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翌轩斋 2016-12-01
导  语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沈胜衣在《二十四节气书画》中说:“节 气 , 是 农 业 社 会 的 遗 存 , 古 人 测 定 一 年 中 的二十四个时日为界点,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而顺应天时地耕作,契合自然地生活。到现代科技社会,节气的农业生产指导作用减弱了,但其联系的文化风尚、民俗礼仪、饮食养生等,仍是让人怀恋的美妙统。”


今天,一起跟随沈胜衣的《二十四节气书画》,和UG佐藤、俵万智的《富士山歌历》,感受“二十四节气”中独属于东方的诗情画意。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35 节气歌 来自给孩子


1

立 春

立春,是春天之始,在古代农业社会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大日子,朝野都有很多隆重的仪式风俗:皇帝要举行迎春大典,官方要举办拜芒神(木神)、打春牛(鞭打泥牛寓意开耕)、迎春游行等活动,民间则门上贴宜春字画、女子头上悬戴剪纸彩燕……五光十色的热闹,犹如过年。 

——事实上,从汉代起,“春节”指的就是立春这一天;是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而将原来正月初一的称谓“元旦”移为公历一月一日的。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立 春

二月四日前后。春天来临了,从南方吹来报春风。

把遥远的思念托付给春风

那片蓝天是通往你的彩梯


当你想起远方的亲友,你就仰望蓝天吧。

你头顶上的天,和那个人头顶上的天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刮的风,说不定明天刮到谁那里玩儿去呢。



2

雨 水

立春之后是雨水。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雨 水

二月十九日前后。

积雪开始融化,冷空气变得柔和,下雪变成下雨。

随意的对话和会心的微笑

我爱家乡自由自在的感觉


“给我递张纸巾。”“哎,你流鼻涕了?感冒啦?”“可能是花粉症。”

这种随意的对话,使人温暖。你有过这种感觉吗?你的家乡在哪儿呢?




3

惊 蛰

三月的惊蛰,指春雷惊醒了蛰伏冬眠的昆虫,但在天地回暖中,复苏的还有植物:惊蛰的第一种物候是“桃始华”,花树开放,春耕开始;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描写此时:“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韦应物《观田家》也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惊 蛰  

三月六日前后。

冬眠的小虫睁开了眼睛,从土里爬出来,尽情地享受温暖的阳光。

从你的手指爬上我的手指

瓢虫一步步迈开坚实步伐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虽然很小,但是它们活得真实。

比方说,你把小虫放到手上试试,怎么样?痒痒吧?那是生命的见证。



4

春 分

春分宜于栽花植树,清代宋琬《春日田家》句:“明朝种树是春分。”

明代山东《文水县志》谓:“春分日,酿酒拌醋,移花接木。”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说的也是关于种植的节令风俗。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春 分  

三月二十一日前后。

白天和夜晚一样长了。从明天起,白天会慢慢变长。

荡开秋千凝视淡蓝色的风

如果它不叫风你能看到吗?


你不认为创造出“风”这个词汇的人很伟大吗?

他给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取名字。知道“风”这个词,你才能感觉到风。




5

清 明

清明“阴阳汇合”,既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又是唯一根据阳历确定日期的传统节日。

它“悲喜交集”,一方面,介子推被烧死的血淋淋传说、扫墓祭祖的纸钱乱飞、几乎成为千年定律的阴雨纷纷,使清明(及之前一二日的寒食)成为断魂时节;另一方面,“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得“清明”之佳名,不但草木萌生,宜于耕种,且更有诸多喜庆节目:踏青、插柳、蹴鞠、荡秋千、伎乐表演、开沽新酒,一片欣欣向荣。

总之,清明乃生死相系、“啼笑皆是”之日。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6

谷 雨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本是“雨生百谷”之意,但申赋渔《光阴》、沈泓《春分冬至》等书都提到一个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惊动天地,“天雨粟,鬼夜哭”,上天降下一场谷子雨,成了谷雨的来历,人们在这天祭祀仓颉。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谷 雨  

四月二十日前后。

水田和旱田备耕完毕。雨水像是为迎合庄稼生长而降。


小雨沙沙落不停

你的伞越走越远 


有各种各样的雨,倾盆大雨,说下就下的阵雨,

骤然而降的骤雨,还有春雨、梅雨、秋雨、冷雨……

你也给雨起个名字吧。



7

立 夏

五月,农历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要来了,于是首先有立夏节气。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8

小 满

小满,是指麦类等作物的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

王晓平和申赋渔的《光阴》都就这两个字做哲学发挥,说小满预示着饱满但又未到顶峰的终结,“是小满,不是大满,是过程,不是结果”。

小满之后没有对应的节气大满,因为按照古人“满招损”的原则,“太满了不好。” —— “我愿意自己的人生小满,足矣”。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9

芒 种

芒种的节点意义在于田间农事:

此乃麦类收割和稻类播种(均为有芒的作物)的关键紧迫时刻,“这一阶段里,收、种、管三件工作交错在一起 , 所 以 这 是 一 年 中 农 活 最 繁 忙 的 季 节 。 ” 故芒种又被戏称为“忙种”。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10

夏 至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此时壮大茂盛到极点,阳气达到极致,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最早确定的两个节气之一。

公元前七世纪的周代,人们就用圭表(平放的尺子和直立的竿子)来测日影,将日影最短和最长的两天定为夏至、冬至。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夏 至  

六月二十一日前后  

许多地方是梅雨天。一年当中这一时期的白天最长。

众人坐在一起观赏焰火,

有看光亮的有看黑暗的。


和别人一起看同样的东西,看到的不一定相同。

焰火布满夜空,在你眼里是什么呢?



11

小暑、大暑

公历七月确实就是字面那样:骄阳灼人,热浪滚滚,身边总像有一团火在流动。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该月两个节气小暑、大暑的“暑”,就是炎热的意思。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12

立 秋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

对这秋季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解释立秋时却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揪是收聚的意思,秋天还是庄稼收获的季节,如此则又充满秋收的欢悦了。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立 秋

八月八日前后。秋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

乓乓乓地拍平晒干衬衫

心灵也涤荡得洁净透明

 

你自己洗过衣服吗?洗衣服可舒服呢!洗去污垢,让风和阳光把衣服晒干。

你面向蓝天晾衣服,会觉得自己的心灵也被洗得干干净净。




13

处 暑

处暑的处,是终止、潜藏之意。之前虽然立秋了,实质天气还是暑热,才有这个节气专门处理掉暑气。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15

白 露

沈泓《春分冬至》说:“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上凝成白色露珠……尤其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气候亦佳,“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16

秋 分

王晓平在《白露为霜》中说:“秋分将秋天一分为二,一为清秋,一为浓秋。”秋分与春分一样,是季节的正中。这天昼夜平分均等。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秋 分

九月二十三日前后。

从春分起过了半年,白天和夜晚的长短又一样了。秋分过后,夜晚开始变长。

朵朵彩云吸足了阳光

看似晶莹闪亮的羊毛

 

当你从机窗望下去,一定惊讶不已,怎么云彩比自己还低?那一片片云彩,你看着像什么呢?

像棉花糖?像羊群?像地毯?……富士山每天都看这种景色呢。




17

寒露、霜降

沈泓《春分冬至》说,白露标志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标志凉爽向寒冷过渡,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霜 降

十月二十三日前后。

下霜了,草木的枝叶像涂了一层白色的淡妆。寒风迎来了红叶季节。

芒草挥手说再见

秋风瑟瑟似轮唱

 

芒草茂密,却使人感到寂寞。芒草好像在说“拜拜”。

它们向谁“拜拜”呢?如果你仔细倾听风声,也许能听出来。



18

立 冬

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立冬代表季节的开始。可是,此时却往往秋色晴好,并无冬意。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19

小 雪

小雪,指天气寒冷到已可雨凝为初雪了,不复此前的和暖好天气,一如人事的骤变。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20

大 雪

唐玄宗敕撰、清代茆泮林辑《唐月令注》记:“大雪之日, 鹖 鸟不鸣。”

这不鸣之鸟有不同说法,清代李调元《月令气候图说》认为, 鹖是一种“斗死方休”的“毅鸟”,“古人取为勇士冠名”。连这猛禽都缩起来不出声了,其时之寒冷可知。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21

冬 至

从冬至起,白天的时间一天天长起来,而黑夜则慢慢变短了,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的传文记冬至就说:“阳气至始动。”意思是冬至代表寒气的极点,但极阴之中,也萌生阳气,所以从远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冬 至

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

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明天起,白天开始变长。

一年感觉过得好快

圣诞节却总也不来

  

时间真是不可思议,有时觉得很长,有时觉得只是一瞬间。

去年的圣诞节已经过去了一年,可圣诞老人怎么还不来呢?



22

小寒、大寒

小寒,意味进入严寒了。大 寒 , 则 是 一 年 中 最 冷 的 时 候 。小寒大寒前后,古代是田野死寂的冬藏之时,却又是欢腾忙碌的腊月,人们为迎接新年而大扫除,办年货,送灶神,拜祖先,过腊八、小年等节日,寒冬中洋溢着热烈暖意。

——沈胜衣、冷冰川《二十四节气书画》

大 寒

一月二十日前后

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严冬过后,春天就要来临。


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你将看到:

真正的温暖是我说:“好冷啊!”

有人在旁边回一句:“好冷啊!”


身边有人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有人在旁边搭你的话,说明有人在理解你,帮助你。


宫西达也给孩子的“六一”礼物

给孩子真实,就是给他们力量

来自外蒙古的绘本《小图雅搬家》

图书



《富士山歌历》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0月

《二十四节气书画》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让孩子在优质阅读中感发身心,
亲近、探索、进入人文的世界,
成为终身阅读受益者。

长按2秒,即可关注

商业合作或投稿:1480368982@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