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有好有坏,每天都有人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善意,也有人遭受着最不公平的对待。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听一听这个拾荒老人的故事。

2015年,杭州图书馆,每天都有一位拾荒老人来到这里看书,只要图书馆开门,他就一定不会缺席,风雨无阻。
他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褪色的外套,袖口领口的地方还脏兮兮的,鞋子上甚至还出现了好几个破洞。
他经常挑着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两个破袋子。
这样的他,与干净整洁的图书馆格格不入。

可是,每一个来到图书馆的人都特别尊重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待他特别好。
“今天来得还挺早呀”。
“对呀,来看书”。
每当他挑着竹竿走进图书馆,门口的接待人员都会笑着和他打招呼。
他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人们对他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他叫“章楷”,是一名普通的拾荒老人。
贫穷的他甚至买不起一副老花镜,上了年纪之后,他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就只能把眼睛尽可能地贴近书本,去仔细研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人们并没有因此嫌弃他,反而对他肃然起敬。因为,这样的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像是读书人。
他说,“我们老了,大脑要萎缩了。要不断充电,不断得到精神支撑。”
每天一到图书馆,他把竹竿放在座位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洗手间清洗自己的双手。
他洗手的时候特别地认真,秋冬天,水特别冷,他也如同例行公事一般,不洗手,绝对不碰书。

在这位拾荒老人的心目中,书籍与阅读,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他不想弄脏了宝贵的书籍,更不想给下一个阅读这本书籍的人,留下遗憾。
这样一位贫穷的拾荒老人,却是精神世界的富有者。
后来,杭州地方媒体知道了这位老人的故事,还专门来到图书馆对他进行了采访。
镜头前的老人,身体干瘦却很有精神,他佝偻的背影,是杭州图书馆里最美丽的风景。

有很多崇拜他的人,专程赶到图书馆与老人讨论学术上的问题。虽然“章楷”是一名拾荒老人,可是他的知识面特别广,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总是能够让人受益匪浅。
老人的举动激发了许多的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读书,老人那清瘦的背影,认真阅读的模样,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动力。
2015年11月18日,老人却出乎意料地“爽约”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到底是谁,后来的他,又究竟去了哪里呢?

原来那一天,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老人被一辆出租车撞成重伤,最后抢救无效,躺在重症病房几天之后,就去世了。
当老人的女儿整理他的生前之物时,却发现了一笔惊人的遗产。也正是这笔遗产,让人们关注起老人的真实身份,和他背后的故事。

老人的真实姓名叫做韦思浩,在他退休之前,他一直都是杭州某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
教书育人数十载,韦思浩教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退休之后的他,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颐养天年,而是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和辛辛苦苦捡垃圾换来的钱,全部都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
从90年代起,韦思浩就开始不间断地给希望工程捐钱,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寄钱。从一开始的一次性捐出七八百,到后来的三四千,这二十年来,光是捐款助学凭证,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张。

韦思浩去世后,女儿收拾出了他藏在床头的铁盒子,满满一大盒子全部都是发黄的收据、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和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
每一张收据上,捐款人处都写着:魏丁兆。
原来这一切,就是老人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

这二十年来,老人一直都匿名给助学机构捐款,有不少交不起学费的可怜孩子,因为老人的无私资助,如愿以偿地踏入了学校的大门。
老人的铁盒子里还有许多受资助学生写给他的感谢信,他们都叫他魏丁兆叔叔,有的还称呼他为魏爷爷,他们至今都不知道,那个善良无私的老人,真正的名字,叫做韦思浩。
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一直默默奉献的他,甚至不肯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

因为于他而言,那些可怜的孩子能够得到资助,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不求自己做的好人好事被别人拿出来歌颂,善良如他,最不在乎的,就是这些名和利。
老人每年都要捐出去上万块钱,可他自己却一直住在低矮的毛坯房里,一张木板床、一个小灯管,就是全部的家具。
家里的水电、煤气都没通,他过得如此寒酸,只是想最大程度地省下钱,去捐助更多的孩子。

他的晚年,本可以过得很舒服很体面,可以每个月拿着五千块的退休工资从此安度晚年。三个女儿各个都很孝顺,各种社会保障都齐全,他根本就不用过这种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可是,做出这样的选择,他无怨无悔。

他宁愿挑着竹竿,每天在街上捡拾别人丢掉的垃圾,甚至去翻垃圾桶,只为了多找到几个瓶子,这样就可以去资助更多的孩子。

以前一起工作的老师都说,韦老师啊,你这是何苦啊。
他们不知道,他所吃的这些苦,都化作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他们郎朗的读书声。

一辈子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退休后,又为了把更多的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而奔波忙碌,这样的老人,才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2016年2月,韦思浩被选为“中国好人”。
2016年春天,杭州图书馆门前的浮雕上,刻上了老人阅读时的形象。旁边还刻了一行字: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拾荒老人,韦思浩。
他这一生,普通而又不普通。他这一生,都在默默地做着贡献,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就连老人去世之后,他还在继续帮助着别人。
他十几年前就签下了遗体捐赠的协议:身后捐献遗体及所有可用器官,骨灰撒向江河湖泊。

这就是一个人最善良的样子,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这个社会,默默无闻却又温暖人心。
他来过,爱过,也付出过,他这一生,无怨无悔。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了不起,都和钱没有关系。就算再平凡的人,也可以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这个世界,感染着周围的人。
感恩有你,让这个薄情的世界,如此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