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阿呆小周 2016-12-02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赵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乐爱心大使,浙江大学硕士,主要为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提供一对一咨询或游戏治疗。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安全感是什么?

拥有安全感,你会感觉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不会受到干扰和威胁。缺乏安全感,你会觉得对你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缺乏确定和可控感。

心理专家埃里克森曾说“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对世界基本的信任。这个信任就是安全感的基石。”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安全感的作用是什么?

1、对周围环境信任,有勇气去探索周围的环境。

2、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获得相应的满足。

3、帮助孩子处理分离焦虑。在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这种分离焦虑往往会爆发出来。

4、让孩子对环境中其他人有兴趣,乐于和别人交往、合作。

安全感来自哪里?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对婴幼儿来说,最主要的养育者都是妈妈。安全感最开始来源于婴幼儿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在孩子跟妈妈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之后,才会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去。

依恋关系实验: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1973年,心理学家开展了一项陌生情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母亲带着婴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一名陌生人出现在这个环境中,但这个陌生人并不会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之后,母亲独自离开,婴儿单独和陌生人相处,片刻之后,母亲再返回这个环境,一位记录员在单面玻璃之后记录婴儿从始至终的情绪表现,心理学家最终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依恋关系类型:

1、安全型依恋:

孩子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孩子愿意去探索这个陌生的环境,母亲离开时孩子有分离的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孩子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抚。但当母亲返回时,孩子会积极的表达对母亲依恋的需求,主动寻求安慰,并且能够在安慰中很快平静下来。

2、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种儿童对母亲的情感是一种矛盾混合的表现。当他面对新环境,会紧紧挨着母亲,不敢探索新环境。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一种非常剧烈的哀伤和愤怒。当母亲回来之后,他们一方面是想跟母亲亲近,但也会对母亲又踢又打,伴随着一些愤怒的表情或者哭泣。

3、焦虑回避型依恋:

忽略母亲的存在,母亲在场或不在场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不表示反抗,也看不出紧张和不安,母亲回来时他们也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是时间很短。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以上这三种依恋是依恋关系的基本类型,后面两种都不是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跟踪报道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情绪会比较稳定,性格平和,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的和周围的人建立交往关系,能够现实理智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缺少安全感的孩子情绪波动非常大,胆小,社交回避,自闭,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他们会更多的感觉到孤独和被拒绝,对其他人持有一些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者是攻击性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表现:

1、害怕、害羞:不敢跟老师同学说话,经常被欺负。

2、妈妈在不在场表现不一致:妈妈不在场会非常懂事、讲道理,妈妈不在场就任性和不讲理,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分离焦虑严重。

3、固执、偏激,有攻击性行为:多因家庭氛围不和谐,家长态度粗暴。强悍的外表之下,内心脆弱、敏感。

4、生活中的表现:睡觉睡不踏实,频繁啃大拇指等等。

如何构筑孩子的安全感:

1、营造有安全感的环境(硬件)

提供给孩子稳定的住所,避免经常的搬迁。

经济、物质上的保障也十分重要,正确处理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让他感受到有基本的经济保障。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还会把父母之见糟糕的婚姻状态当做婚姻的模板,产生消极的影响。

父母需要关注自身的安全感,父母对安全感的缺乏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父母需要去反思自己的成长,自己和自己父母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的“觉知”,会阻止自己在一些言行举止中将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我们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推荐大家上网搜一下《关爱留守孩子手册》,作者是吴和鸣老师,里面会教各位家长如何处理这些与孩子必须的分离。

2、养育和教养方式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么?

他是安静的还是活泼的?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爱好?了解这些是为了更好的接纳孩子,匹配孩子,理解孩子。更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怎样的,他都是被爱的,都能获得父母丰满而持续的爱。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0-1岁:

这是 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要提供给孩子一个丰满的、敏感的、充满爱心的照顾。比如孩子哭了,要及时安抚孩子。要快速读懂孩子的心意,给他准确的回应。

保证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固定的依恋对象。比如妈妈需要上班,代替妈妈看孩子的保姆,她的养育是怎样的,是否是稳定的,这是需要关注的事情。

养育者的情绪非常重要,要用心快乐的养育孩子,孩子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情绪的。此外,母亲也要顺应自己的天性,听从内心的感受去养育孩子,享受做妈妈的快乐,不要被育儿书的教条所捆绑。

1-3岁:

此时孩子已经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移动,独立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好奇心也十分旺盛。此时应该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探索,自己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来到他身边,给他鼓励和安慰。我们主张是陪伴,但不过分干预。比如,当宝宝自己玩耍的很开心时,父母不要打断他,干扰他的世界,要让他有更多独立的空间。

温柔对待孩子的分离,给他足够的爱和尊重。不能强硬,粗暴,或突然消失。给宝宝一个适应分离的过程,比如可以带孩子熟悉陌生环境。在他面前,与幼儿园的老师或同学多一些互动,创造机会让他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触,或者让他带一些熟悉的物品到新环境中,也可以提前做一些角色扮演,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前体验新环境。

3-6岁:

此时孩子通常已经进入了新环境,有了自己学校中的生活,社会化的一部分。这个阶段孩子有很多新的体验,但也有很多挫折。比如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没有人和他玩耍等等。因此,孩子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此时是孩子建立规则感和健康的挫折感的一个过程。

这时,父母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些家长会指责孩子,或者一味的哄骗孩子来试图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家长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这样的做法,阻止了孩子体验并学习处理挫折。我们要帮助孩子在挫折中学习。这样将来在面对更大的挫折时,他会有内心的安全感和更大的信心。

再者,要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比如,打人、抢别人的东西,这些做法是不对的。规则、和边界看似是束缚孩子,其实是树立了孩子的安全边界,让他在这个框架内更有安全感。

我们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安全感这颗种子之后,会在孩子的生命中不断发芽成长。让他成为内在稳定自信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应对变化的能力。

课程回顾

3岁小糯米英语水平竟然赶上妈妈杨幂,是怎么做到的呢?

宝宝突然惊风抽搐怎么办?北京三甲专家告诉你!

正确给孩子补锌补钙,90%的妈妈都会遇到这些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