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山携手 2016-12-02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是扬州的一个标志。所以古诗词中说到扬州,也就自然会提到二十四桥。杜牧可能是最早提到扬州的二十四桥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还有韦庄在《过扬州》诗中写道:“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宋代诗词也常常提到二十四桥,多有一种忧伤的情绪,可能与怀古有关,如陈允平《瑞鹤仙》“渺双波、望极江空,二十四桥凭遍”、韩元吉《南乡子》“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忍对嫦娥说旧游”、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周密《瑶花慢》“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等都有一种今昔之感。

“二十四桥”有段历史纷争:有人认为是二十四座桥,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还将这二十四座桥名一一记了下来。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一座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

现在基本上是倾向二十四桥指一座桥的。既然是一座桥,为什么又叫“二十四桥”呢?就是说,为什么用“二十四”给一座桥命名?《重修扬州府志》说:“(隋)炀帝于月夜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桥上,因名。”这“二十四”是因为有“二十四个宫女”的关系。联系隋炀帝下扬州的史事,以及与帝王相关的事情更易被人采用的习惯,这种说法应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其实,根据杜牧诗意,必有一个和二十四桥相配套的美人吹箫的传说在内,“炀帝于月夜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桥上”解释了这个传说。唐末韦庄《过扬州》:“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韦庄这首《过扬州》是怀古之作,其中内容也是和隋炀帝这个传说有关的。而南北朝时鲍昭曾有一篇著名的《芜城赋》也是写扬州的,其中没有提到这二十四桥。这也能帮助我们推断“二十四桥”与“美人吹箫”的传说发生在隋炀帝时代也是有可能的。

也有人从杜牧写《寄扬州韩绰判官》的用意上来分析。韩绰是淮南节度使幕下判官,是杜牧的同事,也是杜牧的朋友。这首诗是杜牧离扬州后因怀念他而写寄的。既然这首诗是给韩绰的,总是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和韩绰有关的意思吧。是在缅怀当年在扬州一起游玩的情景?二十四桥肯定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还是猜测此时此刻韩绰在做什么事情?如果从“此时此地”的情境说,二十四桥指一座桥,应该是比较符合诗歌情境的。这种说法把“玉人”指“韩绰”,指韩绰是否在二十四桥教美人吹箫。把“玉人”指为男性,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认为“这一讲法极为新颖,而且是有证据,可以讲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