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脊液之化学检验(二)

 angelzhang69 2016-12-04



蛋白定量

[正常参考值]

腰椎穿刺:0.15-0.45g/L;
脑室穿刺:0.05-0.15g/1;
脑池穿刺:0.10-0.25g/L。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
 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
 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蛋白电泳

[正常参考值]

前白蛋白:0.03-0.07; 白蛋白:0.51-0.63;
α1-球蛋白:0.06-0.08; α2-球蛋白:0.06-0.10;
β-球蛋白:0.14-0.19; γ-球蛋白:0.06-0.10。
[临床意义]
 前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舞蹈症、帕金森病、手足徐动症等;前白蛋白减少常见于脑膜炎。
 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白蛋白减少见于脑外伤急性期。
 α1-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膜炎、脑脊髓灰质炎等。
 α2-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肿瘤、转移癌、胶质瘤等。
 β-球蛋白增高:常见于某些退行性变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
 γ-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胶质瘤、重症脑外伤、癫痫、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脑部感染、周围神经炎等。



葡萄糖定量

[正常参考值]

成人:2.8-4.5mmol/L:
儿童:3.1-4.4mmol/1; 婴儿:3.9-5.0mmol/L。
[临床意义]
 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氯化物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入:120-132mmol/L;
儿童:111-123mmol/L; 婴儿:110-12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浆液性脑膜炎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
 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葡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