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难的是把事做好,吹牛逼谁不会!餐饮跨界逆袭五步走

 资源分享大叔 2016-12-03


宋奇,“遇见小面”品牌创始人兼CEO。他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2008年到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班深造。毕业后,先后加入过麦当劳(香港)、百胜餐饮(广州)等世界500强企业。2012年在餐饮界开始创业,曾做过粤式快餐、东北饺子、面馆等多个餐饮项目。最终选定以重庆小面为主打的川渝风味面馆为未来主打方向。2014年创立“遇见小面”品牌,并开出第一间30平米测试店。同年9月,“遇见小面”获得天使投资,品牌估值2000万元。

23号餐饮O2O新媒体主办的2015中国(广州)餐饮业O2O论坛上,宋奇分享难的是把事做好,吹牛逼谁不会!餐饮跨界逆袭五步走!下面是演讲精彩实录!


跨界逆袭之路。何为跨界?我之前打工时在香港麦当劳和广州百胜餐饮,我开始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餐饮人,没有什么跨界不跨界。我也没从事过互联网方面工作,所以也谈不上什么“BAT”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但奇怪的是遇见小面从一开始就被带上了跨界和互联网思维的帽子,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后来,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别人眼里的认知是这样,根本原因不在于你的出身和背景,而在于你做事的方式。餐饮新青年们“不按套路出牌”的做事方式就是跨界,而出身和背景正是在特定的做事方式下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包装出来的产物,外衣而已,不合身随时可以换。




讲讲我们的故事,我是东北人,我们团队开始是做东北饺子的,在体育东横街开了个30平米的小店叫“饺子工匠”,但是做了三个月仍然没有起色,入不敷出,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好,营销就更不敢做了。做重庆小面完全是意外之举,是逼到山穷水复后的一次挣扎,可能是由于“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也可能是由于“瞎猫”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奇迹般的柳暗花明了。我们是六月中决定做重庆小面的,决定后第二天飞赴重庆考察,一周后带着学到的小面技术回到广州,2014年6月27号还是做饺子的,6月28号这个店就开始卖小面了,当时连餐厅名字都没有。




我当时和团队坐下来说,我们定一个“六月计划”,我们五步走,六月份开店,先得保证自己不饿死;七月份调整优化产品,我们自己亲自下厨,亲自服务顾客听反馈,然后制定标准化程序;八月份招聘员工,让他们顶替我们做基础的岗位,我们去做战略性的决策;九月份搞营销做做PR(公关),当然前提是前面的工作做得好,得到大众认可;十月份去谈风投拿融资,开始连锁品牌计划。一个自身还在亏损的30平米小店说要在几个月内拿到风险投资的钱,这在当时看来就是痴人说梦。但我们就是咬着牙把这个事一步步的做出来了。




七月份我们深入厨房,以理工科学生独有的做科学的严谨精神,研究这一碗小面,做了无数次试验;八月份时我们员工团队建设完毕,我们成了师傅,那时销售额比最初翻了七倍,在大众点评广州站小吃组全市排名前三。



九月份自己制作并发布微视频《遇见小面-我从这里开始》,24小时内转发1000次,上万点击量,之后数十家传统媒体及自媒体的报道了我们的故事,报道都是以《港科大硕士卖小面-唯梦想与小面不可辜负》为主题。由于“事儿”干的还不错,相继引来了一些列投资者的目光,9月30日我们接受了著名天使投资人顾东生先生的天使投资,12月份我们又接受了国内知名的消费品领域投资公司的另一笔资金,使得这个30平米的小面馆有了2000万的估值。



然后有了钱,怎么愉快的玩耍?我和团队又坐了下来,我提出了一年计划。仍然是五步走,店面迭代,产品升级,团队加强,这是三步基础,在基础稳定的前提下做下两步,营销及再融资。为了维护品牌的一致性,我们做出了忍痛割爱的决定,将之前我们的发家之地,30平米的年利润一百万的路边小店关掉。转而在广州的CBD珠江新城,五羊新城连开两间“商场店”。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我说我们目标要宏远,不迈出这一步,永远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品牌,我们叫这次突破是“破解成蝶”。




作为一个所谓的“跨界”,看了太多“跨界”的例子,他们有了新颖的思路,有着奇葩的商业模式,有着一进来就想颠覆整个行业的勇气。无论哪个行业,跨界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他们“不按套路出牌”,因为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套路。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源于此。跨界五步走,没有前三步的基础和沉淀,何来后两步做公关和引投资的腾飞。在我看来,前三步是“做事”,后两步近似于“吹牛逼”,跨界们从来不缺少“吹牛逼”的能力和意识,缺的恰恰是行业内的经验和“靠谱”的精神。所以请走在跨界路上的创业者记住一句话:难的是把事做好,吹牛逼谁不会!


演讲:宋奇,作者:LiL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