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十大硬菜

 pengshiwen 2016-12-06

外地人来西安旅游,都给哥说:“你们陕西的饭菜都太硬了,第一顿一碗泡馍,第二顿一碗面,随便吃点一整天都感觉不到饿,西安美食那么多,这得啥时候才能吃完……”哥听完笑而不语,你们说的这只是量大,下面这些才是陕西真正的“硬菜”,每一种都是哥挨个尝过来的,吃起来绝对够“硬”,够实在!

大荔带把肘子

到了大荔一定要吃次大荔县的带把肘子,肘子蒸的香烂,酱味浓郁,肥不腻、瘦不柴,皮是最香的,用馍夹上,再抹上油泼辣子,就是忒C

紫阳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的做法极为讲究,选用当地的土鸡、猪蹄、水发墨鱼等十几种原料,用大锅隔火蒸最少四个小时以上,稍有一点点差池口味就会大有不同。据说汉高祖刘邦带兵打仗的时候吃过这道菜,以前是汉江上船夫们聚会吃的烩菜,后来慢慢的的被大家熟知,到现在已经是紫阳人过年团圆饭上的一道压轴菜。

华阴扒猪脸

曾经在省体育场内有一家专卖扒猪脸的店,哥每次去看球的时候都要吃一回,后来店不知何故不开了。有吃货给哥介绍华阴市华山脚下一枝春饭店有扒猪脸,菜名:有头有脸,几乎就是半个卤猪头上桌,没有五、六个人以上,千万不敢点这道菜,太硬了。空口吃还是稍显油腻,用蒸馍夹了,再抹上油辣子,这才是哥最喜欢的,猪拱拱肉是最好吃的一块,似筋非筋、似肉非肉,一定要有勇气的人才敢下口。

葫芦鸡

“长安第一味”——葫芦鸡,创于唐玄宗的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选用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饲养一年,净重1千克左右。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烂味醇而著称。

暖锅

“暖锅”就是过去陕西有钱人家吃的火锅,大颗肉丸子,响皮,五花肉配上时令蔬菜。一口锅内满满当当的全是各种食材,冬天,炭火烧着锅子,边咕嘟边吃,一个字:“嗨”!

榆林大烩菜

陕北冬天气温低,烩菜原本是为了解决人多菜少和冬天吃菜难的问题,没想到经过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道陕北的名菜。它选用本地的土猪肉、土鸡肉、山羊肉再加上有名的榆林豆腐、佳县粉条、加上各种蔬菜做成不同口味,现在成了榆林有名的一道特色菜,基本上家家都会做。

澄城羊肉墩子

到了澄城一定得吃一碗当地的水盆,要是人多了,来一碗羊肉墩子,墩子其实就是羊肉汤,里面有大块的羊肉,就像木墩子那样,所以叫羊肉墩子。大块吃肉,大口喝汤,吃肉就是要这么任性!

梆梆肉

梆梆肉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出现在西安东关和柏树林一带,一些小商贩们挑着担子手执木梆子沿街叫卖,所以取名“梆梆肉”。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猪大肠才可以做梆梆肉,其实猪肉、猪下水都可以卤好熏制,除了肉香料香,还有熏制的炭火香,可以说是越嚼越香,是一道下酒良菜。

四大盆

四大盆是蒸羊肉、炝羊血、烩羊杂、生氽羊肉丸子汤四菜一体。在富平庄里镇和铜川耀州区有这样吃法,上菜拿盆上,这四盆够十个人吃的,关中八大碗在这就显得弱爆了,有机会去富平庄里镇、铜川耀州区一定要尝下四大盆。

陕北铁锅炖羊肉

陕北的铁锅炖羊肉选用横山的羔羊肉,这种羊从小喝的是山泉水,吃的地椒草长大,肉质鲜嫩,被喻“肉中人参”,羊肉不腥不膻,大冬天的吃这个最舒坦。据说陕北铁锅羊肉分为红汤和黄汤两个流派,大体上横山地区做羊肉时放辣椒面,汤呈红色口味微辣。延安地区做羊肉时放辣角,汤色黄亮口味也会微微辣。在西安,我们吃到的多为横山的红汤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