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君子以常习德教

 leafcho 2016-12-03

太阳自夏至后一路向南,到达黄经165度时,即阳历的9月7日前后,迟钝的人都能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了。天气转凉,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阴气逐渐加重,清晨人们可以在地面草木间看到白色的露珠,这个农历八月的节气即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自白露节气始,大陆中国的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退避三舍。冷空气逐渐南下,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即在形容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可见白露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白露本身也有气象预报的功能。中国人说,“露水见晴天”,“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的三候都与鸟有关,春分之际北飞的玄鸟燕子此时回来了,而众多的鸟感受到天地肃杀之气,储藏食物以备过冬。细心的人还发现,各类鸟儿在此时也开始养护增生它们的羽毛来御寒。南朝诗人鲍照说:“玄武藏木阴,丹鸟还养羞。劳农泽既周,役车时亦休。”

白露的三候如果不能出现,就意味着人间有事。古人相信,如果鸿雁不飞南方,就说明远方之人有背叛;如果燕子不南归,就说明家族会离散;如果群鸟不积蓄过冬粮食,就说明下臣骄横傲慢。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很难说古人的这些总结是经验的还是推理的,是迷信的还是防卫过当的。但在万物万象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链接,也是今天互联网时代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

古典中国人在白露时空感受到了多重的意义。到了白露,就意味着人们进入了一年辛苦后的收获季节。人们在此季节里有了交换生活日用的资本,给王公大人进贡,王公大人也会回赐礼物。从责任义务的层面讲,这是一个尽责尽义的时期。后来演变为社会交往的礼仪,上下之间要有规矩,要礼尚往来。这个节气,因此也意味着熟习、学习权利义务和礼节的阶段。

对成年人来说,白露不能露,夏天穿戴随性,如光膀子一类的赤身露体,到了此时,自然天气告诫不能露了,社会人情也告诫需要讲究一些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对孩子们来说,打架、游泳、摸鱼儿、掏鸟儿等等夏天自在狂野的日子结束了,即使硬着头皮也要接受管教了。就是说,这是需要学习、启蒙的时候。中国人观象系辞说,“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君子尊尚德行,学习教化之事。“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礼记·王制》说,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读书郎》唱道:小呀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啰无颜见爹娘。几经转折,现代中国的教师节(9月10日)在白露节期间。中国人见面,如果对方的孩子调皮捣蛋,常会问说,发蒙没有,即指是否开始上学了;如家长回答还没有,就是喜欢玩,多动,坐不下来,这时彼此都会叹气。

白露节除了让人们唤醒自己的品性、觉察自己的德性等意义外,还最明白地点出了季节的颜色属性,即秋天的颜色。在中国人的观察里,大千世界的每一物象都有其时间空间属性,不同的时间空间都有其声色触味属性。很多人以为夏天的味道是甘甜的,但中国人常说“苦夏”;很多人以为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但中国人以为,夏天的颜色是红,秋天的颜色是白。对时空品性的观察命名和结构化,可谓古典中国人的发明。因为白露节气,有人以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白露对中国人来说是诗意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即提到了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见古典中国人对物候观察的细腻,他们对天地与人情的关系既随时起兴,又明心见性。

后来的诗人更在白露节前驻足沉思。左思说,“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白居易说,“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当然,还有杜甫的金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现代诗人阿垅有诗《无题》:

不要踏着露水——

因为有过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记得极清楚,

在白鱼烛光里为你读过《雅歌》。

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不要!

我无罪,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

但是不要计算星和星间的空间吧

不要用光年;用万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开作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上文节选自《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著名文化学者余世存最新力作,第一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

文人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

中国最美图书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