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什么样的教育书写我们的未来?

 lemonray 2016-12-05



当地时间9261730分,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与“哥武”领导人罗德里格·隆多尼奥·埃切韦里在卡塔赫纳会议中心正式签署和平协议。双方签署和平协议时,使用的是一支象征和平的“子弹圆珠笔”,笔身用冲突时期的旧子弹制作,笔上刻着“子弹书写了我们的过去,教育将书写我们的未来”。——这大概是最近一个阶段得到的最让人欣慰也是最感人的消息了。在这个遍布种族冲突和经济危机的地球上,有一个国家,通过全民的努力,消弭矛盾冲突,走向和平文明,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呢?而更让我们动容的则是这支签字笔上真诚的祝愿:教育将书写我们的未来。这大概是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将教育放到了如此高的地位上,表现着这个民族的智慧与勇气。


哥伦比亚的选择,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对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几年前,我在柬埔寨的吴哥窟参观的时候,见到路边一支残疾人的乐队在演奏,他们大多缺胳膊少腿,当地人告诉我,他们都是遍布柬埔寨各地的地雷的受害者。但是当我欣赏他们的演奏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的神情,那么平和,那么愉悦,仿佛与音乐融为了一体。据当地人介绍,他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政府聘请他们在此演奏,并不接受施舍与救济,因为他们都是艺术家。这让我很震撼,我发现了教育对于人的改变。——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命的全部尊严。让一个人能够体面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固然有许多条件,但是教育所唤醒的道德底线意识、自我认同意识和社会公民意识大概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了。

 

教育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在于通过教育传递一些信念、一些价值,让我们人类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但是,要让教育回归到这样的常识水平却似乎异常地艰难。在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正在渐渐地消除,保证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的措施也在逐步发挥作用。但是我所遇到的问题是另一方面的,我最近到西双版纳考察,发现那里的老师经常需要很辛苦地将孩子“劝回”学校来,原因并不是家里穷读不起书,而是当地的老百姓认为受教育并不能提供学生赚钱的技能,考进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可能性在当地又微乎其微,即便考进了,将来就业也还是一个困难,赚的钱可能还不如在家干活多,所以不如不要学,早点干活赚钱才是正经。而我听到一些教育界的人士说,在这样的地区,教育就应该是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我的观点似乎并非如此,想一想,在以前的乡村里,读书人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技能的拥有者,也是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道义的判定者和伦理价值的传播者,教育如果失去了这一层面的意义,实际上就放弃了对人类发展应该承担的责任。但在一个趋利的社会里,教育似乎不再是明理做人、传递共同价值的必须,而只是变成人们干名谋利的手段。在欠发达地区如此,在一些发达地区也是如此,学校或者机构以多少人考取名校、培养了多少500强企业欢迎的员工作为标榜,教育观念的功利心可以说南北一致、东西互通,这岂不让人感到失望?


或许有人说,在哥伦比亚,现在需要的是保障儿童以及家庭的权利、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运用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知识去改变落后的生存环境,所以他们的许多工作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学校来到儿童身边(School Going to the Child)”项目也只是一个低水平线上的保障项目,与中国的“高水平发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在低水平线上开展的教育项目、一个刚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国家如果能够坚守教育的原初理想和目标,能够将教育放到国家振兴的最关键战略的高度去对待,我们作为高水平发展的国家又有什么理由背离这样的目标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文化的野蛮人”难道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吗?


在美国有这样一句话:先有哈佛,才有美国。很多历史学家都觉得奇怪,法国的理想,为什么首先在美国得到实现,《独立宣言》的闪光话语,并非天生植根在每个美国人的心中的,却缘何成为美国人民一直引以为傲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熟悉美国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是教育改变了美国的历史,是教育成就了美国的理想。要知道著名的常春藤学校几乎都是建立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的,在美国人民缺衣少食的时候,教育已经开始塑造美国的精神与价值体系了。所谓“先有哈佛”,其实就是先有“教育”,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更重要的是人的平等、自由与尊严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命运。这或许才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吧。


教育改变一个国家的历史,教育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真希望教育的这点“应有之意”成为“已有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