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久治不愈的会阴坠胀,仅几个月,就痊愈

 匆匆那年png088 2016-12-06

导语: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灵枢经,在学习灵枢经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的中医思想历程。

 

中医思想历程

最早接触中医的时候,只会用脏腑辨证,而且非常喜欢《阴阳应象大论》,觉得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有山有水有河流,很形象。后来接触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其一气周流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再后来接触了祝华英道长的《十二正经揭秘与应用》,其中的一句话“人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阴阳”与我当时的思想不谋而合。最后经过师父指点,终于使我的思想开始升华。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针灸亦如此。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思考。“真正的智者不是善于发现新大陆,而是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说,活学活用很重要。

病历分享

 

病例:2016.5.10 患者,男,42岁,会阴部坠胀两年,多方医治无效。诊脉发现其督脉不通畅,患者自述后脑勺和脚及会阴部易出汗,腰部凉。

 

治疗:让患者趴在床上,发现其后背下面二分之一部分肌肉凸起,凸起的位置属于内侧膀胱经,于是粗针点刺附近督脉及凸起部分,针刺过程中患者坠胀的情况一直在好转,针刺结束后,患者说基本上没什么事了,但是还有一点点,于是针刺双太冲并浅刺右手大叉穴,进针后患者感觉会阴部有东西散开了,随后继续针刺几日,诸症痊愈,至今未复发。

 

案例分析:会阴穴本为任脉上的穴位,也是任脉,督脉,冲脉的交会穴。所以首先从这三个方面考虑,诊脉发现其督脉不通畅,所以疏通督脉。疏通督脉后患者还是感觉有一点点问题,是因为会阴的位置长时间血液循环不好,所以针刺双太冲(准确位置比太冲穴更靠近趾端,冲脉所过之处,又为肝经输穴)和大叉穴(找一个长得像会阴的位置),这样调节会阴穴力量就很强了,所以能很快治愈。

 

结尾语:

非常喜欢《灵枢经》里面的一句话能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大家逐步剖析灵枢经,解读天下所有针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