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陈友勤:问有道 教无涯 ——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

 山湖微波 2016-12-02



问有道 教无涯
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


在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时,常有老师问我:“陈老师,你怎么会这样来想问题?你怎么会这样来设计教学?”


仔细分析,这类问题中其实隐含着多层疑问。其一,教学过程呈现的是“什么问题”,“怎样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架构?其二,是“怎样想出”这些教学问题及用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去呈现?其三,提问的老师自己“为什么会没想到”以上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在我从教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它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先以自己的一个课例,来间接地回答。


“文革”后的1978年,《荷塘月色》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又被收入人教版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里。当年我第一次执教此文时,觉得自己在高中就读过了,还曾因朗读本文而获得过奖励;大学中,也在专业课“现代文学作品选”的专题作业中,写过相关的作品分析,还得到过老师们的表扬,自我感觉良好。于是便作了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

2.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

3.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

2.体味精练优美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

相应的教学环节设置大体为三教时,有以下几个板块:

1.导入新课后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创作的时代背景。

2.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概括10段主要内容。

3.①梳理作者行踪变化和情感变化的脉络;②直接抓住情感线索点明全文文眼或脉络。

4.①分析重点语段、词句是如何表现作者起伏变化的情感;②辅之以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以强化“印证”本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在以上诸环节中,教师相机处置细读本文的第4、5、6段对荷塘中月色及月色下荷塘描写的语句,琢磨叠词、比喻、通感等手法的作用。

同时,对第7、第9段中引述的《釆莲赋》《西洲曲》作必要的讲解,以完成对作者情感变化演进的了解。

5.利用课后练习作了有关作业的布置。



当初,自以为设计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立足于要让学生读懂这篇抒情散文,并懂得散文有哪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相应的教学环节,也是围绕着达成教学目标而逐点展开的。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我的预设大相径庭。在学期结束前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语文课代表尖锐地指出:“陈老师,不管什么课文,你朗读得都太好听了。只是有些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还是没有搞懂。比如《荷塘月色》等这些散文,到底怎样算‘形散而神不散’,我们还是没有搞懂。”


学生的反馈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朗读仅是好听,没有动情;讲得这么细致,却连散文最基本的概念还都没有讲清楚。那时,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认为这批学生在“文革”中读小学,在“拨乱反正”的1976年后读中学(当时中学是四年制,中一和中二,相当于初中,中三、中四为髙中),文化底子薄,对文字的感受力差,我又教得太深了,他们难以消化,还不能从自已的“教学理念”上去分析认知。


1980年,我接手新一届高一学生,开始第二次教《荷塘月色》。这次我没有改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而是把功夫花在了创设情境上,力求让学生在语境中获得体验感受,加强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而读懂课文。对教学过程作了较大的调整,变为三个大环节,即:


1.第1天学生预习后,教师分段精讲课文,学生分步朗读重点段落(第1、2、3段和第4、5、6段)。

2.第2天组织学生夜游青浦“曲水园”(当时还称为“中山公园”),在园中荷塘边赏月,听音乐,读课文(重点为第4、5、6段)。

3.第3天,课内复读朗诵课文,分组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题。


在课堂讨论时和其后作业中得到的反馈信息让我十分沮丧。学生对课文内容、文思结构和语言运用的理解,基本上是再现教学参考书上的论述(当时,教学参考书是限制发行的,只供教师用。我为了利于学生自习,把书放置于教室,公书于众);特别是在随笔本上,少有对课文的真正品读,多的是对夜游曲水园的描述。看来,这次教学,我让“形式”取代了内容,外在手段的丰富,难以掩盖实际“学习”内容的贫乏。


教学实践中的挫折,让我深切地认识到,文化知识可以靠个人阅读积累逐渐丰厚。而教师,不是有了文化知识就能上好课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而这些恰恰是我最欠缺的。一方面,“先天不足”,因社会变化之故,我只在大学读了两年的书,1965年7月后,脱学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1966年6月后,停课参加“文革”。其后,又到部队农场“战天斗地”,接受“再教育”,天天就是“汗水洗私心,劳动除修根”。除了读社论,就是读语录。另一方面,自1970年正式走上教育岗位以来,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管理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听课上,在整个社会迷漫着“读书无用”的氛围中,保持课堂的“安静”。对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这些和为什么这样教考虑甚少,更不要说从课程论的视角来观照自己的教学了。


于是下决心为自己补课。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除了系统地恶补文化文学及历史哲学知识外,我还重点观摩了钱梦龙先生的多堂研究课并认真学习了他的“三主四式”教学经验;攻读了《课堂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问题》《作文教学论集》《教育统计学》等教学理论书籍;认真研读并比较了当时使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8年第一版和1980年第二版;认真通读了从初一到高三全套六个年级十二册教材,并逐篇圈画批注,逐题推敲,模拟重新组合,增删改换了相应的练习。


1983年,在接手了又一届高一新生后,我重新设计了《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力求用一连串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的“组材意图”,进而对散文的特点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重视对“关键的标志性语句”及寄情于景的词句的发现和体察。大致的教学过程如下:


总用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诵读课文,沿着作者的足迹,了解他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课堂教学:

1.预习反馈;了解文章总况:以“游踪”为线,明确行文中各“点”所叙写的内容。(散文组织构架)

2.选点突破,初探作者选材意图:作者把荷塘中的月色及月色下的荷塘,写得动静皆美,充满情趣。但是,如把前后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平心而论,这荷塘究竟美不美?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作者心境)

3.联类思考,再探作者组材意图:文中的荷塘在北京清华园内,作者为什么插入两段有关千里之外(“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千年之前(南朝《西洲曲》)的联想文字?[散文讲究形(材料) 散而神(主旨思绪) 聚,这两处文字又聚在何处?]

4.推敲相关贯通的词句,三探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在文首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文末是回到家“妻已熟睡很久了”,据你的理解,这是为了帮助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帮助?(历来的思想苦闷说,偏执于政治因素,从知人论世角度而言,似还是个人情感因素为主。此文实属“小众文学”)

5.布置作业可结合已学过的、将学习的或推荐的朱自清的相关文字,对作品、作者作相关的评析。



反思本次教学,有两点遗憾:其一,抓了散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但文中叠词运用的语言特点和对借景物所表达难以明言的特定情感,学生的体验感受尚不充分。也就是原来教学意图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重视对‘关键的标志性语句’及寄情于景的词句的发现和体察”这几点没能落实;其二,囿于资料贫乏,对作者个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历程,了解较少,因而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颇不宁静”的内涵。


今天回顾这段教学经历,感觉这第三个教案,能反映我已从“定位于主动展示教师水平的教学”向“定位于努力组织学生有序主动学习的教学”转型了。


我原先的打算是总结经验,积极地搜集资料,再次修订教案继续实践探索,但因更换工作岗位而搁下了。


1985年春,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担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工作。专职教研员的身份决定了我必须更多地把区域性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工作重心。培养骨干教师,把握教改方向,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改实践,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来影响、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努力让更多的教师成为站在教改第一线的领军人,成为我工作的使命。但是,再次执教《荷塘月色》,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也能展现教师个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的心愿。


1993年秋,上海一期课改过程中,我把修改后的教案在一所普通完中付诸实践。以检验自己预设的合理性,也试图比较市区和郊县高一学生学习的差异。


这第四次教案的教学目标未作更动,主要是增加了一个品读课文的环节,强化了语言的学习体察,同时预伏了认知上的矛盾冲突。


其教学过程如下:


1.预习反馈,了解文章总况:以“游踪”为线,明确行文中各“点”(片段)所叙写的内容。(散文组织构架)

2.品读课文第4、5、6段,作者描绘了怎样的荷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绘的?

3.选点突破,初探作者选材意图:作者把荷塘中的月色及月色下的荷塘,写得动静皆美、充满情趣。但是,如把前后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平心而论,这荷塘究竟美不美?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心境)


其后,在1996年秋,我利用在一所市重点中学蹲点执教一个班的机会,第五次执教本文。意图是了解普通中学学生与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差异。


2015年,我有机会第六次执教《荷塘月色》。沪教版教材把本文放在髙三,编者意图当是作为散文学习的总结,也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总复习。但我认为,把本文罝于髙三,实在可惜,完全可以作为高一学习散文鉴赏的入门教材,或在高二作为训练比较阅读(散文和小说)能力的教材。再者,从今天的教学理念来看,教学定位的核心,应是让学生在读文本过程中,“学习”读这一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我的教学简案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品读写景状物的语言入手,揣摩景和情的关系,进而对作者借景抒怀的写作意图有所领会;

2.在对作品行文思路和内容组织架构的探究中,领会抒情散文缘情写景、以情缀文的特点,提高阅读此类文字的能力;

3.学一点“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或课内)预习

1.出声朗读课文两遍。对本文的语言特点,结合具体内容举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

2.依据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举一二例说说本文具有散文的哪些明显特点。

二、课内学习

1.反馈预习题1。重点感知第4、5、6段内容,并了解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领会景和情的关系。

①从学生“语言优美”的表述中,引导重新认知“比喻”“通感”“叠词”的特点,领悟其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②由“月下荷塘究竟美不美”引发讨论,认识作者“缘情写景”,明了读者所读到的是作者“心中之景”。

③由如何看待“课题《荷塘月色》与课文第7、8、9、10段内容间的关系”为过渡,引入环节2。

2.承上,反馈预习题2。从揣摩文本的行文思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过程中,加深对抒情散文“形”与“神”关系的认识,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理解。

①以学生“形散神不散”的概念判断入手,研读第7、9段的内容。

②以问题“作者生活在1927年的北平,怎么会想起千年之前的《釆莲赋》和《西洲曲》,并眷恋起千里之外的江南呢?”引发学生揣摩作者“引用”古诗和怀乡所隐含的复杂情感。进而,对联想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关联有所体悟。

3.对散文的“形”“神”关系加深理解,并进而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①梳理全文情感起伏推进思路,对行文结构和遣词造句的作用有明确的了解。

②围绕“作者心中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在讨论中明确解决的途径:一是从文章内容中开掘,发现线索,找到可能的因素。如第3段的议论——社会、人际关系,开头和结尾提到的妻——家庭;二是从相关资料和朱自清的生平资料中去探寻推断。

4.小结并布置作业(略)。



这样的教学,出发点不是直接呈现教师文本的研读结果和课堂的传授能力,而是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隐藏在有序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散文这一类内容丰富、文思错综、情感显隐不一的文章中,学生容易陷入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泛“学习”,让学生带着“发现”或“被发现”的问题,较为主动地去研读文本,去和作者对话,是较有效的学习。


自1970年走上教育岗位以来,从教语文四十余年,感受颇多。此处权且以一篇课文的教学经历来表达自己的基本想法: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我们也在与时共进,“教案不厌百回改”。在不断“改”的过程中,或许能对“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是什么”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还是回到开头的话题:“你怎么会这样来想问题?你怎么会这样来设计教学?”现在,我可以较直白地回答,问题的核心,其实就在于是否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解教材编制的意图;是否读懂文本内容并进而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是否真实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准确地定位阶段学习要求;是否恰当地选择教与学的策略和适切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