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学霸能沉迷学习?| 好的计划如何改变一个人

 长沙7喜 2016-12-02


在很多考上清北等名校的学霸身上,都能看到非常强的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他们能够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一以贯之地保持高效率。

然而,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是:

不是所有人都是学霸。

《学霸天生爱学习?| 目标的三重意义》一文中我们反驳了学霸天生爱学习的观点,然而却没有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学霸能“沉迷”学习?

或者说,如何像学霸一样,像沉迷游戏一样沉迷学习?


  ◆  

学霸为什么能“沉迷”学习?

  自制力 | 牛逼就会放肆,但聪明就是克制

很多学霸身上,往往表现出非常强的自制力,愿意为了一个既定的清晰目标,去持续付出努力和代价。他们往往非常清楚自己当下做的事情,将会产生的无论是心理上和现实中的利弊,还是短期和长期的利弊,并且能够克服短期的诱惑,把计划高效率地执行下去。

“牛逼就会放肆,但聪明就是克制。”

实际上,很多学霸同样喜欢追剧、网购、打球、熬夜打游戏,自制力在他们身上并不是表现为一心学习而没有任何娱乐和放松,而是他们能很好地权衡娱乐放松和学习之间的利弊关系,在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即不会造成短期的疲劳,又不会影响长期的学习。

要成为一个自制力强的人,需要具备两种品质:

第一,具备明确的目标:这是我们在上一篇文章反复强调的一点;

第二,对利弊权衡非常清晰:能很好地权衡短期利弊和长期利弊,心理上的利弊和现实中的利弊。

人实际上都是对短期利弊非常敏感的生物,但是却容易忽视长期的利弊。比如高考前,即便是最学渣的同学也知道要临时抱佛脚,但是回到一两年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说忍受学习这个“痛苦”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自制力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外制力 | 如何回答“你不懂,你别管”?

个人的自制力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高中生而言。那么就需要寻找外部的制约因素,来帮助计划的执行。

对高中生来说,最主要的外部制约因素,来自学校。很多奉行军事化管理的高中往往都是在外部制约上下功夫,再加上科学的管理和强大的教研体系,很容易就诞生称霸一省的超级中学。

靠外制力保证计划的执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即受制约方的认同感。比方说北方某省的学生,从小学就被潜移默化“上H中就能上好大学”的观念,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一种外部管理是有效的。

相反,很多时候家长想管管学生,往往被一句“你不懂”给噎回去了。原因就在于,学生往往不觉得家长是真的懂他的学习状况、不觉得家长真的了解他的学习计划,甚至觉得家长是在横加干预自己的复习进度。

只有当学生明白学校和家长的能力、目的和对自己实际情况的了解,那么外部制约才不会演变成一种对抗,而成为一种良性的制约。对于家长来说,就需要多做功课去了解孩子学习的许多细节,包括遇到的具体问题、当前的学习复习计划。

此外,除了强硬的外部制约,尚且存在一种软性制约,即群体压力(Peer Pressure)。当身边存在一群有相同目标和相似计划的同侪的时候,当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的时候,置身于其中的个体也更容易向他们看齐。所谓的“学习风气”大抵就是这一回事。


  ◆  

沉迷游戏,却很难沉迷学习?

如果学生本身就不是一个自制力非常强的人,如果学生所在的学校管理非常宽松,如果身边没有一群非常上进的同侪,那么普通学生如何让自己“沉迷学习”?

为什么你沉迷游戏,却不能沉迷学习?

很多人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不能像沉迷游戏一样沉迷学习”?换句话说,到底游戏为什么能让人沉迷?如果弄清楚游戏为什么能让人上瘾,那么至少有可能把学习变成一个不那么痛苦的事情。

如今,游戏已经变成一个满足人性的非常精密的系统。沉迷游戏并不是青少年特有的问题,即便是40多岁的成年人,沉迷麻将和斗地主、水朋友圈、玩抢红包的也不在少数。让游戏参与者上瘾(或者叫“提高用户粘性”)就是游戏设计师的目的。

一个成功的游戏一定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目标机制、参与机制、激励机制、社群机制。

其中,目标机制(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供努力)、社群机制(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侪供交流)和参与机制(学生能退出“学习”吗?)都能够对应到一个高中生的日常学习当中。而激励机制往往是很多学生真正缺少的。

在游戏当中,不断增长的经验值(包括隐性经验)、不断爆出的装备和SSR、不断向前推进的进度条(任务进度、BOSS血槽)、不断增长的排行榜和分数,其实都在给予游戏的参与者高度实时的反馈,即便是一丁点的进展,都会被迅速告诉游戏参与者。

游戏设计师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得游戏的参与者能够通过一小段努力、完成一个个小目标获得满足感和快乐,进而对游戏产生依赖,或者说“上瘾”。

然而,不是所有人的学习过程都包含这样一种反馈机制。


为什么需要构造学习中的激励机制?

为什么普通学生不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看不到学习中的正向反馈,觉得努力起来困难,或者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高中的学习过程,如果唯结果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打击式的,而非激励式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自己去寻找激励因素,那就必然会在屡次打击之下丧失兴趣,更罔论保证计划的执行力。

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诸如贪吃蛇、俄罗斯方块、Flappy Bird、微信飞机大战等等游戏,虽然最终结果一定是游戏失败、游戏结束,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游戏仍然能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游戏呢?

原因就在于,激励并不一定完全来源于结果。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反馈、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可以变成一个激励来源。只有把一个宏大的目标细化成无数个可实现的小目标,那么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能够反应一次小进步。

比如曾经一个学姐准备LSAT(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83%以上的本土美国人无法达到160分以上,而申请顶级法学院需要170+的分数),把近万的词汇量划分成每日的目标,每天鼓励自己:背下一个单词就涨多少美金的收入。

实际上,很多的背单词APP、工作效率软件(番茄时钟)、健身APP,都设置了任务进度条、每日打卡、进步曲线这样的功能,就是为了帮助用户把枯燥的学习、工作变成能够激励自己的“游戏”。

虽然每个小目标的完成,并不必然意味着成绩有一个看得见的提升,但是却能证明自己确实比过去更进了一步。而任何一个看似不可征服的宏图伟业,都是由无数个小目标累积而成的。

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

——《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


  ◆  

如何给学习构建激励机制?

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三点:

  第一,清晰具体的计划:激励机制需要在一个计划当中才能发挥出效果。这个计划本身需要足够具体,能够将不同的任务分配到每个时间单元当中。换言之,通过计划建立一个进度条。

  第二,向着正确的目标:激励机制既可能促使人往正确的方向去,也可能诱使人踏入错误的道路。因此,计划本身就必须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或者说在一个合理的目标下,计划和目标具备相关性和必要性。

  第三,可实现的小步骤:大部分人都更看重决策的短期利弊,而忽视长期影响。为了回避这个人性的弱点,就需要把目标或计划裂解成多个细小的步骤。通过每个小步骤的完成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自己正在朝着某个方向进步。

不难发现,激励机制需要通过合理的计划来实现,计划也需要激励机制来保障执行。


  ◆  

计划的三重意义

一个合理的计划除了能帮助学生构建激励机制,还包括另外三重意义,即:时间、规划和进度。

第一重意义,在于时间

计划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时间的稀缺性。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消耗时间任务当中作出取舍和安排。无论一个人一天将要完成哪些任务,好歹都要花费掉24小时的时间。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很多高中生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没时间整理错题、没时间总结方法、没时间背单词、没时间锻炼身体。可问题是,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不仅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将来也不会有额外的时间。

计划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规划时间,将每项任务所需的时间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剔除不必要的事项,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比如晚饭前、晚自习下课后、回家路上的碎片化时间是否可以利用起来。每天洗澡、吃饭、休息时间是否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否能够挤时间,或者能够挤出多少时间去推进。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面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重意义,在于规划

在课业紧张的时候,尤其是高三复习冲刺阶段,很多学生都曾经过这样的经验。当大量的时间被投入到一个弱势科目上时,一些原本还不错的科目成绩就掉下去了。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任务之间缺乏统筹规划。

当学生不可避免地同时面对多个任务时,就需要分析每个任务的轻重缓急和必要完成时间(时刻记住,时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保证每个任务都能正常推进,不能一头扎到某一项任务当中而忽略了其他任务的重要性。

比方说一个数学成绩不错的理科生,想提高英语。一方面需要在缺漏科目上多花时间,另一方面强势科目需要继续保持做题手感,那么一种可接受的规划方案则是:在英语学科上增加时间投入的同时,仍然保证数学学科上的必要训练时间。

第三重意义,在于进度

由于每天面对任务的复杂性,使得一些任务的完成过程已经远远超过了今时今日,往往还需要分配到一周、一个月、甚至比一年更长的时间当中。那么计划的存在还能够更好地把握一项任务的具体进度。

比方说针对“年底前熟背高考3500词”这个小目标制定的计划,就能够很好地安排每个月、每周、每天的必要完成额度(每天至少背多少词),对于每一个细分的时间单元都能够去检验自己的完成进度。

通过一个清晰具体的计划,就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学习复习情况。对于实际进度明显偏离计划进度的情况,就需要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

制定计划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得时间投入有利于既定目标的实现。


  ◆  

计划制定的核心问题

从小到大,长者向我们传授一些人生经验的时候,总会强调计划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学生却不能够深刻领会长者的用意。那么什么是制定计划的核心问题呢?或者说为什么计划没有作用呢?

  第一,与目标的相关性

很多学生被家长或者老师逼迫着去制定计划,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为了计划而计划”,忽视了计划一定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而服务的。

在制定计划之前,有一个必要的前置程序就是制定目标。只有目标确定了,才能更加有目的性去展开计划。因此,计划应当满足和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很多时候,学生制定的计划和最终目标往往是不相关的,或者说不必要的。比如针对“数学消灭无谓失分”这个目标,“每天刷一份套卷”的相关性就要弱于“每天整理分析错题”的相关性。

在有限的时间当中,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就要制定相关性更高的计划。多个目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目标的轻重缓急去调整不同的计划。

  第二,计划的合理性

合理的计划首先应当是一个具体的计划。目标是努力去争取的胜利果实,而计划则需要为实现目标提供具体的、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因此,计划一定要能够对每月、每周、每天、甚至每个时间单元内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作出指导。例如每天晚上睡前复习100个单词、吃晚饭后进行30分钟听力训练、每周六下午进行一次理科/文科综合限时训练等。一个过于模糊的计划会给执行过程留下太多蒙混的空间,也不利于把握计划的整体进度。

在此基础上,计划应当具备可行性,符合制定者的实际情况。不切实际的计划不仅不能有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可能打乱原本的作息节律和时间安排、挫伤信心。

  第三,计划的时限因素

一个计划不可能永远有效,这是因为执行者面临的客观情况总处在变化之中。对于一个长期计划来说,执行者需要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设定一系列的时间节点,对计划的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重新审视。

例如“睡前复习100个单词”这样一个简单的计划,或许持续时间非常长,但是每周或者每月都需要用一点点时间去反思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是否高考3500词已经很熟悉(终止计划)、是否过于强调识词忽视了拼写(改变方法)等。

换言之,计划的灵活性就体现在:它永远是和具体执行过程紧密联系的。一方面计划指导着执行过程,另一方面执行过程也会反馈到计划中。任何长期的计划都需要用在特定时间节点去反思和调整。


  ◆  

为什么有些学生更适应大学生活?

很多顶尖大学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制约实际上是放得比较松的,尤其是在一些低年级时课业压力不那么重的文科社科院系。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一些来自宽松高中环境的学生往往更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精力,而一些来自管理严苛高中的学生却容易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这里并不是在谴责大学校的军事化管理。

恰恰相反,来自宽松高中环境的学生,在高中时就习惯了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能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当中继续保持这种对自己的自我要求。正是这种即便在宽松环境中,仍然对自己一以贯之的严格要求才让他们进入到顶尖大学(否则也考不上),这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而那些来自管理严苛高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并不需要对自己额外地严格要求,只需要依赖学校制定的周密复习计划就能够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成绩。因此,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这部分学生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调整过来。

学霸并非天生就爱学习,也并非能“沉迷”学习,不过是对自己、对现实有着比普通学生更加清醒的认识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