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原来你是这样的

 资源分享大叔 2016-12-01


孔子,原来你是这样的——《至简中国史》连载系列

弘亿


在接下来的一组文章中,我们讲讲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社会秩序和生活开始了崩塌式的变化,在多数国家,“周礼”已经被逐渐荒废,现实政治的逻辑取而代之。但鲁国,这个周王室嫡封的邦国,却对周礼谨守不渝,并把它当作一种重大的学问去讲求。当时鲁国有一批人,专以传授礼文,并以祭祀等仪式中的司仪为职业,这种人叫做“儒”。


儒者本是氏族社会当中掌握祭祀礼仪的人,故其起源可谓悠久。“儒”字从人从需,“需”是柔软的意思,凡是从“需”往往含义不佳(如懦、蠕),所以“儒”本来并非褒义词。自西汉以后,儒家文化官方化,从此以后中国人确实越来越“软”了。


孔丘,字仲尼,后人尊称为孔子,他是一个周礼造诣最为渊博的“儒”,并且把“儒”进行了升级改造。周礼本是一套社会秩序体系,经孔子的改造,把它内化为一套关乎个人修养和个人人格的思想。在实践层面,他教育学生们说,不要靠司仪工作蹭饭,那是“小人儒”,而要有利于天下,谓之“君子儒”。


孔子是商代贵族的后裔,祖上原是宋国的贵族,先辈孔父嘉和华氏成为政敌,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逃亡到鲁国。据说孔子的父亲是一位军中有名的大力士,老来与颜家少女“野合而生孔子”,即孔子是个私生子。以往的书籍往往为尊者讳,隐瞒这一点,其实大可不必。


孔子少年时期家事已经破败,为了谋生存,孔子曾经四处打工:替贵族当过会计、管过畜牧;他从小就好学不倦、多才多艺。


鲁国是周朝文献典籍所在之邦,故孔子得以集礼学之大成。“周礼”治国体系是周公的创造,孔子对其十分服膺。孔子不仅懂得当时现行的一切礼(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及其他),还注意研究礼的沿革和其本源。三十几岁时,孔子开始成为一个民间教师,他已经成了鲁国最博学的人。


王纲解纽、权力下沉已经是时代趋势,鲁国也不例外。有一天,鲁国大夫季氏用64个歌女一起跳舞,按规定这是周天子才能享受的规格(季氏的级别只能用32个)。孔子一向主张复古,经常批判当时一切“非礼”的行动,对季氏这一践踏周礼等级的僭越之举十分光火,骂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孔子35岁时,鲁国内乱,他放弃了教师职业,随鲁昭公奔逃到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在齐国贵族高昭子家做了家臣,又向齐国太师请教古典音乐,在齐国社交圈名声渐起。次年,景公向他问政,孔子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秩序井然,景公赞许。此后,景公又向孔子问为政,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做好财经工作。”景公点头,打算重用孔子。但齐国大政治家晏婴却反对,他评价孔子道:此人能言善辩,圆滑世故,喜欢在官场上活动,到处游说以求取官禄,很不可靠!晏婴更指出:现如今礼乐制度已经崩坏,他那一套不切实际,不足以强国,景公听信。孔子这边,大骂晏婴是小人。鲁昭公此时又乐不思蜀,不再有回国夺权之志,孔子失望,只好回国。


孔子回国后,后来终于受到鲁国国君赏识,在52岁时担任鲁国司寇(司法部长)。他立即部署恢复古来的权力等级秩序——毁掉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权臣的城堡,即他们的根据地。在“弑君三十六”的春秋时代,历史潮流滔滔而下,孔子挺身与之对抗实行复古,终于品尝到螳臂当车的苦果。执政失败,鲁国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只好流亡。


孔子带着一群弟子(都是他忠诚的追随者)出游卫、宋、陈、楚诸国,去游说国君、寻找机会,国君们对这位周礼大师很尊重,但没有一个愿意任用他。这流亡在外14年的坎坷磨难,把孔子折磨得如同一条丧家狗[1]。


孔子的思想不合时宜,他的理想和信念却极其远大、坚定。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而欲贡献其理想于当时的“天下”。


在成功与失败、出世与入世之间,孔子心里有一种可贵的矛盾。他有时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都想好了可以由勇敢的子路陪伴。然而这只是一时起意,实际上,无论是卑鄙小人的陷害,还是平民百姓的误解,无论是他崇拜的老聃的反对,还是他敬重的隐士的嘲笑,他都义无反顾。以至于有人谈论到他时便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吧!”


鲁国局势大变之后,孔子才得以返回鲁国,此时他已经是个花甲老人。


孔子晚年,博学的名声更大,虽然没再做官,但是受到朝野的尊重。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慕名而来,缴纳学费、拜他为师。


孔子抱改革天下的宏愿,所以在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因此他虽然政治失败、教育事业却成功了。教育在当时本是贵族专利,师儒本是贵族的寄生者。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他自己说过,拿着“束脩”(十吊腊肉)来做贽见礼的,他都加以训诲。这件事看似平常,在当时却是一大革命。


孔子晚年,教育产业颇为红火,学费收入足以支持他那奢侈的生活:出门有专车,衣服必配毛皮(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吃饭堪比美食家(饭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十分讲究[失饪不食,不时(不合时的菜)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公元前479年春,他卧病七日而死,享寿74岁。孔子去世70多年后,晋国三分,战国时代开始。


孔子坚持了一生的信念,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呢?


孔子念兹在兹的是恢复古礼。他要求保持、恢复远古时期那温情、和谐的氏族统治体制。这固然是开历史的倒车,但远古的部落生活的确也充满着民主性和自然正义。孔子的学说体系就建立在这个矛盾着的基础上。他身后的儒家学派,也一直继承着这种既迂腐复古、又饱含人性关怀的气质。


在孔子思想中,关于“礼”“仁”“中庸”的阐述是主要内容。


礼本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东西,它包括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人与人间的交往准则等等。礼当中最主要的是等级制原则。为了保持等级的尊严,孔子强调必须“正名”,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每个人都必定要恪守自己在等级制体系中所处地位的职责。


礼中最重大的是祭祀,孔子推原祭之心理根源为“报本反始”,即源于人类之孝悌心。孝悌心推而广之便是“仁”,又延伸为“忠恕”。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品德修养。


孔子还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即“中”,既不过分也非不够。而善于运用“中”这一标准的作法,就叫做“中庸”。


自孔子之后,儒家逐渐成为一个很大的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都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学说被统治者采纳为意识形态基础,从而长久地影响了中国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