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溺爱,所以冷漠

 从头再来也不迟 2016-12-06

《爱弥尔》中曾有一段关于教育的话,是这样说的:“想知道怎样能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更多。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拒绝的伤害,远大于他不曾得到满足的伤害。”

家长们觉得,既然爱子女是本能,那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也是做家长的本分,尤其是中国的家长,对爱的理解就是“要什么就给什么”。但越是这样的家长,却居然越被孩子无情对待。

一位省吃俭用的奶奶,用卖发卡和鞋垫赚的毛票买了一碗凉粉给孙子,开玩笑地说“奶奶尝一口好不好?”“不好!这是我的!”。一名正读研的女儿向朋友埋怨她辛劳致癌的妈妈“真是我的拖累”。一名三十岁的儿子冲头发花白的父母嚷嚷道“让你们给婚房装个修都装不好,怎么监的工,看都不会看!”一名五十岁的大叔,三十多年从来不工作,至今仍靠老父亲的养老金和老婆的伺候潇洒过活。

“白眼狼”的例子不胜枚举,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既惊叹愤慨,细细想来又不觉意外:不是他们天生冷漠,恰恰是因为他们得到得太多,太容易。所有的好处和享乐都归自己才是理所应当,倘若你这个做家长的,表现出一丝伺候得不够完美,牺牲得不够彻底,敢把属于我的钱和精力花在你自己身上,那你就是要“造反”。这是“白眼狼”孩子们可笑的逻辑,却也是中国家庭常见的现象。

与溺爱相生相伴的,是饕餮的欲望,和极度脆弱的自理自立能力。当孩子发现不是这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去无条件地爱他,给予他,包容他,迁就他,他就会将安全范围缩小,而衍生的对精神与物质的求而不得,和对外部世界的怒火将会全盘反馈到愿意疼爱他的人身上。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很多人会问,24岁了,还不能自立吗?亲生的母亲,下得去手吗?是妈妈,所以活该养你一辈子吗?

更令人痛心的是,“汪佳晶弑母”并不是个案,在中国“啃老未遂”而恼羞成怒弑父弑母的案件,年年都在上演,不在少数。我们扼腕震惊地自问: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吗?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显然,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定律。做父母的,不是爱孩子爱到失去自我,甚至为孩子杀人放火才是合格的父母,恰恰是放纵溺爱,才是最失败的教育。正是这种无限度的给予,夺走了孩子的一切。

因为溺爱,所以冷漠

(央广网报道称,马来西亚一家商场内,妈妈当众对女儿下跪,哭诉因家中经济不好,求女儿别买苹果iPhone手机。)

爸爸妈妈们舍不得让孩子受自己曾吃过的苦、缺过的爱,但孩子和父母都应该意识到:世间路本来艰辛,不正常的成长会造就不正常的人。他的阳光静好,那是因为你们在替他负重前行。如果连这种“贴身”的爱,他都不能理解不能被感动,怎么能指望他会正确理解这个大千世界的爱与险恶?

溺爱,虽然让孩子得到你的所有,但会令他失去整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