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密码的破译《经脉医学》(1)

 johnney908 2016-12-04

  “三阳五会”也曾经叫做“三阳之会”,这样就不必拘泥于“五”个交会点。如果从俞位的角度来说,应该称之为“三阳五俞”或“三阳之俞”。  
手厥阴脉直上头顶,它在面部耳前的一段叫做颔脉,在侧头部的一段就是三阳五俞。根据循行性感觉的双方向走行特性,施刺激于三阳五俞时,循行性感觉便可以下行到手厥阴脉。

第四节  经脉医学与《虢太子脉案》的解读

  一、《虢太子脉案》与奇该循行及炊窍定脑
  据《史记·扁鹊传》,秦越人过虢,虢太子“死”。秦越人说太子未死,遂被请入宫中为虢太子诊。“诊”(音占zhan)即占脉,用口讲解脉案,“言病之所在”,作循病分析。扁鹊“诊”曰:
  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缠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夫以阳入阴支兰脏者生,阴入阳支兰脏者死。太子未死也。(节略) 
  这一段文字,所用纯属循感脉法的术语,堪称“俞拊密码”的经典。据认为这不会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创作而可能抄录自《扁鹊脉书》。上记脉案中所提到的“阳脉入阴脏者生,阴脉入阳脏者死”乃是“阴阳脉死候”规律。依据今日观察循行性感觉与疾病间的规律性关系即“循病规律”,我们已经将上记病案破译,还绘制了“虢太子脉案复原图”。
  二、中经维络·三阳五会·绝阳之络与破阴之纽
  要想解读前述那段扁鹊占脉文字,即“脉案分析”、“循脉分析”或“循病分析”的文字,就必须对当时通用的词汇与关键词给予注释:
  (一)阴阳、内外、顺逆、下遂与上争
  人体的腹面为阴,为内;人体的背面为阳,为外。在人体的颜面部、胸腹部及四肢的屈侧面分布着手三阴脉与足三阴脉。在人体的头部、背部及四肢的伸侧面分布着手三阳脉与足三阳脉。手三阳脉的代称是“上外”,足三阴脉的代称是“下内”(表2—01)。                                                              

  “上”与“下”除去指部位外,还作为动词使用。在虢太子脉案时代,脉的走行并没有“阴升阳降”的人为规则,阴脉与阳脉的走行方向都是从四肢的远端走向头部的,为顺;反方向的走行则为逆。 
  上行着的阳脉,在被胁迫的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不改为下行,则叫作“阳脉下遂”。“下遂”,或写作“下队(坠)”,意同“下随”。在虢太子脉案中,下遂的阳脉是居于“上外”部位的手三阳脉。 
  上行着的阴脉,如果遇到阻挠,例如为病灶所阻,出现了“病灶阻循”现象,则会憋胀变宽,出现局所功能异常活跃的反应,被称为“忿”或“争”,即“阴脉上争”。在虢太子脉案中,上争的是居于“下内”的足三阴脉,它被因尿潴留而膨胀了的膀胱所阻。
  (二)中经·中宫之脉与手厥阴脉,会气与三阳五会
  “中经”是“中宫之经(脉)”的略称。在古时,中宫是皇后居住之所,以别于皇妃所居的东、西两宫。中宫为后宫之主,在这里,用“中经”一词,代称心主脉,即手厥阴脉。 
  在虢太子脉案时期,手厥阴脉的趋头走行是通过颈部而到达面部,再沿着耳朵的侧前方的颔脉上行而上抵头巅的,两侧的此“中宫之脉”在头顶督脉上的一点相会。 
  心主手厥阴脉的如此走行,有出土的涪水经脉木人与今日的临床观察拍照为证(图2—12,13)。 
  “中经”心主手厥阴之脉在经过侧头部时,形成了五个交会点,即“三阳五会”或“三阳五俞”,已如前述。 
  循行性感觉在此“三阳五会”处正常循行就称作是“会气”畅通。“会气”就是通过若干个“俞会”而走行着的循行性感觉。 

  (三)中经维络,动胃缠缘,别于下三焦、膀胱
  
  “中经维络”,即心主手厥阴脉从趋头的直行改变行程而横行旁落。“维”通“为”,“络”通“落”。“落”,对于手三阴脉而言,均指“落腹”,即下行到腹部。 
  手厥阴脉的“络行”或“落腹”通常是以足阳明胃脉“为使”,为“向导”的,也就是说,前者与后者平行旁伴而下,此称为“缠缘”或“延(沿)缘落”。 
  “缠”(原文用繁体的“繵”字,同“躔”,兽走过痕迹,脚所践处),泛指“经行”或“践历”。缠缘,两两相依而伴行,留下一双轨迹。 
  手厥阴脉的“落腹”循行很常见。日本的长滨善夫在《经络的研究》(1950年)一书中即载有此“中经维落”,即“心主落腹”的照片(图2—14)。 
  当循行性感觉缘足阳明脉而下行通过胃部时,可以出现胃蠕动加速与肠鸣音增多的功能活跃现象,此称为“动”。“动胃”即是“动应于胃”。 
  “别于下三焦、膀胱”,三焦,指下焦,即下焦的募俞:石门。膀胱,指足太阳膀胱脉的募俞:中极。这就是说,手厥阴心主“中经”之脉沿循着足阳明胃脉的路线下落于腹部而止于膀胱上方的皮肤上,相当于石门与中极的部位。事实上,在泛经脉循行的条件下,厥阴落腹即代表着“三阴落腹”。在虢太子脉案,“上外”的手三阳脉已经“入行于阴”,成为横行下落的“绝阳”之脉了。因而,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必然是:手三阳与手三阴共六条经脉全部都别出下行而“落”于下腹部膀胱直接上方的皮肤表面上。
  (四)阳入阴中,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 
  “上外”,即指手三阳脉。在涪水经脉木人的脉行路线上,手三阳脉均作“趋头”循行。但是,手三阴脉也要“趋头”,到达头顶,即所说的“之巅”。怎么办呢?除去手厥阴心主中宫之脉径自过三阳,成五会,到达巅顶之外,手少阴与手太阴均是以足阳明脉为“使”,即“利用”足阳明脉为向导而上达头部的。 
  “上有绝阳之络”,要结合“阳入阴中”、“阳内行”与“阳脉下遂”来释读,说的是手三阳脉在上行到肩部后便转向人体的阴面,伴随手三阴脉而“下遂”。也就是说,手三阳脉横行旁出而为“络”(落),阳入阴中,也沿缘着足阳明胃脉,伴随着手三阴脉而落腹了。这就是“三阳落腹”或“三阳为络”。三阳落腹的循行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图2—15)。 
  “入于阴”而“为络”的手三阳脉在上胸部横行而过,从而阻断了手厥阴脉“中经”与足阳明胃脉的趋头循行。手厥阴中宫之脉不能过三阳成五会了;足阳明脉也不能“为使”了。这个手三阳脉横挡在胸部上方而为络的部分,就是所谓的“绝阳”之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