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创新设计系列探索

 王玉娇w94ftm1b 2016-12-03

自2003年对海量数据的信息可视化的思考,到2006年博士论文对数字文化遗产的信息可视化与信息设计研究,再到2012年-2016年对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创新设计的各方面思考,2015年7月与2015年11月,相继举办“大数据 创新设计BDID”国际会议,以及“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创新设计BDID3次方”的国际会议,2015年在《包装工程》组织两次专稿,一次针对“大数据 创新设计”,一次专稿针对“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创新设计”,今年2016年针对文化部“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文化产业”,以及在《现代传播》发表“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传播方式”的论文思考,形成系列学术文章,期待以信息思维与量子思维,思考创新的内在涵义与可能的发展意义。


郝凝辉,覃京燕. 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传播新环境对创新设计教育的启示,现代传播,201610),总第243期,pp146-151.

[摘要]本文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创新设计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及传媒新环境下,创新设计教育的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路径,以及传播效能对创新设计教育理念及方法产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研究提出“大数据 案例分析法”、“互联网 任务驱动法”与“智能化 学科交叉关联法”,研究大数据 互联网 智能化 的新型传播模式之下,创新设计的教育理念、学科设置以及创新教育政策规律。




覃京燕. 大数据时代的大交互设计,包装工程,第36卷第8期,ISSN1001-3563,2015420日,pp.1-5.

[摘要] 目的本文针对大数据信息时代大交互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内容与范围,分析并预估大交互设计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之下的发展趋势,交互设计的方法、流程、架构、模型以及评估方法,探讨大交互设计的设计策略与设计细则。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用户研究,PETSC(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分析,以及交互设计在网络、移动设备以及游戏等领域的实践研究,借鉴量子管理的非因果性、非连续性、不确定性、波动性、不可预测性和生态系统参照系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论阐明交互设计在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以及表现层的四大作用“信息交换价值”、“界面交流媒介”、“功能交互手段”以及“内容交通评测”,提出运用牛顿思维与量子思维相结合的信息思维,结合交互感知逻辑与信息认知情感的“以意义为中心”的生态可持续大交互设计方法。


文章内容请查看:《包装工程》杂志以及《现代传播》杂志。

期待进一步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