵,缩小写作对象的范围
例如命题是《母亲》,从实际生活出发,母亲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广义的,包括:生母、养母、继母、干妈、奶妈、五个对象,然而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很多人受惯性思维影响,面对题目,头脑中剩下一个内涵——生母。这就人为地缩小了写作对象的范围,同时也因为写作对象的范围缩小,导致选材的范围缩小。因此审题要宽泛,首先要保证写作对象的内涵宽泛。
(二)不要人为添加修饰语,二次缩小写作对象的范围
还以《母亲》为例,很多学生写作文时,不但将母亲的内涵缩小为生母,还人为的在前面加了一个修饰语“我的”。我曾经用这个题目,在三个学校分别进行过实际测试,每次随机抽取100个学生中作为测试对象,写自己母亲的学生的比率均为100%。实际上这个题目可以写自己的母亲,也可以写别人的母亲,但大家仍受惯性思维影响,都在前面人为地给命题加上了修饰语,导致学生的写作对象前篇一律。
(三)不要眼中只有实写对象,人为抛开虚写的对象
仍以《母亲》为例。从实写角度看,这个标题的写作对象,既可以是我的生母、继母、养母、干妈、奶妈、师母、保姆,也可以写别人的生母、继母、养母、干妈、奶妈、师母、保姆。如果考虑虚写对象,这篇文章可写的对象将进一步增多:那些不是母亲像母亲的人可以写——例如给我无微不至关怀的老师、对我照顾有加的师傅、姐姐等等。那些不是母亲像母亲的事物也可以写——例如,祖国啊,母亲、黄河啊,我的母亲、故乡啊母亲等等。
(四)不要眼中只有实写的内容,人为抛开虚写的内容
以《温暖》为例。这个题目,从选取写作内容上,给我们提供了三个选择:一,完全实写——选取自然环境温度的温暖;二半实写半虚写——选取的材料,既有自然环境的温暖,也有人物行为带来的内心感受的温暖;三、全虚写——选取的自然环境是寒冷的,而人行为带来的内心感受是温暖的。很多学生选取素材时,眼中往往只有实写的内容,后面两种视而不见。
(五)不要眼中只有正面人物、正面行为,鞭笞邪恶也是恰当选择
例如,《一件难忘的小事》,能够让我们终身难忘的事,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内心带了了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有的来自于正面人物做的好事,有的来自于反面人物做坏事。而很多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思维认识里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甚至有的老师也人为:考试时作品选取的内容必须选择正面人物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的意义,才能彰显正能量。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写反面人物,披露反面人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揭露社会黑暗,鞭笞邪恶,彰显的主题同样是正能量。
(六)不要将主题局限在情感、人品上,揭示哲理、表现志趣追求也是最佳选择
有很多命题,从标题上看,并没有限制文章的主题,然而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人为地将主题局限在表达情感、赞美人品上,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一片小树叶》,文章标题没有限定文章的主题,因此审题是不要人为限制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既可以写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带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好处,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也可以写一片树叶在春夏秋冬的具体表现,赞美小树叶服务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既可以叙述一片小树叶的人生经历,揭示某个人生哲理;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描绘一片小树叶的可爱之处,表现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爱好。只要题目没有限制主题,我们就不要在审题的过程中人为缩小文章主题的选择范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