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志愿者日,我外“颜值团”有话说

 拿破丽傲妮 2016-12-05

国际志愿者日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40/212号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IVD),亦称“国际义工日”。如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

北外研究生支教团

明天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也许很多人觉得志愿活动离生活很遥远,但其实,志愿精神无处不在,志愿者们更是用实际行动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和命运。200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号召,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第一届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重庆城口县建立支教点。每一届的支教团成员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北外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中西部地区挥洒汗水,将志愿、奉献的服务精神传播给每个人,用奋斗铸就最美的青春。


2016年夏天,第十八届(北外第六届)研支团的12名成员到达陕西、云南、西藏三个支教地,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支教团成员拍摄的青藏线列车

支教的生活不是享乐,处处都有困难和压力。在西藏要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在云南和陕西要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支教团的成员们都面临新环境、新挑战,但他们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以最快速度开展了教学工作。从学生变成老师,身份的转变带来巨大压力,但每位成员都明白这一次转变的意义和目标,那就是踏实工作,服务学生,做奉献者。

陕西支教分队成员合影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陕西陇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疯狂英语”活动

陕西支教分队成员在校内与学生们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云南鹤庆六合中学学生

云南省鹤庆县黄坪镇初级中学

西藏拉萨支教分队成员合影

三个多月来,北外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12名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除了授课和日常的行政工作,他们还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在前不久,陕西陇县二中举办了高一年级第一次英语风采大赛,两位支教团成员作为指导老师,以及大赛节目主持人,全程参与孩子们的节目准备。他们帮孩子们正音,指导孩子们如何表演到位,并亲自示范,让孩子们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高原上,在大山里,支教团的成员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带去一些改变。


他们这样说:

“我很荣幸来到云南省鹤庆县黄坪镇初级中学,在这里担任三个班级的英语和生物老师。初来乍到,难免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但是如今的我已经脱去学生的稚嫩,从身心上真正作为一名老师面对50多个学生。三个月来,我不断向周围老师请教学习,不断思考进取。虽然工作上难免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想之后的日子任重道远,我会尽量做得更好,愿一直看到每个孩子真心的笑容。”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郑文杰

“去往西部偏远山区扶贫支教,是我近几年来一直希望实现的一个目标。地域与经济状况暂时困住了他们的脚步,却不可以阻挡他们的梦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追逐梦想,获得更好的知识教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支教过程中,我既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前进,亦是孩子们的筑梦者,希望我们可以携手努力,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并将这份爱不断传承。”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陈朦

“上周五,给班上的孩子讲语文练习册的习题,其中一道题要求以“我希望有一天”来写一首诗。班上的一个女孩子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分享了她的诗,她说:

我希望有一天,当乌云遮住太阳,心里也不会感觉寒冷;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走出这片山,去看看她生活的那片海;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长大的时候,能够像她一样去支教。

很简单的话让我感动了好久。真的,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每当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次又一次,总是这群孩子给我继续前进的勇气。所有的辛苦在这群善良的孩子面前,都不算什么。也是他们让我确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支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吗?当然。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刘晓涵

“12月3日,抵达拉萨的第132天,窗外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偶尔刮起的大风告诉我正身处冬季。回头看过去的几个月,我克服了刚到拉萨时强烈的高原反应;逐渐适应着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我也收获了友谊,和小伙伴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作为拉萨小分队唯一一名女队员,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来到这片雪域高原。在这里,我实现了多方面的自我突破;在行走中,我看到一个明媚而温暖、祥和而闲适的日光城拉萨,感受着藏族人民的热情,也零距离体验高原文化的魅力。我会珍惜仅剩半年的志愿者生活,以最努力的姿态,继续前行。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黄巧

“跨过长江黄河的冷热寒暑,登上青藏高原的春夏秋冬。踏进布达拉宫的叹为观止,走近纳木错的不可方物,沁润甜茶馆的冉冉藏香。层峦、落叶、星空、明月,这片土地的每分每秒都在诠释着自然的韵味;白墙、红瓦、三跪、九叩,每一次祈愿都被赋予了信仰的力量。    

曲折入藏,踟蹰前行,像是把藏地的日出日落过成了平常模样。我们三个男生养了一只酷似土狗的本地藏犬,取名叫做妮妮,每天傍晚夕阳将沉的时候,它就会扒在窗台向着远处的金山日耀张望,顺着它的背影看过去,没来由地就会觉得,我们身处在一个神奇的地方。

可这个神奇的地方仍显颓唐,全区300余万的人口,仅学前及低等教育教师缺口粗略估计达近万人,全区九成以上财政要依靠中央支持,神山圣水下,贫困,仍是这里挣脱不掉的贬义词。毕业后近半载的时光,留下的印记绝非“志愿服务多么高尚”,这些经历教会了我们思考,别透过手机里或有遮掩的新闻去居高临下地俯视这些尚待发展的穷困一方,更别看到一条营销推送就充满政治正确而不加了解地去献上明明堪称高贵的古道热肠

消极地说,贫困地区的志愿服务给人的是难以挣脱的无力感,但正是无力改变现状的失望,才能鞭策人们去思考进而不断付出,在这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或许就是克服失望所带来的自暴自弃,万幸,陪我们的有夕阳,有一只狗,还有这个神奇的地方。”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张世龙

“陕西分队队员们都明白,我们这一年,想做的事很多,但是也许很多事情,并不能完成,一年太快,一闪而过,也许在多年后,我们会忘记这里的某个孩子曾经没有完成的作业,忘记这里的孩子曾经和我顶嘴,这里的某个孩子,曾经因喜欢上某个男孩而哭鼻子,但是,我们永不会忘记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也许我们所教的课程,就是某个孩子将来安身立命的本领,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100多年前,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今天读来,感觉尤甚。外面的社会风云激荡、日新月异,不进步便意味着倒退、不了解对手便意味着失败。国家发展如此,个人发展亦如此。语言是桥梁,是你开眼看世界的一扇窗。历史告诉我们,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只能被淘汰。21世纪,我们要学会主动地走出去,去了解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变化中的中国。我们的学生们作为00后的一代,是社会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学好外语,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是我们和他们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陕西分队队员们郑重承诺,不辱使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发挥专业特长,高质量完成支教任务,传承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优良作风!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对孩子们如此,对我们亦是如此!我们做的,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陕西支教分队

在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希望这些暖心的支教故事能够感动到你。一年又一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会一直传递下去,为更多人带去希望、带去温暖。


供稿 | 研究生支教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