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秦汉简牍具名与书手研究(完)

 青木森森 2016-12-01


  第五节 结语

  前文举出若干具名简牍进行墨迹书写角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提示以下几点:

  一、字迹分辨与书手研究

  字迹学理论认为,就个体书写者而言,字迹与书写习惯密不可分。书写习惯的特殊性指每个人的书写习惯总是特定的,与其他任何人不会相同,这也决定了个体书写字迹的个性。一个人书写文字稿时,会反映出书写动作、书面语言、文字布局等习惯,这些习惯有鲜明的个性。这又涉及到书写技能与书写习惯问题。就联系而言,后者是在前者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从区别看,书写技能带有更多的规范性和共性,书写习惯带有更多的个性及地域性。秦汉吏员一般具有多年文化培养及文字书写训练的经历,具备良好的书写技能,对篆、隶诸体有规范性的掌握;同时,书写习惯、书写个性又让每个书手面目自有,以致简牍墨书异彩纷呈。前文对里耶秦简9-(1至12)系统木牍的字迹分析亦基于个人书写特殊性上,其书写者“敬”虽展示出几种墨迹,且工整潦草不一,但总不离其固有书写习惯。字迹墨迹细节的辨析、书写共性与个性的研究,为分析简牍书写者提供了一个视角和方法。但这类方法需要与科学实证相结合,而不仅仅依凭主观判断。

  二、基层胥吏笔下墨迹的复杂多样性

  里耶秦简大多为县级政府文书档案,其特点是简牍量大、文书种类多、书手多、书手职位低、墨迹风格多。其实,古代的普通书写者和名家一样具有书写形式多面性。就如同里耶秦简9-(1至12)系列牍的书手“敬”等人那样,一人可以写出不同书体、不同风格,虽然他们只是低级佐史类吏员。这种情况既体现了广大基层吏员扎实的书写功夫,亦反映了社会日常书写的繁复多态特征。汉人书写情形也同样。简牍官文书墨迹反映了秦汉日常书写复杂情景的一个侧面。墨迹丰富多样性之原因,一是每个书写者本身即有不同写法与技巧。如同我们看待后来的名家书法一样,对众多无名的、社会基层的书写者不宜简单地、先入为主地去认识。二是目前所见简牍墨书多为基层吏员所为,不同书手间书写习惯、文化教育背景等的差异,致使墨迹风格多样化。三是文书特点不同决定书写心态、技法等的差异。比如上、下行文书书写态度不同:上行文书一般工谨书写,下行文书常常比较草率;下级吏员上报文书较工整,上级官员批复文字较草率,甚至用草体,如居延新简之《燧长病书牒》(下图为局部)等,长沙五一广场、东牌楼简中均有不少实例。四是字体演进大环境——由篆而隶,由隶演进到楷、行、今草,造成书写多态化情景。

  三、简牍反映出字体演进及官私文书样式变化

  秦简、汉简、三国两晋简可以展现出字体演进脉络,包括两次大规模字体进变。一是隶变。前文列举的里耶等秦简牍墨字,均为古隶之代表——秦隶。其写法、风格千差万别,然而均凸显着两大特征:隶书(古隶)体势的主导地位和篆体残余,即处在由篆而隶之隶变进程中。二是从隶体向新体(今楷、今草、行书)的过渡。这在东汉中后期到吴、晋简中具体地反映出来。自五一广场、东牌楼简到东吴走马楼、西晋郴州诸简书,隶体及章草因素渐次减少,新体技术逐渐成熟、定型,并成为魏晋名家书法的社会书写基础。

  从前文所举部分官文书及书信简牍看,秦汉数百年间各类文书制式形式也一直处于变化中。比如文书首尾格式、习用语等方面,秦、西汉、东汉后期就不尽相同,总的趋势是变得更加简单、自由灵活,许多东晋以后的书面行文格式在东汉魏晋时期已形成;同时,官文书格式、习用语等亦有类似的变化发展。这类变化有的是官方制定,有的属约定俗成,某些方面有些类似文字字体的演进,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基层吏员)的普遍参与和改造,社会性书写及大规模日常应用等,促使它不断发展变化。

  名谒、木刺是较好判定书写者的简牍,其上字迹往往工谨整洁。但也非全部如此,如天长纪庄西汉木牍中的名谒就比较潦草。它应该并非孤例。这表明谒、刺书写情形同样复杂,书写态度并非一律认真,这与受谒对象等因素有关。谒、刺文字用体具有迟滞性,即比时文通行体显得略古些,往往含有较多旧体(隶书)笔意。这也是同期的雷陔名刺与《兰亭序》字体有较大差距的原因。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