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晚唐 罗隐 《赠妓云英》

 hjmhjmhjmm 2016-12-07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译文】 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成名,你也并未出嫁,可能是我们都比不上别人吧。

 【出典】 晚唐  罗隐  《赠妓云英》

  注:

  1、    《赠妓云英》  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2、注释:

    钟陵:县名,即今江西进贤。

    掌上身:形容云英体态窈窕美妙。此用赵飞燕典故。据《飞燕外传》载,汉成帝之后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为掌上舞。后人多用“掌上身”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妙。

   君:一作“卿”,此指云英。

   成名:指科举中式。唐张籍《送李余及第后归蜀》诗:“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

   俱:都。


  3、译文:

    钟陵醉饮一别已经十余春,又见到云英轻盈的掌上身。我还未成名你也未出嫁,难道我们两个都不如别人?


  4、罗隐(公元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去世,享年77岁。

    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罗隐虽然名声很大,却六次没有考中,于是改名为罗隐。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最后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的。

   传说,地仙罗隐是“真龙天子”。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会捣乱乾坤,就派天兵天将换了罗隐的仙骨。当时罗隐咬紧牙关,浑身的仙骨都被换掉了,只有牙床骨没换得去,虽做不成皇帝,却留下了一张“圣贤嘴”。说来也怪,罗隐说什么就灵验什么,大家既想讨他说好话,又怕惹他讲坏话。关于罗隐的神奇故事,水地民间流传不少。

   

   唐末诗人罗隐流浪闽南,闽南一带留有他的许多民间传说。有故事说,罗隐流浪至同安汀溪窑。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次,到汀溪窑行乞。窑工不知这人是谁,便随手拿只裂痕的碗装饭递给他。罗隐不满,脱口而出:“你们汀溪窑烧制的,都是这种破碗吧!”说也怪,汀溪窑从此烧制的碗都是裂痕的碗。窑工觉得事有蹊跷,可老是查不出原因。一天,罗隐又到汀溪窑行乞,见窑工个个垂头丧气,不知何因。一问才知道,窑工们若再烧出一窑破碗,窑主就将停窑,窑工们就将卷起铺盖回家。……

   罗隐得知,觉得窑工可怜,便双手合十,对着窑炉祈祷说:“窑神保佑!让窑炉烧出的都是好的碗吧!”说也奇,经罗隐祈祷,此后烧出的碗都不再是有裂痕的碗,产多销快,汀溪窑的制瓷业日渐兴旺起来。

   晋江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谚:“罗隐公,何褴褛!乞吃骨,皇帝嘴!”意思是说,别看罗隐衣衫破烂,像乞丐一样,他说的话却“出语成谶”非常灵验!

   晋江罗裳山玉髻峰峭壁上,有幅刻马,人称“画马石”,寥寥几笔,就刻画出马的形象来。传说这是罗隐流浪到此地刻画的。这马一到晚上,就变成活马,从峭壁上冲闯下来,跑到农民的庄稼地里饱吃一顿。于是农人守夜,遇到马吃庄稼就狠命追赶,可老是追赶不着,不久马就撞入峭壁变成画马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后来罗隐怕这马糟蹋农人的庄稼,于是在画马的头部和尾部各刻了几笔,于是这几笔便变成了马的木栅栏,将这匹桀骜(jieao)不训的马给圈住了!

   罗隐在晋江深沪也有个传说。说的是罗隐流浪到深沪的“宝泉庵”住宿,夏日蚊子多,不堪其扰,于是他持扇叱蚊曰:“到那边去!快到那边去吧!”从此庵左无蚊,而庵右蚊子甚多,嗡嗡营营成群结队。

   明人何乔远《闽书》载云:“深沪有市心保(保:“角落“、“份头”),中有井,深可丈余,足一保汲,名宝泉,旁有宝泉庵,庵左无蚊,亦传罗隐所许。”


  5、《赠妓云英》是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写与故人久别重逢的感怀,借对云英的安慰,抒发了作者屡试不第、不遇于时的悲愤之情。全诗采用欲扬先抑及侧面衬托的手法,起到了跌宕起伏、言简意赅的效果。从文字风格看,此诗寓愤慨于调侃,化严肃为幽默,亦谐亦庄,耐人寻味。

   罗隐一生怀才不遇。他“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唐才子传》),却屡次科场失意。此后转徙依托于节镇幕府,十分潦倒。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路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罗隐便写了这首诗赠她。

   

    这首诗为云英的问题而发,是诗人的不平之鸣。但一开始却避开那个话题,只从叙旧平平道起。“钟陵”句,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十二年前,作者年少英敏,风华正茂,才气逼人;歌妓云英正值妙龄,体态轻盈,色艺双全。“酒逢知己千杯少”,当年彼此互相倾慕,欢会款洽,都可以从“醉”字见之。“醉别十余春”,含有对逝川的痛悼。十余年转瞬已过,作者是老于功名,一事无成,而云英也该人近中年了。

    首句写“别”,第二句则写“逢”。由怀旧过渡到眼前。前句兼及彼此,次句则侧重写云英。用汉代赵飞燕“掌上舞”典故。当诗人在“十余春”后再次见到已属半老徐娘的云英的时候,其婀娜的身姿竟然还同十余年前 一样,犹有“掌上身”的风采,可以想见年轻时的云英一定是十分令人倾倒。

    如果说这里啧啧赞美云英的绰约风姿是一扬,那么,第三句“卿未嫁”就是一抑。如果说首句有意回避了云英所问的话题,那么,“我未成名”又回到这话题上来了。“我未成名”由“卿未嫁”举出,转得自然高明。宋人论诗最重“活法”──“种种不直致法子”(《石遗室诗话》)。其实此法中晚唐诗已有大量运用。如此诗的欲就先避、欲抑先扬,就不直致,有活劲儿。这种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笔法,对于表现抑郁不平的诗情是很合宜的。

    既引出“我未成名卿未嫁”的问题,就应说个所以然。但末句仍不予正面回答,而用“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假设、反诘之词代替回答,启人深思。它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即使退一万步说,“我未成名”是“不如人”的缘故,可“卿未嫁”又是为什么?难道也为“不如人”么?这说不过去(前面已言其美丽出众)。反过来又意味着:“我”又何尝“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这个答案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卿未嫁”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也就很明确了。此句情感深沉悲愤,一语百情,将诗人满腔的愤懑、无奈倾泻无余,是全诗不平之鸣的最强音。至此,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顶点。

    此诗以抒作者之愤为主,引入云英为宾,以宾衬主,构思甚妙。绝句取径贵深曲,用旁衬手法,使人“睹影知竿”,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诗的宾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赞美云英出众的风姿,也暗况作者有过人的才华。赞美中包含着对云英遭遇的不平,连及自己,又传达出一腔傲岸之气。“俱是”二字蕴含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同情。不直接回答自己何以长为布衣的问题,使对方从自身遭际中设想体会它的答案,语意简妙,启发性极强。如不以云英作陪衬,直陈作者不遇于时的感慨,即使费辞亦难讨好。引入云英,则双管齐下,有言少意多之效。

这首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有跌宕起伏之妙;引入云英来衬托自己,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清代洪亮吉:“我未成名君未嫁”,同伤沦落也;“尔得老成余白首”,同悲老大也:用意不同,而寄慨则一。(《北江诗话》)

 

    6、“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唐代诗人罗隐的这句诗,很被我们熟知,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说起罗隐,总是让人感叹,他是唐朝讽刺文的杰出代表,享有很高的声誉。可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参加科举考试竟然屡次名落孙山,前前后后共考了十几次,史称“十上不第”。不是他的文章写的不好,而是写的太深刻了,深刻的让朝廷的官员都惧怕。这样的人才,若想得到施展,那可真是不容易。但罗隐的才华确实出众,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鲁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罗隐仕途坎坷,在感情上也没有依靠,用落魄的才子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了。有的女人喜欢富贵和金钱,也有的女人喜欢男人的学识和才华,即使这个男人一无所有,她也情愿陪他浪迹天涯。罗隐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位红颜知己,出身妓女的李云英。罗隐在赠诗给她时,却不忘来安慰她,“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首诗看上去调侃幽默,实际上罗隐也有哄李云英开心的意思,罗隐真的能保人家开心吗?

    青年时期的罗隐意气风发,才思敏捷,诗文俱佳,一心想通过科举踏上仕途。在赴京考试的途中,结识了当地一位颇有名声的歌妓云英,当时的云英也正值妙龄,美貌如花,且能吟诗作赋。二人当然是一见倾心了,相互爱慕,把酒畅谈人生,爱的甜蜜述说不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睛中,读懂了不成盟的约定。这一夜,罗隐把云英的心带走了,她日夜祈祷,希望罗隐能够功成名就,能够两手相携在一起生活。然而,这一等足足等了十二年!

    罗隐自离开云英后,屡次科场失意,生活十分贫困潦倒。不是他怀才不遇,而是他的文太犀利了,一直未求得功名。如今,十二年过去了,不想再度与李云英相遇时,发现她仍未脱风尘,仍在等着他。已步入中年的罗隐不胜感慨,云英也是人近中年了,仍可见当年的风采,体态还是那样的轻盈美妙,在众多的妓女当中依然是美丽出众。

    一事无成,自然是无法面对心上人了,罗隐此时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齐涌心头。我未成名君未嫁,难道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吗,这句话不但是婉转了尴尬的局面,更是委婉地道出了彼此的凄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油然而生。罗隐怎能不明白李云英的心境啊,凭她的才华和美貌,嫁入王公贵族不难,可她偏偏不喜欢,宁愿等待,只是为了那一夜的心动,只是为了那一个不成盟的约定。此时的布衣罗隐,会给李云英幸福吗?

    罗隐具有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他的文章风格充满了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被社会大众所认可。李云英也是色艺俱佳,在当地也有较高的威望。不同的人生,一样的遭遇。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由此可见唐末的体制制度,以及官场的腐败到了何等巅狂的程度,唐朝的灭亡跟这些是有必然联系的。在罗隐的这首诗中,更可见诗人的抗争和愤激之谈,文人始终是文人,艺术和现实还是有距离的。

    李云英偏偏就喜欢罗隐的天生傲骨、不媚权贵,这才是真正的文人笔锋,只是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而已,遂与罗隐结为百年之好。后来,罗隐在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李云英相夫教子,一直陪着罗隐终老。

    这段“十上不第”背后的爱情,非常具有代表性,就是对晚唐爱情的经典解读!(梁迎春)


   7、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罗隐《赠妓云英》

  罗隐是晚唐名诗人,不过他的考场运气实在不怎么样,自27岁(公元859年)那年开始入京赶考,连续十多年都是铩羽而归。后来隐居九华山,一直到55岁时,改投吴越王钱镠,才正式成为官员。

  罗隐不中进士,或许跟他长得不帅有关。宰相郑畋的女儿很喜欢罗才子的诗文,但有一回罗隐上门拜访,郑美眉在门帘后面偷窥他的尊容后,一下倒了胃口,结果罗隐的诗文也遭牵连,被郑小姐扫地出门。

  罗隐就这样不得女人缘。他少年时赶考,经锺陵,结识歌妓云英;12年后,中年落魄的罗隐再经过锺陵,又见云英。云英已老,仍是歌妓,没有找到好归宿,却还有心思讥讽罗隐:“怎么你还是个布衣啊?”罗才子消受不了这番“恭维”,写诗回讥:我没有成名,但你也没有嫁人;说我不如人,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罗隐其实是提醒对方,在鄙视我之前,还是先清醒地认识一下自个儿的处境吧。

  罗隐写诗跟剩女较劲,其实也是愤懑的曲折抒发。现实中有这么一种情况,本来都是天涯沦落人,应互相取暖,但看到对方同样混得不好,也会产生一种鄙视的情绪,却忘记自己根本没有鄙视的资格。


   8、罗隐《赠妓云英》,先写二人情谊,“醉别十馀春”;又极言云英即使早过了妙龄,依然窈窕美妙,有“掌上身”。自小有诗才的罗隐十二年后重见云英,仍是一介布衣。不过既然艳冠群芳的云英嫁不掉,他罗隐做不成大官,也就没什么稀奇。再说了,不能因为云英没嫁掉,就说云英不美;那我罗隐虽然没做成官,也不能说我就是个草包吧?


    追忆年少时候的初遇和共醉,写云英至今风韵犹存,前两句的铺垫足够引出后两句又无奈又俏皮,虽愤懑也不算巨大的愤懑。罗隐搁在现在一定写得一手好微博。


   还是最喜欢唐诗。唐人的心高到九天,钻入深海,天涯海角地游走,即使还是归于山林、官宅或佛堂中,也都有过一颗大心。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悲那么大,喜也那么大。唐的群星璀璨超越了想象,他们在江声云朵里,也在庙堂茅屋中,个个儿都有可爱之处。


   9、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是晚唐才子罗隐,与乐妓云英再见时,赠给云英的诗。


   十几年前钟陵醉别,我是初次赴举,满腔热情的少年郎,你是青春正盛,貌美如花的乐营妓。因为各有才思,我们引为知己。三两觚酒,即逢知己千杯少。酒罢挥手作别,我往京城寻我的功名去,你在旧地仍做军中妓。?


   十几年过去,重到钟陵,又与你不期而遇。我是科场失意、屡次不第、怀才不遇的失意人。而我断然没有想到,你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仍然满腹才华,仍然形单影只。仍然记得我,你惊呼:“罗秀才还是布衣?”?


    我不胜感慨,终究还是写下这首诗作为赠答:钟陵醉别十年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记得那些昔日的梦想,记得十年的艰苦跋涉,记得自己的才华横溢,记得今日的郁郁不得志……这世间,多少才人是不见天日的夜明珠,灰尘遍地,掩了芳华。你以为我定能及第,我以为你定遇良人。


   是真的不如人吗?不,不是的。不是肯定,而是质疑——“可能”二字,是不信,是不甘。


   你曾年少妖娆,定不会不如人;而我与你同样般沦落天涯,我又比谁差了??


   这一声长长叹息,其实罗隐想说:可能俱非不如人。


   你我非无能,本胜于万人。只是人到中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再见时,我依旧不得志,你依旧飘零。我无以赠你,唯有用我唯一的拥有,我的才华为你作一首自嘲诗。


   罗隐被称为唐末最后一位才子,一生坎坷,落魄时,卖过字画,当过乞丐,还隐居过。因为丑,被讥讽,因为狂,被打压。可是他终究还是在晚年55岁时走上仕途,一直到77岁去世。?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时,我尚年少,并不能体会什么。待我再次看到,如同那日再遇云英的罗隐,心生触动,感慨万分。


   有多少你我,曾有过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质疑和自嘲,是不是我真的不如别人,所以我才得不到我所想要的。


    我们会彷徨、迷惘,去质疑人生,过去那么多远不如自己的人过得比自己好,是不是自己不如别人,所以自己才得不到。面对现实,到底我该屈就还是该坚持?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朋友H姑娘。H是典型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文艺女青年,这里的文青只有褒义。她是个很有自制力和意志力的姑娘,大学的时候,她能每天六点起床,去教室看书自习每次上课总是第一个到教室的。而我们宿舍的其他人,七点多了还在床上没翻身,每回上课都迟到。所以在其他人眼里,她是神一样的存在。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看书,此外,自学了很多专业软件。她的时间从来不会浪费在蹉跎上。就算是后来为了承担自己的生活费,从下午到晚上十一点一直在ktv兼职,她也能考的比我们好,拿到奖学金。


    就是这样一个努力的好姑娘,爱情和事业都不顺遂。在事业上,领导因为她的才能,一个能顶几个,不断地给她加任务,美其名曰,能者多劳。她不得不晚上忙到十二点早上四五点就起来才能完成任务,她又是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基本没有周末,都花在了工作上。可是职位却总是原地踏步,迟迟不升。就连比她后来工作能力远不如她的小姑娘,都成了个小领导。


    至于爱情,一直遇人不淑,从已婚男,到重遇初恋再分手,到最后还遇到个传销男,游说她去搞传销。家人对她谈不上,相反一直是她照顾父母和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甚至还要筹钱给他买房子。


    她也深夜痛哭过,不止一次喝醉酒过。她问我:为什么我的人生会过到这个份上,我这么的努力想要去过好我的人生,为什么就是过不好呢?为什么那些能力不如我,没有我努力的人却过得那么轻松,那么自在?我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如他人,所以才不配拥有好的人生?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因为我也是个被催婚的大龄剩女,有着与她同样的迷惘和不甘。一面质疑为什么想要的迟迟未到,一面又不得不怀疑是否自己技不如人。是不是自己的眼睛看得太高,认不清自己,如果愿意委曲求全,愿意走捷径,去将就生活,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在难过时,被人嘲讽时,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想过,下一次只要对方还过得去,我就嫁了。可是当我试着去妥协时,却发现我真的做不到。我不喜欢这个人,就算他的条件多么的令人艳羡,我都无法做到与他同床共枕。不管我多么努力说服自己,心会说谎,但是身体不会。去将就一个不爱的人,我宁愿孤独。


   到现在,我还是亲戚朋友里众人侧目的单身汪,走在理想的道路上。不过可喜的是,H姑娘在将自己的辞职书放在领导的桌上,在他面前一改过去的唯唯诺诺,将自己这些年在工作上的努力面无表情的陈述完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后来领导承诺她升职加薪,她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她找到了更懂她价值的新公司。


   另外,她发给我一份婚礼邀请函,她要结婚了,对象是她外派驻地公司的同事,是她所喜欢的,刚好也喜欢她的。她说,其实努力还是很有用的。不然我就不能做着一份喜欢又高薪的工作,在不算很年轻的年纪遇到欣赏自己的人。我还以为我会是一辈子的老姑娘了。


   虽然没有那么早,也没有那么快,可那些属于你的终究还是来了。


   你看那么狂傲有才的罗才子,经历了那么多的不顺,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面对失意。也曾不甘的自嘲不如他人。可是最终他还是得到了他想要的,实现了他的理想。?


   因为梦想一直在,从未曾放弃。所以你才会选择坚持,就算彷徨、寂寞、困苦、怀疑。初衷不曾改变。你不是不如人,只是可能还要多点时间,多点努力,多点取舍。


    所以你不是不够好,只是时候未到。只是在得到之前,你也须有真正的底气,才能无惧等待。

(作者  叶梨梦 )


   10、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传说中的故事是说罗隐家境贫寒,免不了向亲戚求助,但是久而久之,亲戚们唯恐避之不及,救急不救穷,亲戚间也似乎如此。但是相面的说他长了一副大富大贵的容貌,将来是出将入相的料子。于是类似的事情发生了,罗隐的母亲就跟上面说的那位寡妇一般发狠,说要将来要整治那些不识相的亲戚。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罗隐第二天的容貌居然发生了变化,常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类不见了,成了落魄的容貌,于是后来也就一生不第,甚至遭到妓女的嘲弄。据五代人何光远所著《鉴诫录》载:罗秀才隐,傲睨于人,体物讽刺。初赴举之日,于钟陵筵上与娼妓云英同席。一纪后,下第,又经钟陵,复与云英相见。云英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矣。”隐虽内耻,寻亦嘲之:“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

    但是罗隐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有了职位后没有狐假虎威的欺凌百姓,相反的是一个劲的做好人好事,颇有恩德于民,后来做到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在人过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既有官职,又享有高寿,是很不错的了。

   古人有“人间私语,天闻如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的说法,无非是教导我们君子慎独,即使是暗自发狠,那也是要倒霉的。心存善念、多行善事的人,也许会吃亏于一时,但是终获福报。所谓“善恶必有报,迟速有时”而已。


   11、和老同学在QQ上聊天,谈及彼此都已届不惑,华发早生,但建树无几时,不禁有些落寞。末了,想安慰他一下,竟又无词,忽然想起“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句子,就打了,发过去。过了一会,老同学发来一个大笑的QQ表情,继而又发来一个点头的QQ表情,最后又发来一个跟着文字的发怒QQ表情,文字是:“我岂是妓者文英?”看来老同学是知道这个典故的,或许是他百度了一下。其实,我对这诗句也不甚了了,我也百度一下吧。


  这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句子,题目是《赠妓云英》。全诗曰“钟陵醉别十年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一看就知道是有故事的,果然——相传秀才罗隐初次赴京应举,在钟陵(南京)筵上与歌女云英同席。十二年后仍未考中,复在钟陵与云英相见,云英笑他仍是白丁,罗隐因而写此诗作答,反讥云英。这样的故事让人难以相信和接受——此时的妓者云英,一生风尘,半老歌女,会去讥笑落魄不第的书生罗隐?除非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的老鸨!再说罗隐吧,即便真是受到云英的讥讽,十二年间“十上不第”的科场打击,心灰意冷的罗隐还会去反讥另一个境况更“不如人”的妓女吗?未免有失一个读书人起码的温柔敦厚。这个故事据说来源于元代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之所以故事编成这样,怕是因为远在元代辛老先生看了罗隐的自选文集《谗书》了吧,《谗书》里多是“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以为罗隐必是个睚眦必报的刻薄之人,但《谗书》和《赠妓云英》并非同时之作,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前者嘻笑怒骂的是当权者,后者则是说给一个弱不禁风的风尘女子听的。再说,后人不是对《唐才子传》有“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的结论吗?


  我更愿意相信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罗隐多年在外漂泊之后又回到钟陵,见到了一个当年就相好的妓女云英,她仍在这青楼里强颜欢笑,卖曲鬻春,但却已经“暮去朝来颜色故”了,书生罗隐看着故人云英,想到自己人生跌宕,江湖漂泊,年华渐逝,不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于是作此诗,赠别云英,就像当年白居易遇见琵琶女,就像此时QQ两端的我和老同学。你问我这个版本的出处,嘿嘿!这个版本是我想当然臆造的!


  《赠妓云英》,细细读来,似乎还真有点悲愤和讥讽的味儿,但这讥讽不是针对云英的吧——他在自嘲的同时,把毛锥子指向了别处——罗隐才高学富,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是手段不如人吧,是这老天没有给我们机会吧。(李圯   酒泉日报)


    12、相约的地方不必是花前月下,绿水青山,尤其是心灵的相约,更注重一种身心的相得益彰。相约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默默来到所喜欢的一隅,享受一段美好的下午茶时光,静静地翻阅着一本本喜欢的书籍,愉悦的心灵犹如鹰隼般在蓝天上滑翔,面前或是一杯薄荷咖啡,或是一壶梅子红茶,固然有人声鼎沸的喧嚣,也有喁喁私语的嘈杂,但书籍的世界毕竟是一片宁静的港湾,即使有人生的喜怒哀乐或战争的刀光剑影,以及囊括着大千世界的神奇故事,这些纸上谈兵的繁华,只会让心中的那片海洋波涛汹涌……


    每到一个城市,我总喜欢逛逛书城,以前是只要去书城必然要挑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要是碰上打折,更是喜不自禁,就会专挑大部头的买,那份得意和开心,好像玩收藏的捡了个大漏似的。再大的城市,无非就是人多车多楼高,没多少有趣味的地方,真正爱玩又会玩的往往都是在各地的名山大川处流连忘返,让一份雅致的心灵在清风明月中逸兴遄飞。而城市是安放寻梦者的家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后唐*李煜);是怀揣梦想振翼高飞者的天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是多情者的温柔乡富贵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宋*蒋捷);是失意者惺惺相惜和颓废的温床,“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唐*罗隐),是……


    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小巷里,每到一处总喜欢那种“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北魏*郦道元)小巷通幽的蜿蜒,斑驳的老墙根,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树,一个伛偻的背影,一群欢呼雀跃的儿童,门前静坐着的看不出年龄的老大妈或老大爷,都有着一份怀旧的情感在血液中奔腾。而走进大型的商贸城,总给人压抑的感觉,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是美女如云,但囊中的羞涩,只能让我目不斜视地快速走过,真不明白自己是看风景还是来受罪。即使是公园大都是千篇一律,绿色的草坪,嶙峋的石头,顶多再有浅浅的一湾水,而这个季节能看到的花儿确实不多,木本的花草还在孕育之中,等待着春风的劲吹,只有那些一年生的草本花草三色堇、雏菊、瓜叶菊、樱草在竞相开放,压根是迎春花开放的日子却因为花色的单调,总是很难见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倒是眼前在奔跑中放飞风筝的一个个少年,才让心中的一份忘情与喜悦跟着他们的脚步纠缠。


    只有走进书城,那份执著的感情才会在一种静默中沉淀,沉淀一种感悟,沉淀一种由来已久的渴盼。


   如期而至的心灵相约,犹如馥郁芬芳,从来都是让人有种按捺不住的惊喜和痴迷。

   

   13、号称唐末“丑才子”的罗隐有一首诗叫《赠妓云英》,诗如下: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诗虽平实,但一句淡淡的“我未成名君未嫁”不知要撩乱多少男人的心绪。

  罗隐,别人对他的评价是 “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可偏偏这样一个才子却屡屡科场失意,十分潦倒。他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路过锺陵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那时的罗隐想必是英气勃发,踌躇满志。可十二年后,当他再度落第路过锺陵时,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属乐籍,未脱风尘,罗隐已是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一点面子也不给地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一句话更让罗隐唏嘘不已,羞愧难当,便有了这首诗。

  做男人辛苦,古来如此。一则男人追求功名利禄与蜜蜂逐花女人追美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二则也是有社会压力的,别的不说,单就女人们看成功男士哪怕他是个“猪头”的眼神都够那些平凡男士即便他是个帅哥喝一壶的。所以,以李白那样的狂性,为了得到别人的举荐,也不得不对当时权贵韩朝宗写道“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明显带有溜须拍马意味的文章来。可是偏偏造化弄人,但凡人要追求的东西一定是属于稀缺资源,美女不可能满大街都是,成功男士也不会一扫一箩筐,多数男人注定要平凡一生的。结果很明白,在这种古今中外社会资源包括美女们的眼神都向成功男士毫无保留倾斜的情况下,那些平凡男人自然要郁郁寡欢。而象罗隐这样有才却十几年如一日原地踏步的男人,并且又很不幸地遇上云英这样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女人,当然更是郁闷不已了。不过,倒是有一个精神胜利法很适用于那些确实不凡的有志男人,不妨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历史空间去考量。就象李白,当初眼巴巴地等着韩荆州的提携,结果却是酸溜溜地离开,可如今,如果不是李白的一篇文章,简直就没人知道什么韩荆州。究竟谁比谁更出名,谁靠谁出名,什么才算真出名那还不一定呢。只不过吃亏的是,你给别人留下了精神,而自己在现世却得到的不多。

   

   14、读书读的昏昏欲睡,这是常有的一个状态。过完春节,这状态显然像痛风病人又醉了酒,加重了许多。浑身慵懒,疲惫不振,无所适从,像荒芜的杂草充斥于我老家的庭院中,潦困而镺蔓。或许这就叫节后综合征?


   心中说:应该早一点振作,步入常态。于是倚靠在窗前。阳光很是洪烈,骤然从严寒中迸发,骨子里的冷一时还未适应这暖燠来,气孔百穴熏得不自在。天空淡蓝淡蓝,一看就抹上了春的气息,仿佛嫩绿的风来了,仿佛繁茂的花开了,仿佛春天从云边熠熠奔来,在向我招手。


    我朝它们笑笑,也没有久违的感觉。没有久违的感觉,我知道那不是春天的过错,实在是因为内心的苍白和迟滞。人到中年,对于不善言辞和懒于思考的我,苍白和迟滞是无可避免的。想想,实在无须放大。就像最近一首很火的《南山南》:“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生活往往阴差阳错,何况时光又总是“苟延残喘无可奈何”。


    于是乎,就开始想春天的花事。


    先是茶梅开,从有些暗哑的绿叶中,一不留神就迸了出来,深红得沉醉。接着是迎春花,在藤蔓的枝杈上冒一个绿豆大的苞,相约于一个春天的晚上,同时开放,对着初升的朝阳,发着银黄银黄的光亮。后来,月季开了,银花开了,连翘开了,水仙开了,虞美人开了,故土满田满畈的油菜花也开了,稀缺而野生的红花草也开了,再后来,荼蘼也开了,就连母亲坟头的诸葛菜、矮牵牛也开了,星星点点像渔网上的水珠眨着眼睛,和母亲说着别后的话。


    花开的时候,整个世界也就笑了;世界笑了,春天也就这样过去了。过去了的春天,再又是一个漫长的期待,期待花事再来。


    曾经无由地想:如果真的有一个能够定格的时光机,我会将时光的指针停滞在哪儿呢?是少年的懵懂时,还是青春的惶惑时,再或是老年的可期时?但一定不是中年的迷离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容喘息,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像橡皮筋束紧在皮肉里,越挣扎,越蛋疼,搞不好就缺血坏死。

   

    那一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古人正在祭天祈雨。或许我也想祈望什么。多年后的我,除了容颜沧桑了一些以外,依然如故。罗隐说: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现在想来,那时高抬了自己,其实我连“腐儒”也不是,充其量算一坛烂糟糟的“腐乳”,臭而霉黧。但那时还有“推云叠雨”的念想。


   岁月像一棵生长的树,若是长久地注视,其实是薄味寡欢的,只有偶尔不经意的回头,才能看到一些涟漪。还是且行吧。

   

   15、“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典故:


    大中十三年(859年),罗隐于南康郡首次入贡京师。途经钟陵,与妓云英同席。十二年后(咸通十二年,871年),见黜礼部,旅况穷途,于钟陵再遇云英,感寓身世,遂写下其代表作《嘲钟陵妓云英》:“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云英未嫁”即出于此。


    动念写这篇文章很久,也开过几次头,但每每不到一半就废掉。但看看那些躺在文件夹里的残篇,却也正合了这篇文字背后的心境。人生每多遗憾与失落,快乐总难捕获,但失望却俯拾即是。只不过生命永远过于喧闹,我们也总容易陶醉于那些细碎的沙沫,总是自浸于那些本不知何时已经悄悄附加于你的与生命本初毫无瓜葛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正是冬至。在学生会的办公室上自习的时候家人打来电话,问:儿子你今天吃饺子了没有?我很淡定地说吃了。可其实没吃。冬至要吃饺子,这习惯流传已久,仿佛这个饺子下去就会变得温暖与有希望。然而——冬至无非昼短,人生岂少夜长?在这一场总是令你失望无助倍感荒凉的人生里面,总有些人是宁愿独自面对那纵使深重如海的郁暗,也不愿衔一线温暖以自娱自欺的。


   然而并不是你肯独当人生催逼,人生就肯就此放过你的。恰恰相反,如果你既然不肯接受人世为你伪造的最后避难所,那便只好请你更多地面对人生的蹉跎困顿、失望悲苦。人生原本辛苦,辛苦之后未见得能够收获满足。于是才有了那句著名的感叹: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是啊,或许我们都曾任性自诩,都曾激情满怀,但是这个人世是不因为你充满激情而肯给你更多温柔的,激情越多难免失望越多,自诩越甚打击也就容易越重,拼搏过后,浪掷过后,总难免收获一个“我未成名卿未嫁”的结局。


    更何况,人生总还是公平的。它在给你沉痛与失望的同时也给了你足够多的避难之所。你可以自欺,可以自娱,可以在这个多孔的人生里寻找一个另外的出路。所以你大可以做一个“不婚主义者”, “不仕主义者”,在不能成名不能成婚之后选择不名不婚,为自己保留一些独立而可以见人的尊严。


   然而也还是会有一些人,是宁愿面对自己的失败,而不愿意游而避之乃至游而击之的。他们宁愿在这一场场的荒凉与失败之下抽出一根骨头,立之为栋、横之为梁,撑出一片空间来给自己容身。这骨头总须浇漓,烈火以之,寒冰以之,直到留下并不好看的瘢痕,才肯撑得住的。于是我看到有这样的人,他们敢于自审,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并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或许将无可挽回的现实。他们仍然保持自己的尊严。


    我一向承认在人生观上,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我对一切声称人生意义充分、价值可观的观念保持警惕。因为我分明感到这人生在那些似是而非的意义背后,留下了那么多的疮疤与空洞,好像锈迹斑斑的铁皮。满眼皆锈色,他时敢重漆?即便重漆,有些锈,是锈进骨头里的。


   可这锈有时也像是一种礼赠。当你不肯接受他们强加给你的关于你自己的人生的意义,当你决定自己寻找这场人生的价值所在,你便不可避免的红锈入骨。当你越寻找那个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答案,当你越来越不肯被这个人世的既定的规则所兼容,你就越发的生锈。当你开始因为人生问题的浩大飘渺而感到无力与绝望,你的骨头上就更加锈迹斑斑。可是,当你赤身裸体面对自己的时候,你也会知道,这些锈迹,是你生命不同于他人的表征,是你在万般沉沦之后犹有可能飞扬高举的最大证据。


   所以“我未成名卿未嫁”如何,“可能俱是不如人”又如何,支起一身病骨,犹能“不辍歌吟,不废飞翔,不废航泳。”


   为只为,我是怎么样地爱这场人生。

   

   16、其实对我们而言,最痛苦的三种状态可能是:‘君未成名我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君知妾有夫,赠妾夜明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爱人或是不爱人,或是难免被弃的命运,或许内心有对时间的恐惧,怕看见美人垂暮的局面”,笑,“虽然我们都不是美人,更甚者终于遇见了心之所系,却相遇太早或太晚,一切只是徒增感伤罢了”。

  “那怎样?只有等待吗?被爱或被弃?或人比黄花瘦?”

  “为什么不自己去争取呢?为什么始终不敢面对自己的心呢?让她告诉你答案不好吗?”问完了,才摇摇头说,“可是好难,很难发现想让自己不顾一切也想得到的人或事,就这一点而言,不论大家表现的多么有礼貌,多么绅士或淑女,其实只是客套罢了”。


  17、“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是落弟才子对世事无常,人生跌宕,江湖漂泊,年华渐逝的感慨自嘲;“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描写的是已婚女子奉还明珠后不舍的泪水却随之落下的惆怅之情;“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故地重游对恋人无限怀念的唏嘘之意……

林林总总地感叹了半天,我心中其实最深的感慨就是,由此可见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能够做或者曾经做过一个最合适的决定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美事。记得在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大家最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万事如意”。其实万事如意很难,很多时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祝愿,所以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见如意的事也不过一二。因为概率极低,所以人人心向往之。

你想遇见谁,是心底的一个夙愿;你会遇见谁,是上天的安排;你能遇见谁,是你的造化。

   

   18、有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真的要屈的时候,却突然有了一种挫败感。不禁想起罗隐《赠妓云英》中的两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当时读的时候只觉得有一种嘲弄意味,今天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似乎觉得分不清是谁在嘲弄谁了。



说不出有多么希望回到读书的日子,那是一种怎样的风光呢?似乎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现在却有一种莫名的落魄之感。其实,人生的每一个瞬息似乎都充满了玄妙,不知道哪一步通向成功,哪一步走向失败。为之拼搏过的一切,谁能够轻易的放弃呢?当初也是在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必须放弃的时候,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差一点跌入深谷,觉得人生一下子变得暗无天日。如今,还是同样的问题,可是,为什么依然无法释怀呢?不由自主地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是不是真的是走错了方向,落得一招走错,满盘皆输的结局,究竟是已经输掉了一盘,还是上仓为了装点我的人生的道路,而故意制造到的波澜。



不论自己的工作做得怎样,成果是否令人骄傲,都总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感觉,总想一搏到底。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明知如此,一旦要放下,生命却一下子陷入了失重状态。爱,还是那份爱与执着,让我似乎觉察出心底隐隐的痛楚。虽然明白眼前的一切,,明白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可是却失去了屈伸自如的潇洒。



工作这么长时间了,仍害怕人际关系,实在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离从前的距离近了,就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心里的方阵早已乱了阵脚,只有不停地劝慰自己,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爱迪生要是失败了会哭,就不只是耳聋了吧。



还记得大学时口头作文考试,我抽到的题目是《谈潇洒》。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师姐在我耳边说:“你就是潇洒。”不知道这是鼓励还是表扬,抑或是……反正当时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果然潇洒了一把。



而如今呢?如果有人说我潇洒,恐怕我该自惭形秽了。真的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很有一种难言的痛苦。思来想去就是无法走出心里的那片阴影,不知该怎样咽下自己酿的这杯酒。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许这是由于自己目光短浅的缘故吧。为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呢?不是说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吗?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么?什么是都是操之过急似的。其实凡事有利有弊,何必太过计较呢?总是在母亲的翅膀下躲避风雨的小鸡永远也无法成长起来,难道就甘心自己永远幼稚下去?不是日思夜梦的要做一只雄鹰吗?作雄鹰就要有面对风雨的勇气,有搏击长空的魄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年轻是一种资本,一种财富,更是搏击风雨的大好机会!



我会努力让自己沉静下来,判断一下自己的未来该走向何方,让自己真正有能屈能伸的气度,在磨砺之后走向成熟。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跃一次吧!相信自己的十驾之功不会差于骐骥一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