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导师介绍:王贵元

 昵称35631361 2016-12-06

王贵元,男,1959年10月生,山西平定人。1979至1983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至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陆宗达、王宁教授攻读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1991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周祖谟北京大学)、王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主编。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开设课程:

古代汉语、文字学、汉字研究、《说文解字》研读、出土文献研读。

研究专业及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重点研究:《说文解字》、古文字、出土简帛文献语言文字、汉字与文化。

正在主持的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简牍名物词语集考”、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培育项目“汉字发展史”。

主要科研成果:

《马王堆帛书汉字构形系统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说文解字校笺》,学林出版社,2002年。

《汉字与文化》,21世纪通识教育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汉墓帛书字形辨析三则》,《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

《秦简字词考释四则》,《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

《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字词考释》,《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

《马王堆帛书文字考释》,《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说文解字〉新证》,《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3期。

《战国楚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3期。

《张家山汉简与<说文>合证》,《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

《谢家桥一号汉墓《告地策》字词考释》,《古汉语研究》2010年4期。

《汉字构形系统及其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汉代简牍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集,巴蜀书社,2002年11月。

《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字词考释》,《简帛研究二00二、二00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现代汉字三论》,《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2期。

《汉语言文字学发展研究报告》,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安徽天长汉墓木牍初探》,《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的“牒”》,《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

《汉字形体演化的动因与机制》,《语文研究》2010年第3期

《简帛文献用字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木牍字词考释》,《西北大学学报》2011年1期

《说文古文与楚文字合证》,《中国文字研究》,2008年第2辑。

《十二生肖来源新考》,《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

《汉字演变的历史我们还很陌生》,《学术研究》2011年2期

《周家台秦墓简牍释读补正》,《考古》,2009年第2期。

《读孔家坡汉简札记》,《语言论集》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吐鲁番出土古注本<急就篇>研究》,《语言论集》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

《<说文>释义新考》,《说文学研究》第三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隶变”问题新探》,《暨南学报》,2011年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