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官科

 千金一方 2016-12-05

 

五官科

一:眼科:

治急性结膜炎:

方一:羊蹄草(鲜用)2两,洗净捣烂榨汁过滤消毒滴眼,每日2—3次。

方二:古山龙藤2两、山栀子1两,加水1公斤,煎成半公斤,过滤去渣,一天三次洗眼。

方三:羊蹄草、崩大碗、旱莲草,各1钱,叶下珠2钱,上药捣烂加鸡蛋清适量,调均,睡前敷患眼。(亦可用于角膜溃疡、麦粒肿)

方四:谷精草5钱、星宿菜3钱、蒲公英5钱,水煎,分2次服。

方五:桑叶3钱、野菊花4钱、金银花藤1两、草决明5钱、木贼1两,水煎,分2次服。

方六:狗肝菜、九里明、十大功劳,水煎服,治结膜炎8例,均在1周内愈。

治膜翳(初期):

方一:钩藤3两,水煎服。

方二:茴茴蒜适量,捣烂,先将铜钱孔置患侧内关穴处,再敷药,每次敷24小时,十天一次。

治夜盲症:

方一:伸筋草1—2钱,炒成炭,蒸猪肝食。

方二:决明子1—3钱,煎水,蒸猪肝食。

三黄汤:黄莲、黄柏、黄芩,各等量,微炒后水煎服。(治眼泪倾出、怕光、眼泡肿)

治目泪多:鲫鱼胆7枚、人乳1杯,和匀饭上蒸熟,取汁滴目,泪自收。

 

治各类目赤:

方一:治赤眼痛或目长白点:薄荷、紫苏、石膏,各适量,煎水服并取汁洗眼。

方二:治火眼赤烂:艾叶烧烟,以碗覆之,俟烟尽,由碗上将煤烟刮下,温水调化,洗眼即效(加入黄连更佳)。

方三:治火眼红痛:五月者取老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至满,悬阴处,待硝透出,刮下,点眼极佳。

方四:治赤目:目赤之病状,不最易治,且难退而易发。赤丝乱脉者,或痛或不痛,或有泪或无泪,或羞明或不羞明。治疗方法:目中赤脉如火,溜热蒸人者,宜用川黄连8两、片脑1钱、上药以黄连去芦,刮去黑皮,洗净剁碎,以水3大碗,贮于铜锅,或瓷器内煎,文武内熬大半碗,滤去渣,以渣复煎,滤净澄清,入薄瓷器,盛放汤瓶口上,重汤蒸炖成膏,熬溶,再滤净,俟数日出火毒,临时加片脑1钱,可酌量加之,以少许点眼大眦内。若血灌神瞳,宜用:生地黄、赤芍药、甘草各5钱,川芎、防风、荆芥、当归各1两,上药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食后,荆芥薄荷汤嚼下。若眼赤肿闭合者,宜用:土砂3分、石膏1分、片脑少许,上为末,新汲水入,蜜调敷眼眦头尾及太阳穴。若为风弦赤眼者,宜用:铜青(豆大)、防风(寸许)、杏仁(不去皮)2粒,上为切细,入碗中,新汲水浸,汤锅上炖,令极热洗之,如痛加当归数片。

方五:治肝热目赤:黄连、秦皮各3两,上以水3斤,煎取1斤半,去渣,分2服,饭后温服,每服隔3—4小时。

方六:治风热目赤:车前、川连各1两,研末,饭后温酒送服1钱,每日2次。

方七:治肝虚目赤:以青羊肝薄切浸水吞之,甚效。

方八:治睡起目赤:生地黄汁,浸糯米2斤晒干,三浸三晒,以米煮粥,日食一碗,数日即愈。

方九:治目赤痒痛:黄连2钱、明矾1钱,加人乳浸蒸,点眼角。

方十:治目赤眦痛:龙胆草熬膏点之即效。

方十一:治赤丝乱目:青鱼肝汁和蜜,敷目眦。

方十二:治赤目失眠:玄青石(火煅)、石决明各1两,蕤仁、黄连各2两,羊肝7只,上药用竹刀切晒为末,以粟米饭和丸桐子大,临时茶服20丸,甚者1月见效。

 

治各类目痛:

 

 

二:耳科:

治中耳炎:

方一:茅莓根皮、一点红、各适量,加酒少许捣烂,取汁滴耳内,主治急性中耳炎。

方二:虎耳草或肾蕨,捣烂取汁,滴耳内,每日1—2次。

方三:安石榴花适量,加酒捣烂,取汁滴耳内。

方四:野田七、冰片,研末调冷开水滤汁,滴耳内。

治化脓性中耳炎:

方一:猪胆1个(取汁)、榄核莲叶粉1钱、黄莲粉1钱、枯矾粉2钱,调匀干燥,取适量吹入患耳,每日1次。

方二:陈皮4克、煅明矾10克,共研为细末吹耳。

方三:煅明矾8克,装入新鲜猪胆内风干,研为细末吹耳。

治外因耳伤:

方一:治壁虎尾入耳:壁虎尾入耳,如不急治,则其尾入脑部,有性命之忧,方用:鸡冠血滴入,其尾自出。

方二:治蚂蚁入耳:

   1:以穿山甲烧研,水调灌入即出。

   2:取猫尿滴入耳,其虫自出(取猫尿之法,以生姜或大蒜入猫鼻即出)。

方三:治臭虫入耳:用蚕甲炙热薰耳,其虫得薰气即出,再服菊花汤2—3日,以解火气之热。

方四:治耳朵挖伤:耳被挖伤,用冰片、胭脂烧灰,牡蛎煅粉,共为末,以骨簪点香油,蘸药末入耳内,即愈。

 

三:鼻科:

治慢性、过敏性鼻炎:

方一:苍耳子5钱、薄荷2钱、路路通5钱,每日1剂,水煎服。

方二:鹅不食草细粉30克、甘油70克,混合均匀涂鼻腔。

方三:鹅不食草15克、三桠苦5克,共研为细末,加冰片0.5克、凡士林80克,混合后涂鼻。

治鼻衄:

方一:侧柏叶4钱、白茅根1两、旱莲草5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二:栀子4钱、淡竹叶3钱、侧柏叶3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治鼻咽癌、食道癌:

方一:葵树子1两,加等量瘦肉,每日1剂,水煎服。

四:喉科:

治急性扁桃体炎:

方一:无患子根1两、岗梅根1两、火炭母5钱、山大颜4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二:金银花5钱、金果榄5钱、岗梅1两、崩大碗4钱、山薄荷1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三:土牛膝5钱、金银花3钱、山芝麻5钱、岗梅5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四:榄核莲5钱、木蝴蝶2钱、金银花3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五:小罗伞根5钱、金果榄3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治慢性扁桃体炎:

方一:岗梅根1斤、甘草8两,共研为细粉,加薄荷少许,淀粉适量,共研成粉,压成0.5克片剂,每次含2片,每日4次。

方二:扭肚藤5钱、地胆头5钱、崩大碗5钱、一枝黄花5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治急性咽喉炎:

方一:了哥王根3钱、两面针根3钱、三桠苦叶5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二:无患子根1两、银不换5钱、两面针根3钱、土牛膝3钱、甘草2钱、薄荷1钱,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三:金果榄3钱,每日1剂,水煎内服或含漱。

方四:百解藤、金果榄、金银花、射干、元参、甘草,煎水含服,治急性咽喉炎3例,1—2剂愈。

方五:喉毒药、大半边莲,水煎服,治愈喉毒4例,某患者呼吸困难,面色发绀,不能言语,服本方2剂,症状解除,单用喉毒药含服,治愈咽喉炎20例,1—3天症状消失。

方六:冬青叶4片,嚼服,1剂症状消失而趋痊愈。

 

治慢性咽喉炎:

方一:木蝴蝶1钱、麦门冬3钱、野菊花3钱、金银花3钱,煎水500毫升,当茶饮。

方二:一枝黄花5钱、天门冬3钱、土牛膝5钱、卤地菊5钱、岗梅5钱,煎水当茶饮。

 

治白喉:

阴热型:

方一:倒扣草1两、生地1两、玄参8钱、麦冬6钱、川贝4钱、白芍4钱、甘草2钱、薄荷2钱5分,水煎服。

阳热型:

方一:倒扣草1两、生地1两、石膏5钱、枝子4钱、马兜铃4钱、胆草4钱、白芍4钱、黄柏4钱、瓜蒌壳4钱、板蓝根4钱、甘草2钱,水煎服。

风热型:

方一:倒扣草6钱、桑叶4钱、葛根1两、薄荷8钱、川贝4钱、甘草2钱、木通8钱、竹叶8钱、银花4钱、瓜蒌壳4钱,水煎服。

方二:开口箭2份、米醋4份、冷开水4份,浸泡两天,去渣过滤,制成20%溶液,成人每日2—4毫升,分3—4次服,儿童酌情迭减。

方三:0.5%开口箭醋酸溶液,1—2岁每日服1毫升,2—5岁每日服2毫升,6—10岁每日服3毫升,连服5天,预防白喉,预防期可保持6个月。

 

五:治口腔溃疡

方一:猪笼草3两,煎水含漱。

方二:草龙5钱、岗梅5钱、三桠苦5钱,煎水含漱。

方三:羊蹄草,晒干研末,撒布溃疡处,每日1—2次。

方四:栀子5钱、茅根1两、淡竹叶3钱、叶下珠1两,每日1剂,水煎服。

方五:喉毒药根1两、橄榄肉2钱,水煎服或煎水含漱。(本方迹可治口腔炎)

方六:女贞叶4—8片,洗净,嚼碎含服或捣烂冲开水服。(本方迹可治口腔炎)

 

方七:一点红,晒干研末,撒布溃疡面,每日1—2次。(本方迹可治口腔炎)

 

六:治骨鲠

方一:酢浆草1两,捣烂加适量开水取汁缓缓吞咽。

方二:威灵仙、红蓖麻根,各1两,水醋各半煎煮,缓缓吞咽,单用威灵仙迹可。

方三:单根木叶(鲜用)1两,水煎,缓缓吞咽。

 

七:治淋巴腺结核:

方一:猫爪草1—3两,水煎服,另用猫爪草、丁茄根、夏枯草,各适量,捣烂,加酒糟外敷。

方二:猫爪草3两,1剂煎2次,冲黄酒3两于饭后1次服之,连服2剂为1疗程,1周后再服第二疗程,另用本品1两,熬膏敷患处。(注:禁忌葱、蒜及一切刺激性食物,首剂服药必须出透汗水至病灶处为止)

方三:猫爪草1—3两,水煎服(7—8剂),并用本品根配玉簪花捣烂外敷3—5剂,如淋巴腺结核溃破者,须加本品粉剂外用,本方治愈2例。

方四:鸡屎藤适量,捣烂外敷。

 

八:治颏下痰核成串:

方一:有立春后的芸苔(油菜)芽,在石臼内捣烂,敷患处,一天一次,约20天自愈,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九:治瘰疬:

    方一:川贝母3钱、穿山甲(炮)3钱、海藻3钱、花粉3钱、昆布3钱,水煎服。(忌食甘草)

 

十:治眉毛不生:

方一:芥菜子9克、生半夏3克,研末,用生姜汁调匀擦之,数次即生。

十一:治眉毛脱落:

方一:蔓荆子120克炒后研末,用醋调匀涂之。

方二:黑芝麻花,阴干,再以黑芝麻油浸半月,取油涂之即眉毛不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