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沭阳吕府与《红楼梦》

 梁园处士 2016-12-06
文史
张明平(南京)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江苏的关系甚为密切。南京自不待言,就是扬州、镇江以及苏州与《红楼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人们却很少知道,《红楼梦》与我们的沭阳也有一定的渊源。
    
是什么把沭阳这一方水土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连系在一起的呢?是红学,是清代一位别号为二知道人的《红楼梦》研究者———中国红学史上著名红学家蔡家琬。
    
蔡家琬,藉安徽合肥,字右峨,二知道人这个别号仅见署于他的红学论著《红楼梦说梦》中。蔡家琬乾隆二十七年生人,出生于当地一名门望族,幼年家境富裕,从小就在自家的别墅中涂鸦戏游,渐长,更是乘凉晚读咏雪家庭,二十岁那年,父亲病逝,此后游学于今天的沭阳、后又举家移居于此,求学于他一直景仰的沭阳时贤吕昌际。
   
吕昌际,字亭峰,号莱园。乾隆四十年(1775年)任冀宁道权按察使事。因父病乞归养,回到家乡沭阳后,为乡民们做了许多好事。吕昌际深厚的学养为蔡家琬所仰慕,他曾有《呈吕莱园夫子》诗表达了这一心情:
   
才经沧海叹潀奔,仰止龙门识钜公。入座敢叨东道礼,怜才幸见古人风。
    
泽流三晋云山外,业在千秋俎豆中。点也春风侨也惠,乡评卓卓大江东。
  
嘉庆丙子(即1816年)春,蔡家琬的恩师吕昌际儿子吕士淑(号小莱)任江西吉安知府,随之蔡家琬便做了吉安府的幕僚兼白鹭洲书院教师。这段时间蔡家琬心情特别地好,有其诗为证:
  
夜半书声出板扉,开门一览会心微。江心月是山头月,俯仰无非是化机。
  
蔡家琬以二知道人署名的《红楼梦说梦》刊刻于1812年,曾任沭阳教谕,年老告归后仍定居沭阳的朱黼先生为其作序。这一论著红学界历来评价颇高,红学界称其是嘉庆、道光时期一本重要的红学专著,直到今天,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以读书札记形式出现,共计149条,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红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现仅举一例以佐是评。
  
红楼有四时气象,前数卷……安常处顺,梦之春;省亲一事,备极奢华……梦之夏也;及……两府查抄……秋之为梦也;……宝玉逃禅,其家之瑟缩愁惨,直如冬暮光景,是红楼之残梦耳。
  
以上是评创作,其实评人物亦很精彩。请看一则评黛玉的文字。
  
黛玉美而善为疾态,殊可怜人。荷锄葬花,开千古未有之奇,固雅人深致,亦深情者有托而然也。
  
惟是花落于茵者,女公子扫而葬之,至于关篱落而坠于溷者,女公子亦将沐而薰之,瘗于净土乎?千古伤心人同声一哭矣。
 
雅人深致是古代对文人士大夫的常见品评,将黛玉葬花归于雅人深致,深情所托,赋于了黛玉形象传统士大夫之气息,不失为独特之见解。
  
而下面的这则札记更是历来被红学界所称道,人们一致认为是对《红楼梦》最为典型性的诠释:
  
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然曹雪芹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假语村言,不啻晨钟暮鼓,虽稗官者流,宁无稗于名教乎?

  蔡家琬年青时即沉醉于《红楼梦》,当时他有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的一往而情深:
  
此日惟邀红友,他日再买青山。
  
他寓居沭阳多年,在《红楼梦说梦》成书之前,仅与沭阳当地名流吕昌际父子交往就长达十年之久,其间,一直酷爱《红楼梦》的蔡家琬弃科举,拜名儒,交贤达,可以说,地灵人杰的沭阳为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红交游空间。      
  
袁牧曾做过沭阳县令,据说与吕昌际关系甚笃。这是其一,其二,蔡家琬早在第三次科考时,就曾拜访过袁牧,在随园作客,并写有停车问字人多少,都是仓山款竹扉诗句。在与袁的交往中蔡以其不俗之才情在袁的心目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这是极难得的认同。其三,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时,身边有一位名叫明义的侍卫,他是较早读到《红楼梦》的人,有《题红楼梦二十首》,他是袁牧的崇拜者。南下时曾专访过袁牧。这样的士林交游,给了蔡家琬不少有益的熏陶。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宴游唱和,围炉品茗时,话题定少不了《红楼梦》,请看一则蔡的读红札记:
  
一日众友群居,评隲红楼女子,有取宝钗为稳重者,有取黛玉之聪颖者;或爱熙凤之才能,湘云之爽直,或爱袭人之和顺,晴雯之袅娜;又有恨黛玉之乖僻,厌凤奶之擅权,恨袭人之柔奸,恶晴雯之利口者。议论沸腾,爱憎不一。予时默无一语,客诘之,予曰:此曹雪芹纸上婵娟也,设诸君真遇其人,未必不变憎为爱也。言此,众皆粲然。
  
这真可谓是红学沙龙的一次真实笔录。
  
从二知道人1802年左右来沭求学问道于吕昌际,再到1812年其读红札记《红楼梦说梦》的刊刻,其十年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居住在沭阳,并且又有着以当地名贤吕氏父子为中心的读书交游圈,我们可以想像,上文所说的红学沙龙中恐怕好多都是沭阳的士子吧!
  
可以这样说,沭阳是蔡家琬红学的发祥地,正是沭阳这一方厚土成就了蔡家琬的红学研究。沭阳,应该说是一直伴随着蔡家琬的治之路,以求学于吕昌际始,以沭阳教谕朱黼作序终,这是蔡家琬之幸,更是沭阳之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