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的别名知多少

 江山携手 2016-12-02

朱福生

莲是江南水乡常见的生于浅水中的植物,文学作品中经常写到它。但是,莲有许多别名,我们在阅读时应当注意。

莲,其实并不是最早的名称,但是用得还是很多的。《汉乐府》有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莲的别名中,最常见的是荷。《诗经·陈风·泽陂》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写荷的诗词很多,而且写得也美,如宋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描写杭州风物时写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柳永的描绘还引来了金主完颜亮的觊觎江南之心。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写荷花的名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还写过一首《小池》,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是写荷的名句了。

莲还叫做芙蓉,这也是非常多的。屈原《楚辞·离骚》中就写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可能是最早写荷花的诗人。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连诗题用了“莲”、“荷”、“芙蓉”三个名称。

除了荷、芙蓉之外,莲还有一些别名。如芰荷,这个词很早就有了,屈原《楚辞·离骚》中就写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其中“芰荷、芙蓉”都是指莲。南朝梁萧绎《采莲赋》中也有“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之句。

菡萏也是莲的别名,不过,“菡萏”一词略微复杂一点。记得有人对冰心“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句中的“菡萏”颇有疑问,甚至有人认为是冰心用错了。我当时查了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云:“菡萏:芙蕖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按段玉裁的说法,《说文》有统言、析言之分。菡萏,统言则为荷花,不论未发已发。析言,则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也就是说,菡萏,既可以指荷花,也可以指未开放的荷花。唐李白《子夜吴歌》中有“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显然是指未开放的荷花,冰心句中“菡萏”也是指还没有开花的。南唐李璟《浣溪沙》词中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这两首词中的菡萏则是指已经开放的荷花了。

莲也叫做芙蕖,清代李渔写过一篇《芙蕖》描写了荷花的各种风姿和各种可爱之处。莲还有一些别名,文学作品中用得不多,这里就不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