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肌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心肌为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骨骼肌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的支配,所以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1)肌的形态和构造: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腱性部分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功能,位于肌性部分的两端。肌借腱附着于骨骼。阔肌的腱性部分呈薄膜状,称腱膜。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 (2)肌的起止:肌通常以两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一般来说,两块骨必定有一块骨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另一块骨相对地移动。通常把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看做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则看做为止点或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置换。 (3)肌的命名法:肌按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或作用等命名。 (4)肌的辅助装置: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 ①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富有脂肪。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走行于浅筋膜内,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在四肢,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并附着于骨,构成肌间隔,将功能、发育过程和神经支配不同的肌群分隔开来。深筋膜还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 ②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③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腱鞘可分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腱鞘的纤维层又称腱纤维鞘,它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性管道,它起着滑车和约束肌腱的作用。腱鞘的滑膜层又称腱滑膜鞘,位于腱纤维鞘内,是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形的鞘。鞘的内层包在肌腱的表面,称为脏层;外层贴在腱纤维层的内面和骨面,称为壁层。若手指不恰当地作长期、过度且快速的活动,可导致腱鞘损伤,产生疼痛并影响肌腱的滑动,称为腱鞘炎。腱滑膜鞘从骨面移行到肌键的部分,称为腱系膜,其中有供应肌腱的血管通过。 (5)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肌的血液供应丰富。血管束多与神经伴行。肌的淋巴回流于肌的毛细淋巴管,离肌后沿途伴随静脉回流。每块肌的神经多与主要的血管束伴行,入肌部位取决于该肌的肌纤维排列和长度。每条骨骼肌纤维通常只有一个轴突分支支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起来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