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如何“采玉”

 江山携手 2016-12-02

古代如何“采玉”

 

“采玉采玉须水碧”,李贺《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老夫艰辛的采玉生活和他的骨肉思念之情。但是老夫是如何采玉的,人们似乎还不太明确。翻阅有关李贺这首诗的注释、分析、欣赏,也不得其详。如《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等都没有注释。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注“采玉”为“开采玉石”。《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说:“由于山势险峻,开采这种玉石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也是采用“开采”的说法的。《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说的更明确,文章认为,李贺这首诗是写老夫“为官家凿采玉石”,而“采”字,包括锤、凿、掘、削、运送等复杂艰巨的劳动过程。

我们认为,把“采玉”说成是“开采玉石”是根据现代采矿而衍生出来的想象之词,既没有诗歌本身提供的依据,也缺乏当时社会背景所能提供的资料。从诗里描绘的情形来看,有几点可以确定:一是老夫没有带斧锤凿钢钎之类的所谓“开采”的工具,二是诗中也没有写到民工合作开采的情形,而开采矿产最简陋的方法也需要数人合作。韦应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棒雨中宿。独妇饱粮还,哀哀舍南哭。”诗中也只是一个人采玉,没有所谓“开采”的工具。两首诗反映的情况是相同的。

古代人是如何采玉的?根据有关资料,有几个情况可以说明的:

一是古代采玉是指在水里捞玉或在干涸的河床上拣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开采矿石。2002年夏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和我国玉石专家联合组成的“玉石之路”科学考察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玉石科学考察探险活动。根据中央电视台2002年7月8日相关报道介绍,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当时的采玉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或捞玉石。采玉主要在秋季。由于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于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这和后晋平居诲《行程记》中介绍的情况是一致的:“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附有一张人们于月光之夜在河中边察玉的捞玉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科学考察队报道(发布时间:2002.7.8),据当地捡玉人介绍,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把玉石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形成仔玉,他们祖祖辈辈都在白玉河里捡玉,洪水初退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玉龙喀什河捞玉。

对照李贺诗歌中所描绘的采玉情形,老夫一个人(可见是个体劳动)在水里采玉,以至“蓝溪水气无清白”,可见老夫采玉正是从水里捞取玉石。捞玉石就要在水里走动,以至溪水混浊。至于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从高山上凭借绳索到溪水中采玉。这是因为在明显处的玉石肯定早被人采去。因此要采到玉石,就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从诗里描写的情况看,老夫从山上凭绳索或藤条下到水里,就是到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在那里才可能捞到玉。

二是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至于民采,据平居诲在《行程记》中记载:“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新五代史》也同样说:“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得捞玉。”也就是在官家采玉之后,民间才能自行采玉(即捞玉)。从韦应物和李贺的诗中也可以看到,韦应物诗写道“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李贺诗写道“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可见都属于“官采”。采,本有“用手拾取”意,此不赘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