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体用笔的秘密,看看你这么多年写对没有!

 颠倒兰亭序 2016-12-01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他是一位书名与政名并重的创新书法家。 


颜真卿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家里不乏善书者,他的母亲也精通书法。颜真卿早年丧父,家贫,以黄土写墙练字。颜真卿勤学,以诗自勉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天宝二年,颜真卿辞去礼泉县县尉,去千里之外的京师长安,拜张旭为师探求笔法。在古代笔法是不轻易传人的,张旭没教授他笔法,只说要多写古帖,勤加练习。时隔三年,颜真卿又辞官拜张旭为师,张旭认为“书法元徽,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拒可与言要妙。”

颜真卿的举动与才智打动了张旭,终将笔法传授于他。他们二人一问一答探求微妙的笔法,经颜真卿整理编成《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给后人留 下了宝贵的理论著作。这次颜真卿和张旭学习受益匪浅。他说:“明滋深,夙夜工勤,溺于翰墨,倘得闻于笔法要诀,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他还说:“自此得攻书之术,于兹五年真卿自知可成矣。”

经过几年的努力,颜真卿的书艺大增,流出下来的书作碑刻开始增多。 颜真卿的行书成熟早于他的楷书。颜真卿抵抗安禄山的叛乱,在这次叛乱中颜真卿失去了他的哥哥和侄子,两年后,颜真卿找到了亲人的尸骨,写下了《祭侄文稿》。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传世作品有《多宝塔》、《东方朔画赞碑》、《大唐中兴颂》、《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 

颜真卿的笔画,是十分独特的。笔画的独特来源于特殊的用笔。从笔法上看,颜用篆隶笔法,逆锋中锋,使得笔画特别饱满,筋味十足,血肉丰满,有拙朴之气。“二王”用隶书笔意写楷书,若写竖,锋在左,若写横,锋在上。这种笔意写出的字潇洒,劲健,典雅。二王一派是“中和”之美中的阴柔之美。

颜真卿是“中和”之美中阳刚之美。藏锋逆锋行笔可使笔画具有“沉涩紧劲”的力度。这种“沉涩紧劲”的力度,要求用笔时能将全身之力注入笔尖,笔尖把力透在纸上。有可能全身用了很大劲,线却飘。究其原因,笔没立直,平拖而行。小学生不会控制笔,平拖着笔走,使笔画看起来“飘”,不着力,没有立体感。

好的笔画是用笔涩行,与笔行走的方向产生相反的摩擦力。一些人为了追求颜体“沉涩紧劲”的意味,用抖笔的方法。做为书法教师不能这样教,见学生这样写,要帮助他改正。因这种写法写出的笔画,没有生气,又蠢又笨,扁平没有立体感。


失去了书法“写的快感。”“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专截音容宛在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颜真卿的行笔只是比较慢,慢不代表犹豫踌躇。

赵孟頫的笔画流利顺畅,行笔比较快。赵体的笔画与纸也是要有“涩”意,只是赵体的阻力比颜体的阻力要小得多。 按提与按中见精神。颜字线条粗细对比也比其他书法家明显。颜字横细竖粗,它的竖画特别的粗。

从整体上看颜的线比其他书家的都粗。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夫书贵肥,其实沈厚非肥也。故肥而无骨者,为墨猪,为肉鸭”。颜是以肥为美的,但实是丰腴之肥,颜书也含骨与瘦的色彩。写颜忌一味的肥,没有骨力,没有筋味的粗线条。

学生看见笔画粗,就重按笔,见笔画细,就轻提笔。这样的笔画有两种结果,轻的飘,重的像墨猪。那么书法教师就要告诉他,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没有绝对的按与提,在一个线条中必须含有提与按两个因素。“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说明了提与按与相辅相成的关系。用提中有按的笔法写出的横不会飘。用按中有提的笔法写的竖不会成“墨猎”。用这种笔法使线条活了,颜体的筋味也能写出来了。线条美是书法美重要因素,建议学生在书写时不要贪快,心平气和的写使线条饱满。 

前面已将过读帖需要想象力。想象力还更深一层进步。沈伊默先生说:“不论石刻或默破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心的形式,而其所能成就这样的形式,却是动的结果。动的势,今只静静地留在静的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再现在眼前。


于是在即定的形式中,就会看到活泼地往来不定的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这一点其实是一时间难以达到了,因为初学者可能还拿不好笔呢。这种境界的读帖是更深入的读了,是在已临写的经验之后才会产生的想像。



想象一代宗师在你的面前挥毫铺墨,想像他的运笔。心眼随着点画走,想象颜真卿与你谈论用笔的微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