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谦:诗作《人祖山,两棵树》赏析

 昵称38750385 2016-12-04

我认为北方诗人的诗歌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热烈而激宕的抒情性,就如北方的民歌,悲嘅而浪漫的抒情则是她的灵魂。
在审美过程中,诗人把自己以主观感情浸润到原本不具有的感情色彩的审美对象上去,使无情感的和无生命的自然事物似乎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了,或寄情于山水,或寄情于人物和事物,因为心境不同,所染之感情各异,这就是抒情。
诗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保持一段心理距离,这在美学史上被称之为“距离说”,审美距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确有其特殊的功能。如东林诗歌《人祖山,两棵树》:“一首乡村的浪漫诗/被穿行而过的飞鸟传唱。”如果过于直白便少了诗意,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大看得清楚,但这种含蓄的情感意象却补充了我们品诗的感悟和体会,事实上是诗歌这种文体不适于没有美感和欣赏情趣的人。
诗人化平凡为非凡,化平淡为神奇,形象远远超出其本身的意义。诗人积极地能动地把握现实,而不是通过客观现实的无动于衷的复制让读者溶进他主观的强烈的感情,所谓“人化的自然”,艺术才有生命力。
东林先生的诗歌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我那么多次,正是因为它充满这种温暖和热烈的感人心脾的抒情性,换而言之,就是一种像泥土般的清芬和春雨般的清泚浸溉到每一句诗行间的情感。
读很多诗歌作品便不难发现,“抒情厌倦症”是我们时代的诗人诗歌写作的普遍疾疢,也被很多诗人看作伪罗曼蒂克主义的写作策略,但东林先生却不以为然,也许是他血液中固有这种美好的情愫和骨子里具有的抒情之天性,在诗歌创作的时候他成为一个“叛逆者”——他不但抵拒当下诗歌写作那种普遍的“抒情厌倦症”,而且决绝地增益了抒情的强度和力度,以情感为本体,使自己的诗歌状态复归本真。
当人们感到一般的言词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诗便产生了。所以抒情性是诗的基本特征,诗内容的精练,形成诗的表现的跳跃性,诗的语言也因此似乎是不连贯或断断续续的,省略许多细节和关联,隐去许多阐发和判断,由此造出意境,如东林诗歌《人祖山,两棵树》:“两棵树/在天地之间站着/在风雨之中站着/放下了悲欢……”一切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这就是诗人东林笔下的雄壮浑厚的诗思,他所表现得诗思的意象也是雄阔浑成,既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也有令人压抑的低暗景象:“这两棵远离城市的树/只有来路/没有归途……”有时却猛然顿住,把人们的心情收缩至一个静态的、没有回旋余地的物象上面;有时又一下子打开了压抑中孕育的奔腾激昂的思绪。
读东林先生的诗歌,接近他诗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受他曾经体验过的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你就会发现东林先生的思考是可靠而诚实的,他的诗歌经验并非简单的几个教条,亦非强调追求艺术性的写作策略,在他的由心灵操揔的笔下有一个伟大和崇高的意义世界,还有一种充满净化人的目标感和引领人的巨大力量,这是他的世界观,也是他温和而朴素的态度,甚至于忧郁,丝毫没有刻意的造凿,而是充满对天地和自然以及人物的悲悯之情。
东林的诗歌作品《人祖山,两棵树》机智的将幽默与感伤融为一体:“人祖山/一棵树长在山上/另一棵树长在山下/两棵年轻的树/都是风华正茂……”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和交错汇合能够给诗句带来极大的张力,这是一种略显机智的策略,让我们在一笑之后还有触发的沉思以及庄严的感觉。人祖山,位于山西临汾地区吉县,后人为怀念人祖女娲以及伏羲而建庙宇祭祀,因而得名。从修辞上看,人祖山上的“两棵树”被赋予一种形而上的象征意义的指涉,从原始活力到悲惨结局:“可山上山下/成了生死的距离/谁想过一种虚妄的日子呢/看见/却不能相依。”诗人从诗行间表现出的耐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从容而镇定的写作态度。
虽然有的诗看起来都是日常用语和事物,但皆是对神话和童话、人生和历史的特殊“重写”,宛如我们生活本身就是对历史的“重写”一样——对世界的一次象征性抑或寓言式的摆弄。只有那些确信生命是充满信心和无所畏惧的,是饱满而真实的诗性之灵魂,才能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并且轻松自如地表现出来,词语看似相同,但是经过组合的规则,语境变了,意义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语言的生命感,意象的点染和层面的深入,扩而广之,引申诗意。
诗一方面由于它是感情的产物,激荡起伏的感情给诗带来跳跃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形式短小与所要表现的内容深广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所以需要采取见首不见尾的办法,以便在极为有限的篇幅中寻求无限的空间,获得更多更深的意蕴。如:“风一吹/满树的叶子/发出爽朗的笑语……”(东林:《人祖山,两棵树》)一个镜头或画面,构成了出色的诗的意境。
从平淡中发现新奇,一般中发现独特,奇妙的语言和新奇的构思是东林诗歌的显著特点,它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人没有凭空去追求没有意义的 “奇”,而是重视生活积累和思想性,让平常事物诗意盎然,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感染力量。
诗的质量是诗人决定的,诗人的质量是由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的客观存在决定的。出淤泥而不染,超越周围情绪而鼓舞人积极进取的诗才是感受实在和表达空灵的好诗,将事实虚而化之,作品因而显得空灵飞动;随物赋形,旨在借端托寓,作品思想因而得以升华,这就是东林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诗人对幸福与爱的感受,透过十分单纯的意象结构,一种和煦的温情慢慢聚拢于空间,幻化出人与自然界万物所共存的和谐。如:“两棵树/一棵树站在高坡//一棵树站在洼地/遥相对望/像浪迹天涯/走累了的兄弟/靠近一些多好啊/本是同根的血脉/一样的呼吸。”(东林:《人祖山,两棵树》)这种独白的意象世界,由于它们有明显的想像色彩,有时会使读者疑惑作者大概、也许从未有过什么不幸,才如此热衷于抒写纯美的情感,而恰恰容易忽略的“乌托邦”本来就源于人类对苦难的切肤体验。但是往往被人们看成一种缺少意义深度的情绪意象,正是这种看似变幻莫测和难以捉摸之类的情绪意象。
道德本位的呼唤是写诗的宗旨一条。诗人东林在他的诗作《人祖山,两棵树》中的观点是深刻的:“每片叶子是那么干净/怒放的生命/将会终老在此。”
诗人东林如有一种崇高美好的思想,跳动不已的壮志,刚健宏大的气魄,强烈深厚的激情,碰上雄伟的对应物象则会自然倾泻,因而写出雄浑壮美的风格。如:“两棵树/一棵树远眺天际/另一棵树/守望着山谷/两棵被放逐的树/都修炼成佛。”以种种意象、幻象和具象,通过一个个画面层次性暗示某种锁链关系,以灵性来契合,从而使作品成为永恒。
哲理是一种人生悟道,是智慧之光,是人类成熟的标志。东林先生通过诗歌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世界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你不必太在意。
诗人情出常态,苦中作乐,化悲为笑,从而表现了他特殊的乐观和旷达的情怀。

                                  2016/5/25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