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2009

 长青姜丹 2016-12-04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一、主题与背景 课改以来,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大量引用了美术、影视、戏剧等姊妹艺术与非艺术学科内容辅助音乐教学,使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也更丰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认地存在滥用、泛用、为形式而用等运用不当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忽略了音乐
一、主题与背景
课改以来,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大量引用了美术、影视、戏剧等姊妹艺术与非艺术学科内容辅助音乐教学,使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也更丰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认地存在滥用、泛用、为形式而用等运用不当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忽略了音乐教学的“音乐本质”。因此,该如何合理、适当地运用姊妹艺术等学科综合的内容,便成了教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在一节学唱歌曲《过新年》的公开课上,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学唱歌曲并能歌表演。就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综合汇报表演”,为了上出新意我特意安排学生分不同的小组进行剪窗花、画新年、做贺卡、诗朗诵、编儿歌等活动。由于形式多样丰富,学生兴致勃勃、激情高涨。
忽然,我看到有一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疑惑。我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问道:“小朋友,你有什么事吗?”小男孩眨了眨大眼睛,皱着眉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是在上音乐课吗?”“是啊!”我好笑地看着他。“为什么音乐课会人那么多人画画、剪纸,还有做贺卡的,我觉得这像一节美术课呀!”我半蹲着的身子,因为他天真、朴实的话顿时僵在那里!
对啊!这是节“音乐课”,怎么让我上成美术课了。回过神来,我迅速走到讲台边,对已经准备了好一段时间的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都完成了吗?如果没有完成的,请下课再去完成好吗?”“老师!还没画完呢!让我们再画一会儿吧!”“老师!等会,儿歌还没编完!”学生都坚持不懈地想要使自己的作品完美无缺。不忍打断他们,我就焦急地等了一会儿。
过了几分钟,他们总算基本完成了。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学生个个满怀欣喜。在音乐声中,他们有的表演着,有的捧出自己的的作品得意地展示着。“小朋友,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欣赏了你的优秀作品,现在请把你的作品等放进去。最后,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歌曲吧!”说着,我就弹起了钢琴,可很多学生还沉静在欣赏作品成功的喜悦中,难以回过神来。七零八落地开始表演唱以后,我发现学生装唱的时候,感情还不够到位,没有真正的融入歌曲;表演的时候,很多人的动作不够协调,也不敢放开地大胆地跳起来。
三、问题讨论
以上综合汇报表演这一课堂环节,虽然教师运用了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各种实践形式剪窗花、画新年、做贺卡、诗朗诵、编儿歌等,多样的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这样的综合教学,并没有完成本课“学会歌曲《新年好》并能歌表演”这一基本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师执教的有失偏颇。从本质上说,该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与音乐没有密切联系,脱离了“以音乐为本”的基本原则,脱离了“音乐”这一课堂的“主线”。
新课程提倡各类学科的综合以后,音乐教学尤其是欣赏教学中出现了音乐与戏剧、音乐与影视、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各科综合的运用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是课改带来的新成果。《新课标》同时也指出“在实施中,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若综合教学占用过多的时间,引用过多的形式而脱离音乐主线,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会偏离《新课标》,成为我们教学的败笔。因此在实施综合教学时,我们必须注意各科运用的“时机”、“程度”和综合教学的“运用目的”。
《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所设计的音乐课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为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核心内容“服务”。加教师在具体安排以上歌曲的综合汇报课时,可以安排成舞蹈编排小组、乐器伴奏小组、合唱演绎小组等与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教学环节,另外再加入个别非艺术类的教学环节,没必要用则不用。我认为教师要注意不管综合教学能引起多大的教学效果,在需要的时候才适时地用;与音乐联系不太紧密的环节不能安排太多的时间;教学设计更应该围绕教学的目标、围绕音乐的目的进行展开,不能为了使课堂看起来光彩夺目而喧宾夺主。
四、诠释与研究
经过反思与研究,我领悟到在实施小学音乐学科综合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适时发挥
综合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拓展,是想象的进一步延伸,是创造的进一步激发,是情感的进一步提升,是学生达成基本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切实体验情感的共鸣,掌握基础知识地发挥综合教学才能发挥恰当的教学效果,达到音乐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学唱《小猫钓鱼》时,要等到学生已达成基本教学目标——学会演唱歌曲,再进行绘画、音乐小品、器乐伴奏等综合教学拓展练习。若只为教案的固定设计,只为使课堂看似流光溢彩,使仍处在糊里糊涂、不明所以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便显得不切实际了。
2、由于没有控制好综合教学的应用时间,也即没有适量运用学科综合教学,而把音乐课上成大杂烩的课堂随处可见。若要使综合课型的功效恰当地发挥就要在教学环节中,有效控制综合艺术引用的时间与比例,才能突出主题、发挥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我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舍音乐听觉艺术的本质而安排大量时间实施绘画、编排音乐剧等各科综合的教学,便造成了各类艺术运用的形式主义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不确定性。
3、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变换教学形式,运用多种实践体验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的根还在于“音乐”这一本质。因此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始终不能变,那就是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本。例如: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时,教师实施了猜熊猫的谜语、画熊猫画像、观看熊猫生活片、模仿熊猫走路等综合教学,确实学生积极性高涨,参与率极高,然而这一教学并没有紧密结合音乐课的音乐本质,使这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流于形式。
总之,综合教学的实施过程应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遵循适时、适量发挥地原则,以使得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参与体验中真正达到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