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走向

 jinjin1698 2016-12-05


鉴于世界范围内全民教育的目标还未实现,基础教育、成人扫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015后继续推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议程,包括采用新方式敦促各国政府履行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协助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各国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实践的开展,有效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融资水平,监督和报告教育的新进展等。



2015年9月,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发布了2015后世界教育发展走向的声明,提倡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教育性别平等、人权平等及文化多样性发展等,以改善世界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下全球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早期教育与托幼服务存在严重的质量与公平问题


质量与公平问题是早期教育进程中的隐患,影响着早期教育的发展。第一,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普通存在。全球有占1/4的0~5岁儿童(约1.62亿)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仅与儿童的饮食有关,也与饮用水、卫生设施、孕妇健康状况、保育服务质量等相关。贫困家庭往往不能为儿童成长提供所需的物质营养条件,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全球仍有630万儿童死于肺炎、营养不良、早产并发症、窒息、腹泻、疟疾等疾病。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儿童死亡率最高,比发达国家的儿童死亡率高出15倍。第二,贫富地区的早期教育机会不均等。到2015年为止,全球约有70个国家的学前儿童入园率在80%以上;约有66个国家的学前儿童入园率低于69%,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有一半国家的学前儿童入园率低于25%。第三,不同地区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教学设施、教师素质等存在差距。如在尼日利亚,其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更能为婴幼儿提供优质的保育教育条件,包括齐全的保教设施、优质的保教人员等。第四,各国早期教育的年限不等,如南非的学前教育年限接近1年,泰国的学前教育年限根据国内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而定,阿尔及利亚政府扩大了学前教育的规模,却导致学前教育的年限不断缩短。


(二)初等教育的失学、辍学现象严重,初中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截至2015年,世界范围内初等教育的失学、辍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首先,一些贫困落后国家的儿童失学率较高。如埃塞俄比亚,尽管自2000年以来的初等教育失学率下降了39%,但2011年的儿童失学率仍高达28%。其次,儿童辍学现象严重。2012年,世界各地有近5800万失学儿童,如布基纳法索、尼日尔、苏丹等国,因受政治冲突或贫困的影响,其失学儿童数量超过了80万。

初中教育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一项对28个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查显示,40%的发达国家和5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禁止移民儿童接受初中教育。合法地位、种族、语言、教育经费等因素会影响儿童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以及结果的平等性。如2000-2011年,老挝的城乡初中生毕业率的差距由29%上升为42%


(三)全球成人扫盲教育发展缓慢,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严重


《达喀尔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实现世界成人文盲率到2015年减半的目标。但到2015年,全球仅有17%的国家实现了该目标,大多数国家的进展较为缓慢,如几内亚的成人文盲率到2015年仅下降了1%。全世界还有约7.81亿成人文盲。

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同指出,消除世界各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到2005年,消除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到2015年,实现教育的性别平等,重点确保女童能够全面、平等地接受和完成优质的基础教育。但该目标目前尚未实现。首先,在初等教育领域,女童仍处于劣势地位,如在尼日尔和几内亚,约有70%的贫困女童没受过教育。在老挝、莫桑比克、乌干达等国,虽然富裕地区已实现了教育性别平等,但贫困地区的男女入学机会依然不平等。其次,中等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严重。到2012年,全球约有63%的国家还没有实现中等教育入学的性别平等。在拉丁美洲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及一些贫困国家,中等教育入学的性别不平等趋势在扩大。


(四)提高教育质量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指出,获得优质教育是每名孩子的权利。尽管世界各国不断致力于教育的完善,但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总是面临挑战。第一,优质教师缺乏,师资分配不均。2012年,全球有29个国家(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占24个)的初等教育生师比高于401;有18个国家初中教育的生师比高于301。学校类型、地理位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往往会导致各地的师资分配不均。例如,印度教师的分配因地理位置的差异存在很大差别,2013年,其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学校生师比为411,比哈尔邦(Bihar Pradesh)的学校生师比为381,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学校生师比为231。第二,教育资源的配备不足。《达喀尔行动纲领》指出,确保教材、教学设施的有效供给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然而,教育资源短缺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一项对撒哈拉以南非洲19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只有博茨瓦纳的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材,其他18个国家的学校的非核心课程的教材十分短缺。第三,教学策略和教育技术的使用面临困难。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当前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挑战。


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


2015年519-21日,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举行,会议决定在世界全民教育开展15年以后,国际社会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采用新方式敦促各国政府履行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


自2000年达喀尔会议以来,国际社会的决策越来越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尤其是国际社会援助项目的增加和援助范围的扩大,对一些国家的教育决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韩国仁川的世界教育论坛上确定的新的行动机制使各国政府之间能够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并使各国在2015年以后更好地履行其对教育的承诺。首先,《达喀尔行动纲领》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或南半球国家的教育权益,而未能关注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权益。因此,2015年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定了更加广泛的教育目标,涉及世界各国的教育权益,并制定了相关原则增强各国教育的全纳性,提供更为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进而最终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其次,2015年后的国际教育议程要求实施更加清晰明确的问责机制,促进各国政府履行对教育的国际承诺。


(二)运用更加多元化方式协助开展教育活动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2015年以后,国际社会将更加关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与其他机构、团体共同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正在采用一种跨部门合作的方式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且该方法将成为2015年后国际教育议程中的主导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样、多元化的帮助,包括非教育领域的帮助,将有助于改善教育的成果。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项目为贫困国家的孩子提供各种教育干预措施,改善当地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加大对水资源、卫生设施、公路等的投入,将有助于当地贫困孩子在较好的环境下接受教育;为一些处境不利的婴幼儿提供饮食、营养等方面的援助,保障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其今后认知的发展。由此可见,国际机构应从各领域、各层面出发,运用多元化方式,有效地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进一步促进各国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实践的开展


国际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各国政府的支持与努力协作。从国家层面看,需要各国更好地制定相应政策,根据国情进行教育改革,清晰地阐明所要开展的教育项目,而不是盲目复制他国的教育经验。如过去十几年来,有的政府承诺扩大学前教育的政策一直未得到真正落实,只依赖私立学前教育机构而导致早期教育的结构发展不合理;各国开展的成人教育项目没有惠及那些缺乏基本技能而处于弱势的成人群体;各国对非正规的、偏远地区的教育项目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等。可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2015年后新的国际教育议程建议国家改善自身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目标,以适应其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国需要确定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教育中应该获得的技能,关注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各国政府重新审视教育内容,关注每一位学生,通过他们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应对全球化的积极态度,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效提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筹资水平


2015年7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了全球性的筹资促发展会议,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工作议程的经费问题。这是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需要高额的费用——到2030年提高中低收入国家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各年龄阶段的入学率,实现学前儿童入学率到2030年增长1倍,初中学生入学率增长50%;降低学校教育的生师比;普及成人识字教育等,国家可能面临较大的财政缺口,尤其对一些低收入国家而言,其外部筹资的缺口会越来越大。2012-2030年,多数低收入国家的外部筹资将占新增教育费用的1/4。所需援助教育经费的增加使很多国家重新思考新的筹资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建立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地增加其对本国教育经费的支持。


(五)监督和报告教育新进展


自2000年以来,教育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新型监督方法的使用不断取得成功。2015年以后,教育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仍需要继续完善。首先,继续完善教育数据资料的收集系统。为了解世界各地区是否实现了某项教育目标,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十分必要。教育成果的复杂性要求对教育成果进行测量,并在国家层面上创建教育监督机构。如学前教育领域较为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因此儿童发展测量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虽然很多测量指标已被开发出来,但合理的发展指标在各国和各种文化中还没有达成共识。2015年后,国际社会关注的终身学习、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将成为监督与评估的主要方面。

其次,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责机制。调查数据能够帮助改善教育结果,促进教育实践的开展。过去的《全球监测报告》缺乏相关问责机制,导致很多政府和国际捐助者不愿履行所作承诺,也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因此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4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布的综合报告指出,审查机制应包括所有群体——各国政府、国际社会、私立教育机构、公民社会等,以促进群体之间的相互问责。普遍的审查过程从国家层面开始,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国家间问责机制、地区组成的地区间审查机制等。自2016年开始,国际社会将定期举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论坛,促进各国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分享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监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执行情况,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


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国际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2005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价值观念、预期成果等,旨在促进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教育。2009年,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可持续教育发展大会,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十分重视和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虽然到2015年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结束,但2015年以后,可持续发展教育将继续作为国际教育议程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其他教育议程的融合,与所有可持续发展工作议程的融合。

2005年,我国也加入了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将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主题”之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以后,随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步伐的继续深入,我国也将从理论、实践、政策制度等层面更加深入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各部门合作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财政支持,以及创建有效的教育监督与问责机制,将是推行可持续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6年第2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