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为什么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二哥哥2008 2016-12-06

近日,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非遗最接近我们的生活,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但仍活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也是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的重要参照。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古人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进行观察,完善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战国,成熟于西汉初期。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最早出现的,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完整名单,目前看到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淮南子》中,这意味着最晚到西汉时期,它已成形并被广泛使用。

古代画作中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看似简单的二十四节气,其实背后还浓缩着古人对自然的有趣而细致观察,古人根据观察到的气候特征尤其是动植物的变化,把每个节气又分成了“三候”。

惊蛰之日“桃始华”

比如立春二候“鱼上冰”、雨水之日“獭祭鱼”、惊蛰之日“桃始华”、寒露之日“鸿雁来宾”……比如“獭祭鱼”是指一种类似水獭的动物,在雨水节气开始捕鱼,它喜欢将抓来的鱼一条条并列在岸边———在古人眼中,它好像在进行祭祀活动一样。

节气还有一个与我们有着天然的粘性,那就是节气对饮食的影响。比如不久之后的冬至,在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立夏时节小学生展示自己手绘的彩蛋

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为什么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让孩子在童年时期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好处?

生命就要消逝

家人就要成为难民

孩子们即将伤残

为什么还要关心纪念物?

总有一天冲突会结束

总有一天人们要返回家园

不管生命如何破碎都要被重建

文化遗产代表身份认同

对它们的保护有助于重建破碎的社群

重新树立他们的身份

并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未来紧密相连

这首曾经刊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小诗。它以诗意的手法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即便在战争这种破坏性最强的行为中,还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孩子们在学习美、认识美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身份认同,也会逐渐形成东方文化审美观,在国际舞台上也不会自卑,在与非物质物化遗产的接触中,无形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这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但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刚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