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古村落里的“天宫楼阁”

 木头1018 2016-12-03

建筑是历史的反映。筑土为台,安石础,立木柱,置梁架,以枋牵连,架檩子上椽子成为骨架,这是我们智慧的祖先在地形、地址和气候都不适宜穴居的情况下很早就创造出的伟大传统,并在这一骨架之上形成了我们繁如星斗的建筑语汇和文法。如果说有一种木作结构可以一窥“楼阁玲珑五云起”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精巧、精华所在,那小木作天宫楼阁无疑是一部浓缩的宝典。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认为,和西方从来将建筑视作艺术之母的认知不同,中国古人似乎从未将建筑当成一种艺术。他将我们的斗、拱、梁、枋、椽、楹柱、棂窗称之为中国建筑“文法”的“语汇”,让中国的古建筑顿时显得文艺许多,毕竟早在一两千年之前,我们就有了“作庙翼翼”“如鸟斯革,如翚思飞”这样诗意的描述了。


因为经济、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城市有了临街布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各处兴建大型建筑的不多了,建筑一改前朝的雄浑,变得更加精致秀丽,更讲究装饰,建筑结构和装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也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建筑史上诞生了最重要的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这本成书于北宋的中国建筑文法课本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南宋时期传至南方,并为后世遗留至今。书中记载了一种类属于小木作的“天宫楼阁”建筑,这也是我们在一个炎炎夏日驱车前往户县,拜谒公输堂的目的所在。

        

稀世罕有




户县城西北渭丰乡祁村,建于明代用了年间的公输堂被包围在了新修的青砖院墙里,在小拱门的铁门之后,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大殿“面相”看起来其貌不扬,这是原有建筑群“客房五间、照壁、山门、头、中、后三进殿各三间,中殿、后殿”中唯一仅存的后殿。但当这座古称“万佛堂”,当地百姓称之为“祁村”、文物古建界口中的“公输堂”打开不轻易开启的大门未被开启之前,你很难想象这个进深5.7米,高约6米的空间内坐落这一座由门罩、东前室、中前室、中室、东室、佛道帐、后室七个部分组成,由下而上由上万件精雕细刻的木构件结合而成七层天宫楼阁,藏着中国木构营造的秘密。


如今,这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的珍贵,只是觉得精巧,但在搞文物和古建的专业人士眼中,这是罕有的小木作珍品”,特意带我们来参观的古建工程师如是感叹,也是在他执着的引荐下,我们得以来到了这个不曾闻其名但却名副其实的“国宝”内部近距离观赏。




大木作

一切以结构构架的木作(包括梁、柱、额枋、檐口等)。

小木作

一切非结构性质的木作(如门窗、格扇、壁藏、佛龛、佛道帐以及木质模型和装饰艺术品等),通称小木作。





虽然始建于明朝,但公输堂完全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而作。天宫楼阁是用小比例尺制作楼阁木模型,置于藻井、经柜(转轮藏、壁藏)及佛龛(佛道帐)之上,以象征神佛之居,多见于宋、辽、金、明的佛殿中。公输堂里的天宫楼阁按照正常尺寸的1/30缩建。1990年,这里被文物古建专家考察发现,为之震惊,说它是国内仅存的孤品,“类似的重点文物如四川的两郎会馆、广州的陈家祠堂,都比这粗;山西大同的华严寺,以及应县的净土寺木雕,也和这没法比;佛山和潮州以木雕闻名全国,但也比不上公输堂。公输堂有牙雕的味道,雕刻的花卉富有生气。”



内里乾坤


刚打开殿门不久,在殿门和天宫楼阁的正门中间略显狭小的空间处爆发了一段关于“后殿的门到底原先有还是没有”的争论,但鉴于天宫楼阁隔扇门两层模板有防风能力和大殿于楼阁间狭小的空间来看,这个争论的胜方明显。





关于公输堂,名字几经变迁,争论也不仅此一处,但对这片木构乾坤里的营造法式,没有人会质疑它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这里的雕刻细腻精到天宫上部的门楣、宫窗、吊板、栏板金属格穿套刻,周身雕刻的图案有梅兰竹菊、莲花、海棠、卷云如意、缠枝牡丹、卷叶草等各种纹样。天宫下部的挂落、飞罩、地霞、门额、格扇等,均用浮雕、影雕、流空雕、镂刻及剔底镂刻精刻而成,法洗练,线条流畅,形态逼真,镂空隔扇板门,全由多个小构件拼装而成,上部镂窗的纹样就有4种之多。




这里的彩绘油漆级别也很高,彩绘以旋子法为主,溶苏式、和玺式于一炉;油漆用纯金粉“紫龙罩”工艺。彩绘油漆后的各种花卉纹饰栩栩如生。山水人物画多幅,儒、释、道三教内容皆有,有驾祥云飘飘欲飞者,有途中论道者,还有坐论天地自然者,一派仙家隐逸之相。由于彩绘用沥粉贴金等工艺,故经过了近六百多年的时间,至今光彩夺目。




其实,天宫楼阁这并不是唯一,轮木构建筑,现存在山西和河北地区的建筑遗存更为丰富。公输堂是西北地区的唯一,而且处处是玲珑剔透的精品木雕,这的确稀世罕见。公输堂整个殿堂的槅子门有300 余扇,而仅槅子门上两寸见方的一块锁套梅花,即由24件形态各异的雕花组成,全部雕花真不知有多少件(套),真让人眼花缭乱,如入山阴道中。



若得公输巧


根据民国重修的县志记载,祁村南堡“有公师堂。俗传鲁般所修,雕刻极其精巧。”在天宫楼阁里有数幅金字对联,其中之一这样书写,“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 圣象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这将原为以“三阳劫变”为其信仰核心的民间秘密宗教如何得后世“公输堂”之称的原因道了个明白。




公输堂没有什么修缮记载,至少在70年代西间倒塌之后没有。如今,原木撘起来的保护支架从2014年就在那里,支撑着已不太稳固的天宫楼阁,所幸公输堂修复项目已经审批通过,现在已经开始修复工作。




公输堂现存后殿中东二间,西间在70年代中期某一年利是四十多天的淋雨中朽毁了,现在西间还堆放着朽毁之后掉落的木构件,雕刻清晰,彩绘依稀可见。据年过六旬的村民讲,他小时常常到这里玩耍,清楚的记得东西间的结构是相同的,未来仿照东间恢复西间的可能性很大,为了让人们能真正看懂天宫楼阁,看懂中国木构建筑,届时这里将成立博物馆用更亲切的方式阐述木作之妙,到时,这内里的整部乾坤将更加传奇。


来源:品位NOBLE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