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句欣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江山携手 2016-12-03

【名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全诗】

鹊桥仙(1)

[宋]秦观

 

纤云弄巧(2),飞星传恨(3),银汉迢迢暗度(4)。

金风玉露一相逢(5),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7)。

 

【注释】

(1)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2)纤云:纤薄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图案。此句切合织女身份。(3)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传恨:因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次相会,长期不得相见,故云。(4)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5)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故云。玉露: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6)忍顾:怎忍回视。鹊桥:传说喜鹊在天河上搭成的长桥。牛郎、织女即通过此桥相会。(7)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翻译】

纤巧彩云摆弄出许多花样,

织女带着离恨愁肠移动着,

七夕时渡过这灿烂的大河。

这金风玉露夜的一次相逢,

人间千次万次也难比得上。

幸福情意像脉脉流水一样,

短暂的相逢犹如做梦似的,

怎忍心回头看归去的鹊桥,

只要彼此问永远相亲相爱,

又何必早早晚晚不离身旁!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上片写聚会。“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写离别。“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哲宗时,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坐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旋又远徒郴州(今湖南郴县)、雷州(今广东海康)等地。徽宗立,诏许放还,至藤州而卒。少见苏轼于徐州,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被誉为婉约之宗。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有《淮海居士长短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