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苏栽培技术

 爱__不释手 2016-12-06

一、选好育苗田。在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地育苗。经翻犁细耙后,整成畦面宽1米,沟宽、深各0.3米,畦面的土壤必须细碎、紧实、平整,无杂草和碎石。在畦面上铺上20厘米厚的稻草或甘蔗叶,然后放火烧掉,可显著减少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

二、种子处理与播种。可选用日本进口紫苏黑蝴蝶赤苏,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后取出,放在冰箱的冷藏室约12小时后取出晾干待播。

3年栽培实践证明,过早播种可早开花,一般宜在12月上、中旬播种。晾干后的种子用细沙拌匀,均匀地撒在稻草或甘蔗叶烧的灰上,可以不盖种,也可667平方米(1亩)用蘑菇土或土杂肥300-500公斤盖种。种苗田播种量为667平方米0.4-0.6公斤。播种后用竹竿搭高0.5-0.6米、长1.2-1.3米的拱棚,棚上盖膜保温用泥土压实,一般7天后开始出苗,10-15天基本齐苗。

三、苗期管理。结合拔除苗床杂草,去除较密的弱苗。  四、整地与移栽。选择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田的地块,667平方米加入蘑菇土或土杂肥1000公斤,进行深耕晒白,并细耙翻耕,使土壤细碎、疏松、平整,而后整成畦宽0.8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的畦面。移栽后最初紫苏苗木生长缓慢,20天后才恢复正常生长

五、栽培管理。前期应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浇施稀薄人粪尿或追施尿素2-3次,每次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粪尿15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条施在幼苗基部约10厘米处,切勿施在幼苗的基部,避免灼伤幼苗。

紫苏生长发育期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分的管理以畦面湿润为主,土面不见白,雨天注意排积水。幼苗长至10-20厘米时应进行一次松土除草,以后结合灌水施肥,多次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主要虫害是夜蛾类的幼虫,一般以喷施菊酯类低毒农药或用生物杀虫剂。在采收期间极易发生锈病,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并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采收上市。

六、适时采收。紫苏茎长大小适当时方可采收。一般在3月上旬植株主茎高40厘米以上,采下茎长5-6厘米的4叶包心的枝条,并堆放在阴凉处晾干,即可加工出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