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特色之薄胎厚釉

 自华居 2016-12-01

南宋

官窑

南宋官窑最卓尔不凡的神奇特色是什么?

答案就是薄胎厚釉

厚釉层有无数'聚沫攒珠'般的气泡,美伦美奂地将陶瓷晶莹的釉色之美与人类的灵性之光发挥得淋漓尽致。

晶莹润泽

色如美玉

南宋官窑薄胎厚釉工艺既是中国陶瓷传统生产工艺也是南宋官窑传统生产工艺最为辉煌的工艺,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是浙江先民勤劳智慧和社会文明的产物。


南宋官窑薄胎厚釉工艺采用的是多次修坯、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复杂工艺,由于工艺复杂,所以合格率很低。

这种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修坯的工艺,在中国陶瓷传统生产工艺中,是一种要求极高的工艺。

首先每次素烧温度各有不同,分别从720度、760度到820度三次素烧温度烧成。每次烧成从窑中取出半成品,都要进行修坯,这时坯体已有一定的硬度,修坯难度很大。

其次要求修坯刀一定要锋利,锋口要带锯口形,每修过一次,修坯刀都要重新利锋,要保证修坯过程中的每个层次坯体厚度要一致,防止坯体开裂。

最后南宋官窑瓷器修坯时,每一次素烧都进行一次修坯,使坯体的胎壁进一步减薄,坯体的吸水能力降低,釉层增厚困难。要达到南宋官窑薄胎厚釉的艺术效果,必须每一次素烧和每一次修坯都要进行一次施釉。

在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发现的已经上釉的素烧坯,釉层分三或四层,说明南宋官窑仅上釉工艺就十分复杂,需要经过三、四次素烧上釉的复杂工艺。

南宋官窑薄胎厚釉工艺以其特有的工艺、特有的文化,反映出南宋时代中国陶瓷传统生产工艺中最为高超的制坯工艺技术、最为高超的修坯工艺技术和最为高超的施釉工艺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