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辈子读红楼

 lj0279 2016-12-06

用一辈子读红楼

阑珊之地2016-12-04阅读原文1评

小时候,读《红楼梦》最喜欢热闹有趣的片段,例如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与开诗社一样,那纯然是女孩子们的舞台,她们欢聚一堂、言笑晏晏,各有各的光彩,唯一的男主角宝玉倒成了陪衬。

头一次读到抽花签儿,只觉得是种新奇风雅的游戏,等到长大点儿,才领悟到其中“一语成谶”的意味。

《红楼梦》里,女子与花,都是相对应的。

花的命运,便是女子的命运。

黛玉是芙蓉,“风露清愁”,极脱俗的花。此处的“芙蓉”,是莲花的古称,是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种。同时,芙蓉无法离开水,正如黛玉总是与“水”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潇湘馆外的流水,神瑛侍者的灌溉,以及她为“还泪”而下凡的宿命。

当然,一个人未必就只是一种花。黛玉曾写过一篇《桃花行》,写“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诗经》说桃花“灼灼其华”、“宜室宜家”,那是桃花烂漫可亲的一面;而在黛玉身上体现出来的,或许是桃花的另一面。

绽放之后不会有再一次的绽放,绽放之后必定是凋零。

正如同她听戏曲时为之心旌摇曳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

还有一种植物与黛玉缘分匪浅,却不是花。每回想到黛玉的居所,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满院的竹子。苍翠、幽静、一身清气。黛玉给人的印象,总是泪眼盈盈、弱质纤纤,说来似乎更像杨柳。但她的骨子里不乏坚韧,或者说不管不顾的执着;她与竹的共同点,是宁折不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宝钗是牡丹,“艳冠群芳”。她的容貌、学识、才干,以及为人处世之术,都是一等一的,所以大家都毫无异议:“你也原配牡丹花”。而且牡丹的美,称得上雅俗共赏,上至帝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认可。它其实比其他的花更得人心。

可牡丹也无情。它开在盛世,可谓恰好,开在末世,便觉不协调。永远雍容明艳,不露破绽,一任天下人在风霜中挣扎——这种“无情”,不是不知世情,而是看透世情,是明知热望无用,便断然抛弃,带着玲珑智慧,回到生活本身。

宝钗被比作花中之王,她自己却不喜欢花,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都不像一个“花季少女”该有的样子。衣服半新不旧、住处好似雪洞,只有所服药丸要用各种花朵制成,可那药也叫“冷香丸”。

香虽香,首先还是“冷”。

李纨抽到的签上绘着一枝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她是十二钗里时常被忽视的存在,总是以半个长辈的形象出现。其实她比黛玉宝钗她们大不了几岁,算年岁也是方当韶龄。

但寡妇这重身份,足以成为逾越不了的界河:她们能做的很多事,她都不能做,甚至还要在一旁监督着她们。

很多人没注意,开诗社的时候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就是李纨。哪怕她不过是做个考官兼裁判,哪怕她并不太懂诗,哪怕那都是违背“女儿家本分”的闲情逸致。

其实,是不是真的“自甘心”,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

梅花,还让我想起栊翠庵的妙玉。不过妙玉的梅,不是老梅,而是嫣然盛放的红梅。冰天雪地里,整个大观园最漂亮的红梅,竟开在这出家人的住处。

妙玉孤僻古怪,谁都不愿上门去碰钉子,只有宝玉去了一趟,取回了开得正好的红梅。宝玉找妙玉讨红梅的过程,并没有具体描写。不过妙玉待宝玉一向与众不同,别人都要不到的花,独独他能要到,倒也并不出人意料。

曹公说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判词算得上重话了,但不是批评,而更像是怜惜。李纨也好,妙玉也好,原本都可以无忧无虑甚至无知地开在春日里,而不是独守着万籁俱寂的严冬。所有的淡然,所有的宁静,所有的“空”,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抉择,而是对社会规范的服从。而那一点点不能表达的愤懑和遗憾,都掩埋在脚下的泥土里。

人们赋予梅花太多高尚的意义,却甚少关注梅花自己的意愿。

如果说每一株梅花都生而具有“凌霜傲雪”的战士姿态,那“寂寞开无主”的,“黄昏独自愁”的,到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又该怎么算?

香菱抽到的是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可悲可叹,所谓“连理”,正是她穷其一生都得不到的运气。

和小伙伴们斗草那回,她拾到的也是“夫妻蕙”。然而,夫妻之恩情,香菱也始终未曾拥有过。

她是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性主要人物,起初是甄家的小姐英莲,被人贩子拐卖,几经浮沉,再出现便已是薛蟠“打死人命抢来的那个丫头”。她的身份变了,名字也变了,从“莲”变成“菱”,成为薄命、无根、空有清香之花。后来连“香”字也被摘去,被夏金桂改为“秋菱”,那便是无穷无尽的羞辱与凌虐的开始。

在大观园里吟诗作赋的岁月,大概是香菱一生里,唯一一段真正散发着香味的日子。

晴雯没有抽签,但她也有独一无二的代表花朵,当然是芙蓉。黛玉是水芙蓉,而她是木芙蓉。晴雯身上原本有黛玉的影子,但她比黛玉多几分“地气”,多几分直白坦荡的泼辣。

宝玉写的那篇《芙蓉女儿诔》,虽词句优美,但算不得感人。感人的不是文字追悼,而是他的那一份痴气。“晴雯去做了芙蓉花神”,这只是小丫头见机行事,随口胡诌,但宝玉傻乎乎地信以为真。

他看不到肮脏污秽,看不到人心鬼蜮,看不到鸟语花香中杀机暗藏,这样满怀憧憬一厢情愿,直到最终心灰意冷时才大彻大悟。在“食尽鸟投林”的结局之前,宝玉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死亡,没有真正的恶,只有青春,只有美。

——如果哪个女孩子死了,她一定是去做了花神。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