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雯:我的哲学思考

 甲午童 2016-12-04
黄雯  2016-12-04 18:12:27 

我的哲学思考

文:黄雯

除了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兴趣之外,这两年才对中国的哲学宗教有些兴趣,说白了,人不到生病之时,是不会去研究书本的。书本是一种治疗,研究哲学就是为了治疗人生困惑和精神苦闷,人生的有意义和无意义,一直是这些年爱瞎琢磨的。


每个时期我研读的对象都略有不同,头些年当我低沉消极之时,内心被某种暗压的沉闷所击倒时,我会去读叔本华和尼采,那时候接触他们是意外的惊喜,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顷刻间受到震撼,紧接着是巨大的精神转变。叔本华给我智慧的提醒,尼采却能带给我强大的激情。叔本华是智慧而悲观的,最终长寿苟活;尼采是酒神而疯狂的,最终进入疯人院,混沌死去。人生的意义追寻的最终结果就是毫无意义,这二人的结局是遵循了现实的逻辑性:性情的不同,死亡的方法也不同。但至少他们给世人留下了财富,研究这些精神财富要跟他这个人,包括他的一生一起研读。假如他们不能身体力行执行自己的哲学观,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伟人。中国现状为什么很难有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我看来就是缺乏身体力行,大家都只在口头上说说,骂来骂去,讨论来装逼去,唯独缺乏真正的血性支持。

但这么些年来,我一直在观察现状,包括现在所谓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现状。我有一份时尚的职业伪装,这份伪装是让我入世,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大多都缺乏力量,他们有学术,他们有交流,他们有口号却从来不执行。他们仇恨富有,内心却极谄媚富有,不安于贫困。中国出不了一个象萨特那样牛逼的人,能够在极其贫困的时候,依然拒绝领取诺贝尔丰厚奖金,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身体力行。我一直对德国日尔曼民族有一份狂热,你如果足够傲慢,能够拒绝一切诱惑。而在中国现状里,我很难看到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大多数人拉帮结派,没有独立精神。即使有些才华,也是彼此勾心斗角,为了一点的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中国是个容易出现软才华和狭隘之人的温床,有点才华的人软绵绵没有力度,多一点才华的人,又会变得狭隘,没有宽敞之心,很难拥有高尚的品格。

想当年由于看了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之后,热血沸腾了许久,一个活生生的音乐家尼采样板,我很佩服傅雷的翻译,这本书的翻译,让我直接产生了罗曼罗兰和叔本华在语言通畅方面是一伙的,他们都具备将繁复晦涩的文字转变成通俗读物的能力。这是最让我佩服的能力:头脑清晰和下笔通畅,最为关键的是这样的能力是出自思想深刻,头脑复杂的哲学家之手。

话题转过来,在我被疯狂和纵情所淹没,象一个被吊销执照的司机般抓狂,当没有重物承载,激情过度溢出时,我开始接触到存在主义、罗素和中国哲学,罗素的书是最能治疗人的神经质症,2年多的时间,我被自己的神经质症所折磨。我扔掉了尼采,扔掉了强力哲学,开始研究理性和中庸。我发觉从科学家们的身上,能够找到一种快乐的理性,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求淡定。罗素推崇一种强迫理性,让一种理性强迫推进脑海,让它成为习惯,进入深层记忆。这种感觉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不妨一试。我发觉西方的存在主义和中国的禅宗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定”,强调此时此刻,我存在,这个存在挺荒谬的,既无意义也有意义。这非常有趣。至于宗教方面,我始终抱怀疑态度,但它可以暂缓人的不良症状,就当安慰剂。(文:黄雯)



欢迎关注我的公号:huangwen27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