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285期:颅骨巨细胞炎性肉芽肿

 影像吧 2016-12-04


颅骨巨细胞炎性肉芽肿

病史:

女性,25岁。右侧颧部肿物半年,渐增大,无明显不适。否认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A.T1WI横断面;B.T2WI横断面;C、D、E.增强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F、G.CT平扫、增强;H.HE×100
影像学表现:

右侧颞下窝区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肿物,T1WI为等信号(图A),T2WI为稍低信号,信号不均匀(图B),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图C~E),肿物边缘清楚,大小约3.6cm×3.4cm×3.2cm,肿物累及右侧颅中窝、蝶骨翼、颧骨。右侧翼内、外肌受累,肌肉肿胀。右侧颞下颌关节尚存,病灶未突破颅底脑膜。CT示右侧颞骨、颅底不规则骨质破坏,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F、G)。

术中所见:

于耳屏前颌下区切开皮肤,打开腮腺咬肌筋膜,解剖并保护面神经,在颧骨前部锯断颧弓,向后翻起并暴露肿物,该肿块呈暗红色鱼肉状,界限不清,已破坏颞骨肿物。部分颅底骨组织,并见颅底骨组织有虫蚀样破坏。术中局部出血较多,故在颅底以手术刮除为主。

病理结果:

镜下见肉芽肿样组织中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并有血管和丰富的间质细胞、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间质偶见核分裂。巨细胞炎性肉芽肿(图H)。

分析与讨论:

巨细胞炎性肉芽肿损害部位多见于颌骨内,颌骨前部较多见,下颌骨多于上颌骨,也可见于颞骨、鼻窦、鼻中隔、中鼻甲、颅底、环状软骨、颅顶等部位,偶见于手、足及胫骨等部位。肿块波及颞骨、颧骨、颅底骨造成多处骨损害较为罕见,其发病年龄为20~45岁,女性多见。

巨细胞炎性肉芽肿侵犯周围结构较广泛,但边缘多清楚,周围可有包膜,CT表现为中等密度病灶,增强后强化明显;MRI信号不均匀,T2WI为稍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1WI为等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本病例CT显示肿块周围骨质破坏明显,但患者无张口受限、面瘫等恶性肿瘤侵犯症状,结合临床症状可与骨源性恶性肿瘤相鉴别。该病的临床、X线表现与骨巨细胞瘤相似,但两者的生物学行为明显不同,主要依靠病理学结果进行鉴别诊断。此外,该病在临床诊断上还要注意与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相鉴别。手术切除是该病唯一的治疗方法。巨细胞炎性肉芽肿病变一般较为局限,周围有正常骨组织,因此,在病变较小时可施行病变刮除术。但本病例病变较为广泛,为防止术后肿瘤复发,故对被肿瘤侵犯的颞骨颧突、颧弓体部后份要给予扩大切除;为防止术中损害颅底重要的神经、血管,被肿瘤侵犯的颅底骨组织,局部以手术刮除为主。因该类肿瘤富含血管,术中一般出血较多,应注意术中止血及保持手术野的清晰。

鉴别诊断:

①骨巨细胞瘤:巨细胞炎性肉芽肿首先应与骨巨细胞瘤鉴别,在与骨巨细胞瘤的鉴别有一定困难,多需手术病理鉴别。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范围可多发且广泛,沿骨形状、形状膨隆,骨皮质结构完整等均有鉴别意义。③软骨肉瘤:软骨肉瘤有时可见肿物内点、条状钙化,肿瘤坏死明显、T2WI信号较高等有鉴别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