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听日历丨12月2日 目断鳞鸿 那望眼欲穿的思念

 醉里且笑 2016-12-04




成语详解丨 目断鳞鸿



读音:mù duàn lín hóng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释义: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字里字外

那望眼欲穿的思念

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等待就是最极致的思念。目断鳞鸿,正寓意这种思念,那是对来自远方的恋人、亲友的书信望眼欲穿的企盼。


古人的思念总是来的更为浓重,因为一旦分隔两地就很有可能是生死两茫茫,唯有望穿秋水盼望着那一纸文书,才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既坚固又脆弱的羁绊。

 

相隔两地的恋人最期待的,一定也是远处传来的甜言蜜语。北宋词人李之仪也是凭借着一首情诗创造了一段佳话。



公元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十三岁的杨姝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李之仪也为杨姝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首动人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洗尽铅华的她,最终嫁给了李之仪。如果能收到如此情真意切的话语,那么目断鳞鸿又有何妨。


文 / 孙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