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涂宗流)

 nqj0108 2016-12-01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 

涂宗流

 

郭店楚简《老子》凡三篇,不仅竹简形制各不相同,其内容也各自独立成篇,是今本《老子》出现之前的三篇道家哲学着作。《老子甲》论述以道佐人主治国:上篇论述佐人主治国之策;下篇论述佐人主者之德。

 

《老子乙》以爲道、守道爲中心“言道家之用”:第一部分论述爲道者要自损、自重;第二部分论述守道治国必须坚持“清静”的原则。

 

《太一丙》论述“道”和“爲道”:第一部分对《老子甲》所提出的“道”进行解说;第二部分论述“爲道”,指出爲道者应顺乎民意而贵言,应“辅万物之自然”。

 

老子甲

 

《老子甲》存简39枚(文中下标的数字爲《郭店楚墓竹简》图版序号),约1086字。论述以道佐人主治国。可分爲33章,归併爲上、下篇。上篇(1-19章)论述佐人主治国之策;下篇(20-23章)论述佐人主者之德。

 

第1至5章(1-2简),提出活其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欲望的治国方略。第6章(2-5简)言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第7章(5-6简)言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第8章(6-8简)言果而不强,其事好。第9章(8-10简)言长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第10章(10-14简)言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爲。第11章(14-15简)言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第12章(15-18简)言圣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3章(18-19简)言侯王能守道保朴,万物将自宾。第14章(19-20简)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15章(21-23章)言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第16章(23简)言天地之间虚而不屈。第17章(24简)言至虚,恆也;守中,笃也。第18章(25-29简)言爲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第19章(29-32简)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0章(33-35简)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21章(35-37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第22章(37简)言弱也者,道之用也。第23章(37-39简)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校】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以下简称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合称帛书本)分别作“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王弼《老子注》(以下简称王弼本)第十九章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魏源《老子本义》(以下简称魏源本。相对于郭店楚简《老子》,帛书本、王弼本、魏源本合称今本《老子》或传世本《老子》,简称今本或传世本)第十六章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魏源本“绝圣弃智”二句在“绝仁弃义”二句之下,其他各本均在“绝仁弃义”二句之上。郭店楚简本篇此二句自成一章,后有分章符号。“绝圣弃智”之“圣智”,王弼注:“圣智,纔之善也。”魏源本义:“圣智,智慧也。”所谓“绝圣弃智”,即“绝弃王者圣智。”

 

【释】“智”与“辩”爲互文。“智”,机谋。《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爲常。”《文子?上礼》:“各欲行其智伪,以容于世,而失大宗之本。”“辩”,巧言,善言辞。《书?太甲》:“群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孔传:“利口覆国家,故特慎焉。”王弼本《老子》八十一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河上公注:“辩,谓巧言也。”“绝智弃辩”是对王者(统治者)说的,作爲本篇的首章,老子尖锐地指出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必须绝弃机谋和巧言,使民利其利。只有这样,国家纔能富强。句意爲:绝弃机谋和巧言,老百姓就能利其利。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校】帛书本,王弼本,魏源本均爲“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绝仁弃义”二句之后。“绝巧弃利”之“巧利”,王弼注:“巧利,用之善也。”魏源本义:“巧利,大伪也。”

 

【释】“巧”与“利”爲互文。“巧”,诡诈。《集韵?效韵》:“巧,伪也。”《管子?立政》:“谄谀饰过之说胜,则巧佞者用。”《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利”,贪婪。《广雅?释诂二》:“利,贪也。”《礼记?表记》:“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盗贼是社会的公害,有盗贼则民不安。要使盗贼无有,王者(统治者)必须绝弃贪婪和诡诈。在上者的贪婪和诡诈是产生盗贼的根本原因。句意爲:绝弃贪婪和诡诈,盗贼就不会产生。

 

绝[忄爲]弃虑,民复季子。

 

【校】帛书甲本作“绝仁弃义,民复畜兹”,帛书乙本作“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王弼本、魏源本作“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以上各本此二句均在“绝巧弃利”二句之前。“绝仁弃义”之“仁义”,王弼注:“仁义,人之善也。”魏源本义:“绝弃帝者仁义,以返于皇之大道,则民复其初,父慈子孝,如淳古时矣。”

 

【释】“[忄爲]”与“虑”爲互文。“[忄爲]”,音guì,“有以爲”的一种心态。“有以爲”而爲的“有爲”与“无爲”相对。所谓“绝[忄爲]”,即是绝弃“用己而背自然”之所爲,亦是绝弃自以爲是的“有爲”而达到“无爲”的境界。“虑”,懮虑,担心。《增韵?御韵》:“虑,懮也。”“弃虑”,意爲绝弃私心懮虑,顺其自然。所谓“弃虑”,就是要“澹然无虑”,而成爲能体道的大丈夫。“季子”,稚子。《玉篇?子部》:“季,稚也。”“民复季子”与“复归于婴儿”意义相近。句意爲:绝弃自以爲是的“有爲”和私心懮虑,使老百姓如稚子般归于自然。

 

三言以01爲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校】帛书本作“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王弼本、魏源本作“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属”。王弼注:“(圣智、仁义、巧利)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爲文而未足,故令之有所属。”魏源本义:“此三者指仁义圣智巧利三事也。属,与庄子属其性乎仁义之属同,犹云附着也”

 

【释】“三言”,指前述“绝弃”三论。“辨”,确定。《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郑玄注:“辨,谓考问得其定也。”“命”,音màn,通“慢”。轻慢。《礼记?大学》:“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郑玄注:“命读爲慢,声之误也。举贤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轻慢于举人也。”“属”,跟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呼属”,犹言随声附和。句意爲:前述“绝弃”三论,是治国必须重视的,然而以之爲治国的确定性依据是不充分的。因爲机谋(智)、巧言(辩)、诡诈(巧)、贪婪(利)、用己而背自然(忄爲)、私心懮虑(虑)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有人轻慢之,也有人随声附和,要“绝弃”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校】帛书本、王弼本、魏源本均作“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帛书甲本“朴,少私寡欲”五字残去,据帛书乙本补。任继愈新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释】“视”,活。“素”,本性。《广雅 ?释诂三》:“素,本也。”“保”,通“褒”,大也。“朴”,物的本真之性。《王篇?木部》:“朴,真也。”“少”,轻视。《正字通?小部》:“少,短也。訾人曰少之,犹称人曰多之也。”“寡”,减少。《淮南子?原道训》:“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句意爲:活其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欲望,是根本性的治国方略。

 

江海所以爲百谷王,以其02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①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03言下之。②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③天下乐进而弗詀。④04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⑤

 

【校】①帛书本、王弼本、魏源本均爲“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爲百谷王。”②帛书乙本作“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③帛书甲本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帛书乙本作“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处前而民不害。”④帛书甲本作“天下乐推而弗厌也。”帛书乙本作“天下皆推而弗厌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⑤帛书乙本作“不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争。”帛书甲本残缺,前四字爲“非以其无”。王弼本、魏源本作“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此章言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

 

“江海所以爲百谷王,以其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谷”,两山之间的水流。亦泛指水流。“百谷”,指众谷之水。《文选?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李善注:“百谷者,众谷杂水至山之下。”“百谷王”,百谷之水所归者也,江海对百谷之称。句意爲:江海爲什麽能爲百谷王?因它能处在百谷之下,所以能爲百谷王。

 

“以其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这是对“江海爲什麽能爲百谷王”的回答,是不需要再证明的经验性依据。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圣人”,贤明的统治者。“前”,引导。《周易?系辞上》:“是兴神物,以前民用。”“上”,上位。“在民上”,意爲统治人民。“下”,谦恭。句意爲:贤明的统治者,虽处于统治老百姓的地位,但应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僕而居于百姓之后;虽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詀”,“厚”,重,多。“害”,妨碍。“进”,进步。“詀”,音diān,巧言。《类篇?言部》:“詀,巧言。”句意爲:贤明的统治者虽高高在老百姓之上,老百姓并不感到重压;虽处于统治老百姓的地位,老百姓并不认爲有妨碍。天下人以去恶就善爲乐而反对巧言惑众。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竞争。“不争”,河上公注:“不争功名,返自然也。”句意爲:因爲统治者不争能不争功,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竞。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05祸莫大乎不知足。①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②

 

【校】①帛书甲本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王弼本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魏源本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②王弼本、魏源本均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帛书甲本只有“恆足矣”三字,其馀缺佚。帛书乙本只有“足矣”二字,其馀缺佚。王弼本、魏源本此章前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句。帛书甲本缺佚“天下”、“道,却走马”六字。帛书乙本亦有缺佚,后两句爲“无道,戎马生于郊”。帛书本、王弼本、魏源本由于有前四句,任继愈《老子新译》说:“老子反对一切战争,认爲只要不打仗就比打仗好。他认爲战争是由于人们不知足、贪心重引起的,只要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麽,就不会发生战争。”

 

【释】此章言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

 

“罪莫厚乎甚欲”,“罪”,祸殃。罪,简文从辛从自,与“罪”通。“厚”,大,重。《战国策?秦策一》:“大王又并军而致与战,非能厚胜之也。”《国语?周语下》:“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则将厚取于民。”“甚”,表示程度深。“欲”,欲望。《说文》:“欲,贪欲也。”“甚欲”,过分的欲望。句意爲:祸殃没有比过分的欲望更厚重的。

 

“咎莫憯乎欲得”,“咎”,灾祸。《说文》:“咎,灾也。”“憯”,惨痛。《说文》:“憯,痛也。”“得”,贪得。“欲得”,犹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句意爲:灾祸没有比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更惨痛的。

 

“祸莫大乎不知足”,“祸”,祸害。《说文》:“祸,害也。”《礼记?表记》:“君子慎以闢祸。”“不知足”,谓不自知满足,过分地企求。句意爲: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

 

“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恆”,长久。句意爲:自知满足的所谓“足”,这是永远的满足。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06于天下。①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②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③其07事好。④

 

【校】①帛书本作“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于天下”三字,甲本缺佚)。王弼本、魏源本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②帛书本作“善者果而已,毋以强取焉。”王弼本作“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魏源本作“善者果而己,不敢以取强。”③帛书本作“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王弼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魏源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勿强。”④帛书本作“其事好还”,后有“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帛书乙本“居”爲“处”字,“楚”爲“荆”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紧接在“不以兵强天下”之后。郭店楚简本篇,与今本不同,只有“其事好”三字,被放在“是谓果而不强”之后,作爲本章的结尾。今本的结尾爲“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帛书本作“物壮而老”。)

 

【释】此章言果而不强,其事好。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道”,道家的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人主”,人君,国君。“欲”,要。句意爲:用道家之“道”辅助国君的人,不要靠武力在天下逞强。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善”,正确,高明。“果”,犹达到目的,取得成功。“以”,凭藉,仗恃。句意爲:最高明的人是取得成功(达到目的)就算了,不仗恃自己的实力而逞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伐”夸耀,自夸。“骄”,傲慢。“矜”,自负。“其”,音jī,同“基”,谋虑。“事”,治理。“好”,音hǎo,美,善。句意爲:取得成功而不自夸其能;取得成功不以傲慢态度待人;取得成功不骄矜自负瞧不起别人。这就是所谓“果而不强”。只有取得成功后而不逞强的人,纔能佐人主谋爲把国家治理得尽善尽美。

 

长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①是以爲之容。②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08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③孰能浊以静09者,将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校】①帛书本作“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王弼本、魏源本作“古之善爲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识”。②帛书本作“夫唯不可识,故强爲之容”,后紧跟一“曰”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夫唯不可识,故强爲之容”。③简文“豫乎其若冬涉川”,无“其”字,据上下文补出。帛书本作“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庄呵其若浴。”王弼本作“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溷兮其若浊”。魏源本作“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释】此章言长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长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爲之容”,“长”,时间久远。“长古”,犹上古。“士”,佐人主之得道者。“微”,幽微。“妙”,精细。“玄”,神妙。“达”,通达。“是以”,以是,因此。“爲”,行爲。“容”,从容。“之”,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爲之容”,行爲从容。句意爲:上古善于佐人主的得道之士,必定幽微、精细、神妙、通达而深不可识,因此行爲从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豫”,预备,先事准备。“犹”,踌躇疑惧貌。“严”,通俨,恭敬严肃。句意爲:(长古之善爲士者)其所欲行,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先事准备而后行。其所不行,像提防邻国围攻一样,踌躇疑惧而不轻举妄动。待人处事,像外出作客一样,恭敬严肃而不放肆。

 

“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涣”,流散,离散。“释”,消溶,指冰雪消溶。“屯”,音zhūn,厚。“朴”,《说文》:“朴,木素也。”段玉裁注:“以木爲质,未凋饰,如瓦器之坯然。”“坉”,音dùn。《广韵?溷韵》:“坉”同“沌”,浑沌。“浊”,水之不清也。“静”,平静,静止。“清”,洁淨。“安”,安静。“重”,重複。“将”,音jiāng。扶助。“尚”,崇尚。“盈”,满,圆满。句意爲:(长古善爲士者之爲道)像冰雪将融,流散疏脱与道融爲一体。反本完真,像未凋凿的素材,存天性之全,敦厚朴实而不凋于人伪。能包容一切,像江河之浊,本性高洁而能和光同尘浑沌与物。怎麽使浊由动而静,助其徐徐而清?又怎麽使静复之以动,助其徐徐而生?保此道者惟不愿贵尚盈满。

 

爲之者败之,执之者远10之。①是以圣人亡爲故亡败,亡执故亡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亡败事矣。②圣人欲11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12能爲。③道恆亡爲也,④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忄爲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⑤夫13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⑥

 

【校】①帛书甲本缺佚,帛书乙本作“爲之者败之,执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作“爲者败之,执者失之。”②帛书甲本作“民之从事也,恆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无败事矣”四字缺佚。)帛书乙种本作“民之从事也,恆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王弼本、魏源本作“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③帛书乙本作“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爲。”王弼本作“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爲。”魏源本“以辅万物之自然”爲“以恃万物之自然。”“复众人之所过”,简文“所”字下衍一重文符号。④帛书本作“道恆无爲”,王弼本、魏源本作“道常无爲而无不爲”。⑤帛书甲本作“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忄爲。忄爲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作,吾将阗之以无”七字缺佚)帛书乙本作“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王弼本作“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魏源本“侯王若能守之”爲“侯王若能守”。⑥帛书本作“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王弼本作“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魏源本“不欲以静”爲“无欲以静”。

 

【释】此章言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爲。

 

“爲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爲故亡败,亡执故亡失”,“爲”,与“无爲”相对。爲,谋也,求也。“败”,(事情)失败,即不能成功。《韩非子?说难》:“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执”,守也,持也。“远”,违背,乖离。“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爲:有所求取去办一件事,这事一定不会成功;有所持守去做一件事,一定事与愿违。因此圣人无所求取所以事情一定会成功,无所持守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发展变化。

 

“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亡败事矣”,“临事”,谓遇事或处事。“纪”,终,止。句意爲:处事到终了的时候,如果慎重能像开始,这样就没有不成功的事。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爲”,“欲”,欲望。“不欲”,没有贪欲。“不教”,不对百姓进行训诲。“教”,训诲。“复”,返。“过”,过失。《广雅?释诂三》:“过,误也。”“辅”,佐助。句意爲:圣人以没有贪欲爲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爲珍贵;以不对百姓进行训诲爲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所以圣人能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爲。

 

“道恆亡爲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忄爲]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恆”,永远。“亡爲”,无所求取。“[忄爲]”,音guì 。《字彙?心部》:“[忄爲],谐也。”“欲”,将。“作”,通“诈”,欺骗、诈伪。“将”,助词,发语词。“镇”,安定。“知足”,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句意爲:对天下万物,“道”永远无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这种无所求取的精神,万物将自然和谐。万物自然和谐中如果有诈伪,可以用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万物也自知满足,自知安静,将会自然稳定。

 

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①是以圣人14犹难之,故终亡难。②

 

【校】①今本作“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爲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②今本与本篇此章开头、结尾数句基本一致。

 

【释】本章言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爲”,做,乾,办,亦即有所爲。“亡爲”,无所求取。“事”,侍奉。“亡事”,不役使他人。“亡事”之“事”,当作“役使”解。“亡事”在此乃“不可事”之意。“味”,品尝。“亡味”,没有滋味,不求有滋味。《淮南子?原道训》:“无味而五味形焉。”句意爲:有所爲而无所求取,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品尝滋味而不求有滋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大小”,指事物的大与小。“易”,容易。“易”与“难”相对。“难”,困难。句意爲:事物不论大小,都有易有难,易多必然难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犹”通“由”,因,由于。“难之”,以之爲难,认爲……难。意爲重视困难。句意爲:因此,圣人由于重视困难,所以始终没有困难。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①有亡之相生也,15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②是16以圣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③万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17弗居也,是以弗去也。④

 

【校】①帛书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②帛书本作“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恆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③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圣人处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④帛书本作“万物昔而弗始,爲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魏源本“弗居”作“不居”。

 

【释】此章言圣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美的事物。“恶”,丑陋,不美。“皆”,全部,都。“知”,认识。“已”,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确定语气。“善”,善行,善事,善人。“不善”,恶行,恶事,恶人。“美”与“恶”(丑,不美)、“善”与“不善”(恶)是对立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不是此长彼消,就是此消彼长。当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爲的时候,“恶”(丑,不美)、“不善”(恶)的行爲就会受到遏制;当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爲的时候,“恶”、“不善”的行爲就开始了(“恶已”、“不善已”)。句意爲:天下全部认识了美之所以爲美,就只有丑(没有美)了;全部认识了善,这便是不善(恶)了。

 

“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有”,指可感觉的实物,最普遍的存在。“无”,物质的隐微状态。“相生”,相互转化而生生不已。“难”,困难,不易。“易”,容易,不难。“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成。难相对于易而存在,易相对于难而存在。“相形”,相互比较而体现。尺之于寸则长,尺之于丈则短;有短纔有长,有长纔有短。长、短是相互比较而体现的。“相盈”,相互包含。“音”,“声”,《说文》:“声,音也。”“相和(hé)”,相互谐调。“相随”,相互依存。句意爲:物质的显和隐相互转化而生生不已,天下事的难易相互依赖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比较而体现,高与下相互包含,音声相互谐调,先后相互依存。

 

“是以圣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居”,守持。“无爲”,对万物长久无所求取之道。“之”,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表顺承关係的“而”。“事”,事事。“不言”,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感化。“教”,傚法。句意爲:因此,圣人守持无爲之道而事事,实施以德感化而使其傚法.

 

“万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作”,产生,兴起。“始”,生。“爲”,佑助,扶助。“恃”,矜持,自以爲尽了力。“成”,完成,有所成。“居”,居功,自以爲有功。“唯”,副词,因爲。句意爲:万物当兴则兴,不要爲它的产生作任何准备,一切任其自然;即使有所佑助也不要自以爲尽了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爲有功。因爲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道恆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18守之,万物将自宾。

 

【校】帛书本作“道恆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王弼本作“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魏源本“天下莫能臣也”句无“也”字。

 

【释】此章言侯王如能守道保朴,万物将自宾。

 

“道恆亡名”,“亡”(无),代词,表示不定指。相当于“没有哪个”、“没有法子”。“名”,称说,形容。句意爲:“道”是永远没有法子称说的。

 

“朴虽微,天地弗敢臣”,“朴”,物的本真之性。“臣”,役使,支配。句意爲:朴虽然隐匿而细微,以天地之大却不敢支配它。

 

“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泛指诸侯。“之”,代词,指前述“道”和“朴”。“宾”,喜而服从。“万物”,喻指天下百姓。句意爲:侯王如果能守道保朴,天下百姓将会自动地喜而服从。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①民莫之令而自均安。②始制有名。名19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③20

 

【校】①帛书本作“天地相合,以渝甘露。”王弼本、魏源本作“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②帛书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焉。”王弼本、魏源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③帛书本作“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王弼本、魏源本作“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释】此章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天地”,天和地。此处指天地之气。输,倾泻。“民”,人。“均”,公平。“安”,安定。《尔雅?释诂下》:“安,定也。”句意爲:天地之气相合,甘露就会自然倾泻。老百姓如果没有谁在他们上面发号施令,他们便会自己求公平以达到安定。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始”,副词,当初。“制”,製作〈器皿〉。“名”,名称。“既”,副词,已经。“知止”,谓懂得适可而止,知所当止。“殆”,危险。句意爲:(圣人)当初散朴爲器之时,便因器确定名称。名称既已产生,亦将知所当止,不可循名而忘朴。知所当止,可以避免危险。

 

“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卑”,谦恭、谦卑。“小谷”,山间的小水流。句意爲:谦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间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自本而末,未而不离其本)。

 

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爲天下母。①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21强爲之名曰大。②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③人22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校】①帛书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渊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爲天下母。”王弼本作“有物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魏源本“独立不改”爲“独立而不改”。简文“有状昆成”之“状”,《郭店楚墓竹简》注曰:“疑读作「道」。帛书本作「物」,即指道。”裘锡圭先生认爲简文此字从首丬声,应读爲“状”。今从。②帛书甲本作“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帛书乙本作“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爲之名曰大。”王弼本、魏源本作“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③帛书本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王弼本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魏源本作“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简文“大曰滔,滔曰远”之“滔”,从水,舀声(见《正字通》、《集韵》)。

 

【释】此章言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爲天下母”,“昆”,通“溷”。“敓”,“夺”的古字,更替改变。“穆”,和谐。“独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句意爲:在虚廓之时,有溷然自成之状,它先于天地而生,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不失其常,可以爲万物的根本。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爲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字”,给事物取名号。“名”,称说,形容。“滔”,广大貌。形容范围极大或时间极长。“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返”,返回。句意爲:不知道它叫什麽,给它取名号叫“道”。我勉强地把它称说爲“大”。从大而言,则广大;从广大而言,则遥远;从遥远而言,则又返回爲近。它遥远则天地莫能尽,它返回爲近就在人身的周围。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王”,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国”,地方,地域“安”,通“焉”,语气助词。句意爲:天大,地大,道大。王因爲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天地之性人爲贵,王守道而与天地参,所以也爲大。宇宙之内有四大,守道之王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法谓法则也。”句意爲:“人以地爲法则,地以天爲法则,天以道爲法则,道以它自己的样子爲法则。”(任继愈《老子新译》)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23

 

【校】①“与”,王弼本、魏源本作“乎”。②“屈”,帛书本作“淈”。

 

【释】此章言天地之间虚而不屈。

 

“橐”,音túo,袋子。王弼《老子》注:“橐,排橐也。”排,通“鞴”。排橐,即鞴囊,鼓风用的革囊,近似今之风箱。“籥”,古管乐器,像笛,短管,三孔或六孔。句意爲:天地之间,不正像排橐和乐籥吗?中空,荡然任自然而不困窘,动而万化愈出。

 

至虚,恆也;守中,笃也。①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②天道员员,各复其根。③24

 

【校】①帛书甲本作“至虚,极也;守静,表也。”“表”,帛书乙本作“督”。王弼本、魏源本作“致虚极,守静笃。”②帛书本作“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王弼本作“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魏源本“观复”爲“观其复”。③帛书本作“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魏源本“各复归其根”爲“各归其根”。

 

【释】此章言至虚,恆也;守中,笃也。

 

“至虚,恆也;守中,笃也”,“虚”,魏源《老子本义》:“虚者,无欲也。”“至虚”,谓心中不着一物。“恆”,长久。《说文》:“恆,常也。”“中”,内心。“笃”,专一。《管子?君臣下》:“小民笃于农,则财厚而备足。”句意爲:心中不着一物的无私无欲,贵在长久;保持内心的无欲清静,贵在专一。

 

“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旁”,普遍。“旁作”,遍作。“居”,通“举”。“居以须复”之“居”,读爲“举 ”,皆也,全也。“以”,有。“须”,“复”,复归。句意爲:万物普遍产生髮展,皆有终止和复归。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天道”,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员”,圆。“员员”,圆貌。句意爲:自然之道週而复始,万物发展变化各归其根本。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①爲之于其25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26足下。③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④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畜其赂,解其纷;27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28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贵。⑤

 

【校】①王弼本、魏源本作“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帛书甲本“安”、“持”之后有“也”字,其馀缺佚。帛书乙本缺佚。“困”,简文从木从止。《说文》:(从木从止)“古文困。”②王弼本、魏源本作“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帛书本缺佚。③王弼本、魏源本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纍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帛书本“千里之行”爲“百仞之高”,其馀多有缺佚。简文“抱之木生于毫”、“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十五字缺佚,整理者据传世本补出。④今本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帛书甲本缺“知者”二字。⑤今本作“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知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贵。”帛书甲“塞其兑”之“兑”作“闷”;“门,和”、“锐,解”、“可”、“不可得”八字缺。帛书乙本“塞其兑”之“兑”从土从兑;“不可得而亲”后有“也”字;“不可得而疏,不”六字缺;“亦不可得而害”缺“亦不可”三字。王弼本“是谓玄同”之“玄”写作“元”。“同其尘”,简文“尘”字下衍一重文号。“亦不可得而贱”,简文“亦”字下衍一“可”字。简文“畜其赂”,“畜”,简文从刀畜声,疑读爲“畜”,同“蓄”;“赂”,简文从尒从二贝,疑读爲“赂”(见《龙龛》)。

 

【释】此章言爲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安”,稳定。“困”,穷尽。“兆”,预兆。事物发展变化的迹象。“谋”,谋求。“脆”,脆弱。“判”,分离。“几”,细微的迹象。“散”,散失。句意爲:事物处于稳定状态时,容易穷尽使其发生变化。事物在发展变化之前,容易谋求。事物处于脆弱状态时,容易分离。事物出现细微的变化迹象,容易打散。

 

“爲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爲”,做,办。“未有”,谓尚未成形。句意爲:工作要做在可能发生问题而未发生之前,治理要在可能发生溷乱而未发生之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合抱”,两臂环抱。形容树身粗大。“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小。此处指大树种籽的萌芽。“九成”,犹“九重”,言极高。“羸”,音léi,通“蔂”,盛土的器具。“百仞”,八尺爲仞。百仞,形容极高。句意爲:合抱的大树从细小萌芽产生,九重的高台由一筐筐泥土作成,登百仞之高山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知之者不言,言之者弗知”,“知”,知道,瞭解。“知之者”,知人者。“不言”,不依靠言语。谓以德政感化人民。句意爲:知人者不依靠言语;依靠言语教训人的人,不知人。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畜其赂,解其纷;是谓玄同”,“兑”,穴窍。“和”,和谐,统一。“同”,相同,一样。“畜”,同“蓄”。积,积聚。“赂”,财物。“纷”,纠纷。“玄”,玄道。“玄同”,与玄道溷同爲一。句意爲:闭其目,塞其门,静坐守真而忘物我;和谐其光耀无所偏争,与物同尘垢无所偏耻;蓄积财物除却争原,这就是与玄道溷同爲一。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贵”,句意爲:所以,对任何人或事,不可对它特别亲近,也不可对它特别疏远;不可使它特别得利,也不可使它受害;不可使它特别受到尊重,也不可使它受到轻视。因此,与玄道溷同爲一的佐人主者纔能爲天下所重视。

 

以正治邦,①以奇用兵,以亡事29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②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30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③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31我亡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④32

 

【校】①今本作“以正治国”。②帛书本、王弼本作“吾何以知其然也哉?”魏源本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③“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今本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智”,今本作“人多伎巧”。“法物滋彰,盗贼多有”,王弼本、魏源本作“法令滋章,盗贼多有。”④帛书本作“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王弼本、魏源本“是以圣人之言曰”一句作“故圣人云”。

 

【释】此章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此处指不偏邪的正道。“邦”,诸侯封国。“奇”,出人意料。此处指出制胜的战略战术。“亡事”,即“无事”,没有战事。“天下”,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和人民。句意爲:以不偏邪之正道可以治邦(诸侯国),以出奇制胜的策略可以用兵,然而这些却不能取天下(爲天下君)。要想取天下,只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事的祸害,老百姓纔能拥护你,你纔能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天”,指君王。“弥”,益,更加。“叛”,背离。“器”,有形的具体事物。“滋”,表示程度,相当于“愈益”,“更加”。“智”,机谋。“物”,事,事情。“法物”,犹法事,指法律、政令。“彰”,盛,繁。句意爲:我何以知道是这样的?君王多禁令,老百姓愈益背离而行。老百姓取利己之物越多,邦家越陷于昏乱。人们越是善用机谋,千奇百怪的事情越是发生的多。法律、政令越繁杂,盗贼反倒越多。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亡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无事”,即前引“安民无事”之“无事”,与“有事于民”相对。“亡爲”,对“民”无所求取。“化”,随顺,彷效。“静”,安定。“正”,听从。“欲不欲”,以没有贪欲爲其所欲。“朴”,本真之性。句意爲:因此,圣人曾经说:我不用战事扰民,老百姓自然富足;我对老百姓无所求取,老百姓自然随顺;我努力求得社会安定,老百姓自然听从;我以没有贪欲爲其所欲,老百姓自然能保有本真之性。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①螝虿虫蛇弗蠚 ,攫鸟勐兽弗敂,骨弱筋柔而捉固。②33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③终日乎而不懮,和之至也。④和曰常。知和曰明;⑤34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⑥

 

【校】①王弼本、魏源本作“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②帛书甲本作“蜂虿蝎蛇弗螫,攫乌勐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帛书乙本“蝎”作“虫”,“攫”作“据”。王弼本作“蜂虿虺蛇不螫,勐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魏源本“蜂虿虺蛇不螫”作“毒虫不螫。”③帛书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睃怒,精之至也。”王弼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④帛书本作“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王弼本、魏源本“嚘”作“嗄”。⑤王弼本、魏源本作“知和日常,知常曰明。”⑥传世本作“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帛书甲本“物壮则老”之“则”作“即”。

 

【释】此章言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含德”,怀藏德行。句意爲:怀藏柔弱冲和之德深厚的人,比得上无知无欲的婴儿。

 

“螝虿虫蛇弗蠚,攫鸟勐兽弗敂,骨弱筋柔而捉固”,“螝”,同“虺”。传说中一身两口的怪蛇。“虿”,音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蠚”,音hē,螫痛。“攫鸟”,鸷鸟,一种凶勐的鸟。“敂”,音kòu,击也。“捉”,握,持。句意爲:(他无知无欲,对万物无所求取)螝、虿以及一般的虫蛇不去螫痛他,凶勐的鸷鸟野兽不去扣打他,他虽然骨弱筋柔却握持得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乎而不懮,和之至也”,“合”,匹配。“然”,连词,表转折。“怒”,勃起。“精”,真气。古人认爲宇宙间的一种灵气。“至”,达,行。“乎”,同“呼”,呼唤,“呼”的古字。“和”,平和,和顺。句意爲:他还不知道雌雄匹配之事,然而他的生殖器官却自然萌动勃起,这是宇宙真气已至的表现。他整天呼唤而无懮愁,这是心气平和任其自然之真的表现。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常”,本质。“明”,明察。“益”,过分。“生”,财物。“祥”,特指凶兆。“心”,内心。“气”,意气。“使气”,犹争气。恣逞意气。“强”,音qiǎg,不顺从,倔强。句意爲:什麽是“和”?“和”是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明察;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就是凶兆;内心恣逞意气就是不顺从。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壮”,旺盛。句意爲:事物旺盛就会走向衰老,由壮而老便会失去赤子之性,没有生命力,这叫做不合乎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35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①,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②,可36以长久。

 

【校】①王弼本作“是故甚爱必大费。”帛书本无“是故”二字。②今本《老子》作“知止不殆。”

 

【释】此章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名声,声誉。“身”,生命。亡身,失去生命。“货”,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句意爲:名声与生命,哪一个亲哪一个疏?生命与财货,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得名得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爱”,吝惜,捨不得。“费”,用去钱财。句意爲:过分的吝惜必然会有更大的浪费,丰厚的贮藏必然会有更严重的损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怠”,坏,败。句意爲:所以,知道满足而无所求,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亡。这样,自然可以长久安宁。

 

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①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②

 

【校】①帛书本作“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②帛书本作“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此章言弱也者,道之用也。

 

“返之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返”,还,往返。此谓循环往复。“动”,运动。“弱”,柔弱。此谓柔弱胜刚强。句意爲: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胜刚强是“道”所施爲。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有”与“无”相对,指可感觉的实物,最普遍的存在。“亡”,同“无”,与“有”相对,指物质的隐微状态。句意爲:(由于道的运动和作用)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状之体演化而生,有的由隐微之体聚合而生。

 

困而盈37之,不不若已。①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②金玉盈室,莫能守也。③贵富骄,自遗咎38也。④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⑤39

 

【校】①帛书本作“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持”,从扌从直。王弼本、魏源本作“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困”,简文此字从木从止。《说文》云:(从木从止)“古文困。”②帛书本作“揣而允之,不可长葆也”,帛书甲本“长葆也”作“常葆之”。王弼本作“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魏源本作“揣而锐之,不可长保。”③帛书甲本作“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帛书乙本“莫之守也”作“莫之能守也”。王弼本、魏源本作“金玉满堂,莫之能守。”④帛书本作“贵富而骄,自遗咎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帛书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

 

【释】此章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困而盈之,不不若已”,“困”,窘迫。“盈”,满,圆满。“不不若”,第一个“不”,助词,加强语气。“不若”,不如。“已”,止,停止。句意爲:处于窘迫的境地而想使之圆满,不如停止。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湍”,湍流,急流的水。“群”,联合,会合。句意爲:象湍流般迅急而使之联合,这种联合难保长久。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句意爲:金珠宝贝多藏必厚亡,谁能守而不失?

 

“贵富骄,自遗咎也”,“贵”,崇尚,重视。“富”,财物。“骄”,放纵,横暴。“遗”,音wèi,加给。“咎”,灾祸。句意爲:只重视财物并且放纵妄爲,必然给自己带来灾祸。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事功,工作。“遂”,就,成。“身”,自己,自身。“退”,谦让。句意爲:事业有所成自己应知道谦让,这是自然的规律。

 

老子乙

 

《老子乙》存简18枚(文中下标的数字爲《郭店楚墓竹简》图版序号),约390字。以爲道、守道爲中心“言道家之用”。全篇可分爲8章,归併爲两部分。第一部分(1-4章)论述爲道者要自损、自重;第二部分(5-8章)论述守道治国必须坚持“清静”的原则。第1章(1-3简)言莫知其极可以有国(用无穷的道治国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第2章(3-4简)言爲道者日损(从事于道的人应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第3章(4-5简)言绝学亡懮(绝弃上对下的教化而顺其自然则无懮)。第4章(5-8简)言贵以身爲天下,爱以身爲天下(爲天下而重视自身,爲天下而爱护自身)。第5章(9-12简)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道虽然无可名状,然而它却能善于开始且能善于完成)。第6章(13简)言守道之要(如何守道?防守事欲对人发生影响的门径,堵塞产生事欲的视听,只有这样纔能守道,纔能终身不产生思念错乱)。第7章(13-15简)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爲用。第8章(15-18简)言清静爲天下定(清廉恬澹能克服贪欲使天下安定)。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备]。①是以早备是谓[重积德]。②01[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③有国之母,可以长[久]。④[长久是谓深根固柢],02长生久视之道也。⑤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王弼本“是以早服”作“是谓早服”。简文“是以早备”脱“备”字。②帛书本作“早服是谓重积德。”王弼本“是谓”作“谓之”。简文“重积德”三字缺佚,据帛书本补出。③今本《老子》作“重积德则无不剋。无不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简文“重积德则无”、“无”六字缺佚,据帛书本补出。④今本《老子》作“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简文残去“久”字。⑤今本《老子》作“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简文残去“长久是谓深根固柢”八字,现根据上下文、参考帛书本补出。

 

【释】此章言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备”,“治”,处理。“人”,指人情事理。“事”,事奉。“天”,上天,万物的主宰者。“啬”,农夫之治田务。“唯”,副词。以,因爲。“是以”,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所以”。“早”,与“迟”、“晚”相对。“备”,慎也。句意爲:处理人情事理,事奉上天,莫过于农夫治田务。因爲治田务必去其殊类归于齐一,所以先要慎之又慎。

 

“是以早备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剋。无不剋则莫知其极”,“谓”,通“爲”,表原因,相当于“因爲”。“重”,多。“德”,通“得”。“极”,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道无穷也。”句意爲:所以先要慎之又慎是因爲要多积纍行之所得。多积纍行之所得则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是因爲得“道”,道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以有穷而莅国非能有国也。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句意爲:用无穷的道治国可以把国家治理好。有了治国的根本,以本营末纔可以得其终。

 

“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长生”,永久存在。“久视”,长寿,不老。句意爲:以本营末可以得其终是因爲深根固柢,这是永葆青春的法则。

 

学者日益,爲道者日损。①损之或损,以至亡爲03也。亡爲而亡不爲。②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爲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爲学日益,爲道日损。”②今本《老子》作“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爲,无爲而无不爲。”后有“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王弼本)

 

【释】此章言爲道者日损。

 

“学者日益,爲道者日损”,“学”,音jiào,通“教”。“益”,骄傲自满,后作“溢”。“损”,贬损。句意爲:教育别人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骄傲自满,从事于“道”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更严格地自我贬损。

 

“损之或损,以至亡爲也。亡爲而亡不爲”,“或”,副词,表示相承,相当于“又”。“亡爲”,即“无爲”,清静自守。句意爲:贬损再贬损,最后达到清静自守而合于道。清静自守合于道则无所不能爲。

 

绝学亡懮。①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②04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③

 

【校】①今本《老子》作“绝学无懮。”②帛书本《老子》作“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何若”,王弼本作“若何”。③帛书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释】此章言绝学亡懮。

 

“绝学亡懮”,“绝”,弃绝。“学”,音jiào,指教化。句意爲:绝弃上对下的教化而顺其自然则无懮。

 

“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几何?”“唯”,应答声,用于对尊长,表示恭敬。“呵”,音hē,同“诃”,大声喝叱,斥责。“美”,善。“恶”,不善,罪过。句意爲:应诺与诃斥,相差有多少?美善与罪过,相差有多少?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畏”,害怕,畏惧。句意爲:大家所害怕的,任何人(当然包括以教化者自居的人)也不能不害怕。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①何谓宠05辱?宠爲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②[何谓贵大患]06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③[故贵以身]07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爲天下,若可以举天下矣。④08

 

【校】①今本《老子》作“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②今本《老子》作“何谓宠辱若惊?宠爲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爲下”帛书本《老子》作“宠之爲下”。“何谓宠辱若惊”魏源本《老子》无“若惊”二字。“是谓宠辱若惊”魏源本《老子》作“是爲宠辱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简文作“是谓宠辱惊”,裘先生认爲:“「辱」字下有一类似句读的符号,也许是校读者所加,表示抄脱一字。”可从。现根据今本补一“若”字。③今本《老子》作“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爲吾有身”,帛书本《老子》多一“也”字,魏源本《老子》作“惟吾有身”。简文“何谓贵大患若身”、“或何患”中“何谓贵大患”、“患”六字缺佚,原整理者参照帛书本《老子》补出。④帛书本《老子》作“故贵爲身于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爲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魏源本《老子》“若可以寄天下”作“则可寄于天下”,“若可讬天下”作“乃可讬于天下矣。”简文“故贵以身”四字参考今本《老子》,结合上下文补出。简文第六、七简下半残缺,与第五简相比,第六简下缺佚五字,第七简与第六简相对应的位置是一个“可(何)”,其下宜应只缺佚五字。原整理者认爲缺六字,恐不确。简文“若可以举天下”之“举”,从辵去声,疑读爲“举”。去,古音溪纽鱼部;举,古音见纽鱼部。去、举古音韵部相同,同爲喉音,音近可通。

 

【释】此章言贵以身爲天下,爱以身爲天下。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恩宠。“辱”,侮辱。“宠辱”,宠,用爲以动;辱,作“宠”的宾语。世人不知辱之爲辱,反以辱爲宠。“贵”,重视。“大”,极。“患”,懮虑。“大患”,极度的懮虑。所懮虑者,乃恩宠之得失也。“贵大患”,犹重视恩宠之得失,乃患得患失之义。“身”,自身。句意爲:世人以侮辱爲恩宠,受宠若惊;患得患失,重视恩宠之得失若自身一样。

 

“何谓宠辱?宠爲下也”,“谓”通“爲”。“何谓”,何爲,爲什麽。句意爲:爲什麽世人会以侮辱爲恩宠?因爲这些人是承受恩宠的下人,他们分不清侮辱或恩宠,即使是侮辱也当作“恩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得之”,得到恩宠。“失之”,失去恩宠。句意爲:得到恩宠(哪怕是侮辱),感到惊恐;失去恩宠(哪怕是侮辱),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有身”,有自身。有自身,则必私其身,私其身则有欲。有身,乃有私己之心之义。“及”,连词,表假设,可译爲“如果”。“或”,疑问代词,可译爲“哪”,“哪裡”。句意爲:爲什麽世人患得患失、重视恩宠之得失若自身?人之所以有极度的懮虑,是因爲有私已之心。如果没有私已之心,哪有什麽可懮虑的?

 

“故贵以身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爲天下,若可以举天下矣”,“以身”之“以”,代词,相当于“其”。“若”,副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乃”、“纔”。“讬”,讬付。“举”,振兴、复兴。句意爲:因此,只有不患得患失,爲天下而重视自身的人,纔可以把天下讬付给他;只有爲天下而爱护的自身的人,纔可以使天下振兴。

 

上士闻道,堇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09笑,不足以爲道矣。①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类],[进]10道若退;②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愉;③11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声,天象亡形。④道[亡名],[善始且善成]。⑤12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士闻道,勤而形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②帛书本《老子》作“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简文“若类”、“进”三字缺佚,原整理者依据帛书本《老子》补出。③帛书本《老子》作“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简文“偷”、“质”二字缺佚,原整理者补出。④帛书本《老子》作“大方无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⑤帛书本《老子》作“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成。”王弼本《老子》作“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隐无名”魏源本《老子》作“道德无名”。简文“亡名”、“善始且善成”七字缺佚,参考帛书本《老子》补出。

 

【释】此章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

 

“上士闻道,堇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爲道矣”,“士”,士民,学习道艺者。“闻”,知闻。“堇”,音jǐn,通“仅”,少。“若”,副词,表示不肯定,相当于“好像”、“似乎”。“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句意爲:上等士民知闻“道”,对其中的道理很少能实施;中等士民知闻“道”,似知而似非知;下等士民闻知“道”,却大笑以“道”爲非。这并不奇怪,因爲下等士民知彰而不知微,如果下等士民不以“道”爲非,那“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类,进道若退”,“建言”,指古语或古谚。古人所立之言。“明”,明显。“孛”,音bèi,溷乱,后作“誖”或“悖”。“夷”,平易。“夷道”,平易之道。“类”,通“纇”,偏颇,不公平。“进”,向前。句意爲:因此,古语曾说:明显的“道”,反而好似言乱而不明;平易的“道”,反而好似偏颇而不平;前进的“道”,反而好似后退而不进。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愉”,“上德”,至德,盛德。“谷”,水流会聚的地方。“白”,洁淨。“辱”,污浊。“广”,广远。“建”,通“健”,刚健。“偷”,苟且,怠惰。“愉”,音yǔ,劳苦而病。句意爲:至盛之德好似水流会聚的深谷;极其洁淨却好似污浊;广远之德却好似不足;刚健之德却好似偷惰;质朴真纯却好似劳苦而病。

 

“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声,天象亡形”,“方”,方正。“隅”,斜角。“大器”,贵重的器物。“慢”,缓慢。“慢成”,犹言长时间製成。“大音”,美妙的音乐。“声”,乐器单出的音。“祗”,相当于“适”,只,仅。“天象”,天空所垂之象。“无形”,没有形体。句意爲:方正之极没有斜角;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时间製成;美妙的音乐中只有单出的声音;天空所垂之象有象无形。

 

“道无名,善始且善成”,“无名”,无可名状。“善始”,善于开始。“善成”,善于完成。句意爲:道,虽然无可名状,然而它却能善于开始,并且能善于完成。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瞀。①启其兑,赛其事,终身不逨。②

 

【校】①帛书甲本《老子》作“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勤。”“塞其闷”之“闷”,帛书乙本《老子》作“阅”;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兑”。以上各本此三句前,均有“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简文“终身不瞀”之“瞀”,从山矛声,疑借爲“瞀”。矛、瞀,古音同爲明纽幽部,音同可通。②帛书甲本《老子》作“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启其闷”,帛书乙本《老子》作“启其阅”,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开其兑”。以上各本此三句后均有“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毋”,其他各本作“无”;“袭”,王弼本、魏源本作“习”。)

 

【释】此章言守道之要。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瞀”,“闭”,防守。“门”,门径,关键。“塞”,堵塞。“兑”,音duì,耳目鼻口。“瞀”,乱,错乱。句意爲:防守事欲对人发生影响的门径,堵塞产生事欲的视听,终身不会思念错乱。

 

“启其兑,赛其事,终身不逨”,“启”,打开。“赛”,比,竞争。“逨”,音lài,就,成。句意爲:“打开产生事欲的视听,遇事与人相夸胜,终身不可能有成。

 

大成若13缺,其用不敝。①大盈若盅,其用不穷。②大巧若拙,大成若诎,大直14若屈。③

 

【校】①帛书本《老子》与简文同。“其用不敝”之“敝”,王弼本《老子》作“弊”。②帛书甲本《老子》作“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帛书乙本《老子》作“大盈如冲,其用不穷。”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盈若冲,其用不穷。”③帛书甲本《老子》作“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纳。”帛书乙本《老子》作“大直如诎,大辩如讷,大巧如拙,大赢如绌。”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释】此章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爲用。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极,最。“成”,完备。“缺”,不足,欠缺。“敝”,衰败,坏败。句意爲:最完备好似不足,完备与不足相互爲用,其作用不会坏败。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盈”,充足,足够。“盅”,音chōng,空虚。“穷”,穷尽,穷竭。句意爲:最充足好似空虚,充足与空虚相互爲用,其作用不会穷竭。

 

“大巧若拙,大成若诎,大直若屈”,“巧”,灵巧。“拙”,笨拙。“成”,成就。“诎”,音qū,言语钝诎。“直”,正直。“屈”,枉屈,屈尊就卑。句意爲:最灵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似笨拙;最有成就的人,不自以爲是,外似言语钝诎;最正直的人,不傲视他人,外似枉屈。

 

燥胜凔,清胜热,清静爲天下定。①善建者不拔,善保者15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屯。②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16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③[以家观]17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④18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躁胜寒,静胜炅,清静可以爲天下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躁胜寒,静胜热,清静爲天下正。”“清静”,简文作“清清”。裘按:“简文「清=」似当读爲「清青(静)」或「青(清)清(静)」”。现以上下文义读爲“清静”。②帛书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王弼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子孙以祭祀不辍”,魏源本无“以”字。③帛书本《老子》作“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之国”魏源本《老子》作“修之邦”;“其德乃溥”,魏源本《老子》作“其德乃普”。王弼本《老子》“修之”下多“于”字;“修之国”爲“修之于国”;“其德乃溥”爲“其德乃普”。简文“其德乃溥”四字缺佚,原整理者根据帛书本《老子》补出。④帛书本《老子》作“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奚以知天下之然哉”,王弼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魏源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国观国”魏源本《老子》作“以邦观邦”。简文“以家观”、“下然哉”、“以此”八字,缺佚,依据帛书本《老子》补出。

 

【释】此章言清静爲天下定。

 

“燥胜凔,清胜热,清静爲天下定”,“燥”,燥热。“凔”,音cāng,寒冷。“清”,清凉。“清静”,清廉恬澹。“清”,廉洁,不贪求。“静”,恬澹,无爲。“爲”,使。“定”,安定。句意爲:燥热能克服寒冷,清凉能克服暑热,清廉恬澹能克服贪欲使天下安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屯”,“建”,建立。“拔”,动摇。“保”,保持。“脱”,脱落。“以”,因此。“祭”,陈物供奉祖先。“祀”,相嗣不已。“屯”,困屯。句意爲:(对清静这一原则)善于建立的,不可动摇;善于保持的,不会脱落;子孙因此世祀相继而不困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实行。“家”,卿大夫及其家族或封地。“乡”,周制“五家爲比”,“五比爲闾”,“四闾爲族”,“五族爲党”,“五党爲州”,“五州爲乡”(见《周礼?地官?大司徒》)。“邦”,诸侯封国。“长”,通“张”,张扬。“丰”,扩大。“溥”,音pǔ,普遍。句意爲:个人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更加纯真;在一家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丰足有馀;在一乡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得到张扬;在一邦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得到扩大;在天下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可以普遍。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观”,观察。“然”,代词,如此。“以”,介词,根据。“此”,指代“清静”这一原则。句意爲:以家、以乡、以邦、以天下观察家、乡、邦、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如此呢?就是根据清静这一原则。

 

太一丙(1-7)

 

《太一丙》(“太一生水”及“老子丙”)存简28枚(文中下标的数字爲《郭店楚墓竹简》图版序号),约575字。论述“道”和“爲道”。全篇可分爲7章,归併爲两部分。第一部分(1-4章)对《老子甲》所提出的“道”进行解说;第二部分(5-7章)论述“爲道”,指出爲道者应顺乎民意而贵言,应“辅万物之自然”。

 

第1章(《太一生水》10-14简。以下简称〈太〉)言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提出什麽是“道”的问题。第2章(〈太〉1-8简)言君子知“大一”之谓“道”,具体解说什麽是“道”。第3章(〈太〉9简)言天道贵弱,以天道明“道”,指出“削成者以益生者”是“道”的本质特徵。第4章(《老子丙》4-5简。以下简称〈丙〉)言道之出言澹呵其无味也。指出“道”的形上性质。第5章(〈丙〉1-3简)言猷乎其贵言,成事遂功。第6章(〈丙〉6-10简)言乐杀,不可得志于天下。第7章(〈丙〉11-14简)言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爲”。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太01也,是以成神明。①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太02复[相]辅也,②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太03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③四时太04者阴阳之所生[也]。④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太05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爲]太06万物母;⑤一缺一盈,以己爲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太07不能釐,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⑥太08

 

【校】①“天地复相辅也”,“复相辅”三字由原整理者补出。②“四时复相辅也”,简文脱“相”字。③“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简文脱“四时之所生也”六字。④“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简文脱“也”字。⑤“周而或始,以己爲万物母”,简文缺佚“始”、“以己爲”四字,依裘按补出。⑥简文“君子知此之谓”之后残佚。上文有“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爲万物母”数句。帛书本《老子》云:“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所渭“君子知此”,应是知“周而或始,以己爲万物母”的“大一”,故在“谓”字之后补一“道”字以足句。“大一”之谓“道”,乃君子所知也。

 

【释】此章言君子知“大一”之谓“道”。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大”,音tài,通“太”。“大一生水”之“大一”是无形和有形的统一。无形者,即是“道”;有形者,即是“溷沌”。“溷沌”是“大一”的具象,“道”是“大一”的抽象。“大一生水”之“生”,产生。生水之“大一”,乃“大一”之具象——溷沌。“溷沌”运动而“生水”。“道”,是“大一”的抽象,“周行而不殆”,“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爲一”。(淮南子)“水反辅大一”、“天反辅大一”之“大一”,乃“大一”之抽象——道,即“昆成”(溷然自成)之“道”。“辅”,佐助。句意爲:“气遂而大通冥冥”的溷沌(“大一”的具象)产生大水,大水反转佐助“括囊万有,通而爲一”的道(“大一”的抽象),因此,清阳之气上昇而成爲天。天反转佐助“括囊万有,通而爲一”的道,因此,重浊之气凝滞而成爲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复”,表频度。相当于“又”。“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神明”,犹“神祇”,天地所具有的生成万物的能力。“阴阳”,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或曰阴阳二气。“四时”,四季。“凔热”,寒冷与炎热。“湿燥”,潮湿与乾燥。“岁”,四时一终爲“岁”。岁,星名,即木星。句意爲:(天、地既成,)天地又相辅“大一”,因此天地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神明)。天地所具有的生成万物的能力(神明)又相辅“大一”,因此生成通贯物质和人事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相辅“大一”,因此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春夏秋冬四时变化又相辅“大一”,因此生成寒冷与炎热。寒冷与炎热又相辅“大一”,因此生成潮湿与乾燥。潮湿与乾燥又相辅“大一”,成爲一年而终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生”,发生。句意爲:所以,一年在潮湿和乾燥中发生。潮湿和乾燥在寒冷和炎热中发生。寒冷和炎热在四时中发生。四时在阴阳二气中发生。阴阳二气在天地所具有的生成万物的能力(神明)中发生。天地所具有的生成万物的能力(神明)在天地之间发生。天地在溷沌(“大一”的具象)中发生。

 

“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爲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爲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釐,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藏于水”之“大一”,是无形的“大一”,是有形的“大一”(溷沌)的抽象,即“水反辅大一”、“天反辅大一”的“大一”;也是“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凔热”、“湿燥”“复相辅”的“大一”;也是“成天”、“成地”、“成神明”、“成四时”、“成凔热”、“成湿燥”、“成岁”的“大一”。“藏”,蕴藏。“水”在“大一”的具象——溷沌中产生,“大一”的抽象——道,又蕴藏在水之中。“时”,四时。“或”,表示相承,相当于“又”。“经”,法则、根据。“杀”,灭,除去。“釐”,改变。“成”,变成。句意爲:因此,“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爲一”的“大一”蕴藏在溷沌(“大一”的具象)所产生的水之中,运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自己爲万物的根本;一缺一盈,以自己爲万物变化的根据。这是天所不能除去,地所不能改变,阴阳所不能变成的。君子知道这就是所谓“道”。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①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②太09

 

【校】①“削成者以益生者”,“削”,简文作“雀”,借爲“削”。雀,古音精纽药部;削,古音心纽药部。雀、削,古音韵部相同,同爲齿头音,音近可通假。②“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坚,以辅柔弱”五字缺佚。今本《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藁。”根据上下文,联係道家的“贵弱”思想试补。

 

【释】此章言天道贵弱。

 

“天道”,自然之道,指自然变化的规律。“削”,删,除。“成者”,已成熟的。“益”,助。“生者”,正在生长的。“伐”,铲除。“强”,音jiàng,僵硬,僵直,属于死亡一类的事物。“责”,犹处置。“坚”,坚硬,强劲,属于乾枯一类的事物。“柔弱”,幼嫩软弱,属于新生一类的事物。句意爲:自然之道以柔弱爲贵,除去已成熟的以助正在生长的;对僵硬的属于死亡一类的事物进行铲除,对坚硬的属于乾枯一类的事物进行处置,以佐助新生的幼嫩软弱的事物。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太10道从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讬其太11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①[天不足]太12于西北,其下高以强;②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③[不足于上]太13者有馀于下,不足于下者有馀于上。④太14

 

【校】①“不思相当”,简文缺佚“当”,《郭店楚墓竹简》裘按:“「相」下一字尚残存上端,从残画及上下文韵脚及文义看,必是「尚」字或从「尚」声之字,当读爲「当」。”裘按可从。②“天不足于西北”,“天不足”三字简文缺佚,现从裘按补出。③“其上低以弱”,“低以弱”三字,简文缺佚,此句前有“其下高以强”,前后似相对爲文。现根据“高以强”,试补“低以弱”。④“不足于上者有馀”,简文缺佚“不足于上”四字,现根据上下文补出。

 

【释】此章言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字”,表字,亦即别名。“名”,事物的名称。“而”,因果连词。相当于“因而”。“亦”,副词,相当于“不过”,“只是”。句意爲:在下面的是土,因而称它爲“地”(命名爲“地”)。在上面的是气,因而称它爲“天”(命名爲“天”)。“道”只是字(别名),请问它的名称是什麽呢(如何名实事使分明)?

 

“以道从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讬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讬”,凭藉,依凭。“从事”,行事,办事。“身”,自身,自己。“长”,音zhǎng,尊敬,尊重。“伤”,诋毁。句意爲:以“道”行事的人,必定依凭对所行之事的明确认识(名事实使分明),所以,行事有成而自己受到尊重;圣人行事,也必定依凭对所行之事的明确认识(名事实使分明),所以,功成而自己不会受到诋毁。

 

“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馀于下,不足于下者有馀于上”,“名”,用爲动词。“名字”,命名。“并立”,同立。“故”,表因果,相当于“因而”。“过”,失,不得也。“过其方”,不得其方。“相当”,适合,对等。“不足”,不完备。“强”,有馀,略多。“弱”,不足,略少。“馀”,有多馀,多出来。句意爲:天地命名同立,难以名实事使分明,因而不得其方,没有考虑是否对等。天的西北不完备(“天倾西北”),那裡下面高而略多;地的东南不完备(“地不满东南”),那裡上面低而略少;上面不完备,下面就有多出来的;下面不完备,上面就有多出来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①故道[之出言],丙04澹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②丙05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安平大”,王弼本《老子》作“安平太”,魏源本《老子》作“安平泰”。②帛书本《老子》作“故道之出言也,曰:澹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王弼本《老子》作“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用之不足既”,魏源本《老子》作“用之不可既”。简文“故道之出言”中“之出言”三字缺佚,参考帛书本《老子》补出。

 

【释】此章言道之出言,澹呵其无味也。“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执”,持守。“象”,与“物”相对。有“形”之谓“物”,无“形”之谓“象”,即“气象”、“天象”之“象”。“大象”,广大无比之象,喻指“道”。“往”,音wàng,归向。“害”,妨碍。“大”,音tài,通“太”,也作“泰”。顺利,康泰。“饵”,糕饼之类的食物。“过客”,过路的行人。句意爲:若能持守“道”,天下人无不归向。不管多少人归向,都不会互相妨碍,人们生活安定、平等、康泰。音乐与美食,使过路的行人留恋而不愿离去。

“故道之出言,澹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出言”,发而爲言,即被说出来。“澹”,味道不浓。“既”,失,失掉。句意爲:如果“道”被说出来,它澹得就没有味道了。虽然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但是却不能失去它!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丙01有不信。①猷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②故大丙02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③丙03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大上”,王弼本《老子》、魏源本《老子》作“太上”。“安有不信”,王弼本《老子》作“焉有不信焉”,魏源本《老子》作“有不信”。②帛书本《老子》作“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王弼本《老子》作“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悠兮”,魏源本《老子》作“犹兮”。③帛书甲本《老子》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识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知识出”,帛书乙本作“智慧出”;“邦家昏乱”,帛书乙本作“国家昏乱”。王弼本《老子》作“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慧智出”,魏源本《老子》作“智慧出”。简文“邦家昏乱”,“乱”字缺佚,据帛书《老子》补出。

 

【释】此章言猷乎其贵言,成事遂功。“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大”,音tài。“大上”即“太上”。“下”,百姓,地位低的人。“亲”,亲近。“誉”,赞誉。“畏”,畏避。“侮”,轻慢。“信不足”之“信”,诚信。“有不信”之“信”,信任。“猷”,顺。“贵言”,慎言,不轻易发表意见。“遂”,就,成功。句意爲:三皇五帝的太古之世,百姓只知有君;其次德衰,仁义爲治,百姓被其仁怀其义,亲之誉之;其次以刑法爲治,百姓畏而避之。诚信不足,于是百姓不信任。顺乎民意,不轻易发表意见,让百姓自遂其意,办好事情,成就功业,因而百姓说我自然如此。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故”,助词,用于句首,相当于“夫”。“大道”,太古有德之君所行之道。“废”,废止,停止施行。“安”,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乃”,“于是”。“有”,呈现,出现。“正臣”,正直之臣。句意爲:大道废止而不行,于是出现了仁义;六亲不和,于是出现了孝慈;国家昏乱,于是出现了正直之臣。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丙06得已而用之,恬澹爲上,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丙07以得志于天下。①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丙08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杀[人众],丙09则以哀悲莅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②丙10

 

【校】①帛书本《老子》作“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袭爲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王弼本《老子》作“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爲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恬澹爲上”,魏源本《老子》作“恬憺爲上”。简文“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非君子之器,不”六字,因简残,缺佚,现参考帛书本《老子》补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杀,不可”三字缺佚,现参考帛书本《老子》补出。②帛书本《老子》作“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哀悲涖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王弼本《老子》作“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偏将军居左”,魏源本《老子》爲“是以偏将军居左”。简文“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莅之”,因简残,“人众”二字缺佚,据帛书本《老子》补出。

 

【释】此章言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爲上,弗美也”,“居”,平时家居,犹日常生活中。“兵”,兵器,武器。“故”,连词,表转折。表示说完一事又另说一事,相当于“至于”。“恬”,安然。“澹”,澹漠。“恬澹爲上”,以安然澹漠的态度爲上。“美”,赞美。“弗美”,不要去赞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句意爲: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左爲上,用兵打仗的时候以右爲上。至于说兵器,这不是君子所使用的器械,如果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以安然澹漠的态度去处理,不要去赞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

 

“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乐”,喜乐,快乐。“乐杀人”,以杀人爲乐。“乐杀”,乐于杀伐。“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够。句意爲:赞美使用兵器,这就是以杀人爲快乐。乐于杀伐,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故”,助词,相当于“夫”。“吉”,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爲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此处指“凶礼”以外的礼议。“吉事”、“丧事”相对。吉事,即吉礼;丧事,即丧礼。吉事,祭祀、冠、取(娶)之属。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上”,通“尚”。“上左”,崇尚“左”,即以左边的位置爲正位、上位。“上右”,崇尚“右”,即以右边的位置爲正位、上位。正位、上位,受尊敬的席位,尊者居之。“偏将军”,副将。“上将军”,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句意爲:举行祭祀以左边爲正位,办丧事以右边爲正位。这样,行军作战时副将处于左边的位置,主帅处于右边的位置,就是说打仗要依照凶丧的礼仪处理。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莅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故”,助词,相当于“夫”。“莅”,参加。“则”,连词,表示顺承关係,相当于“就”,“便”。句意爲:战争杀人众多,便以哀痛的心情参加;战胜了便以凶丧的礼仪处理。

 

爲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①圣人无爲,故无败也;无执,故[无失也]。丙11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恆于其且成也败之。②是以圣丙12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③是以能辅万物丙13之自然,而弗敢爲。④丙14

 

【校】①楚简《老子甲》作“爲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帛书乙本《老子》作“爲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爲者败之,执者失之。”②楚简《老子甲》作“是以圣人亡爲故亡败,亡执故亡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亡败事矣。”帛书乙本《老子》作“是以圣人无爲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恆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是以圣人无爲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简文“无执,故无失也”,“无失也”三字缺佚,参照帛书本补出。③楚简《老子甲》作“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帛书乙本《老子》作“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王弼本、魏源本与帛书乙本同。④楚简《老子甲》作“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爲。”帛书乙本《老子》作“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爲。”王弼本《老子》作“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爲。”魏源本《老子》作“以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爲。”“爲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爲,故无败也;无执,故无失也”,“爲”,谋也,求也。“败”,(事情)失败,即不能成功。“执”,守也,持也。“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爲:有所求取(有某种企图)去办一件事,这事一定不会成功;有所持守(有某种目的)去做一件事,这事一定把握不住。圣人办事无所求取(没有个人企图),所以一定会成功;无所持守(没有个人目的),所以能把握住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恆于其且成也败之”,“慎终若始”与“慎终如始”同,结束的时候仍然慎重,就同开始的时候一样慎重。“恆”,副词。经常,常常。“且”,副词,将要。“且亡”,将要灭亡。“且成”,将要成功。句意爲:结束的时候像开始一样慎重,就设有不能成功的事。人们的失败,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爲”,“欲”,欲望。“不欲”,没有欲望,即没有贪欲。“欲不欲”,以不欲爲欲。“学”,学习。“不学”,不学习,即顺应自然。“学不学”,以不学爲学,即以顺应自然爲学习。“复”,返。“过”,过失。“复众……”,使众……返。“众之所过”中的“之”,介词,相当于“于”。“复众之所过”,直译爲:使众人于所犯过失中自返。“辅”,佐助。“爲”,求,索取。句意爲:因此圣人以没有贪欲爲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爲珍贵,以不学爲学而顺应自然,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所以(圣人)能帮助自然发展,而不敢妄爲。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