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门画苑】第三十八期 │2016版纳之行学生写生感言汇编

 Flybird飞鸟 2016-12-07



抱朴守静,方臻大道

                                    ——我的学习心得


李  榕/文


我的老师苏百钧先生,集大气、静气、正气于一身,兼学问、才情,思想于一体,是一位在当代工笔画领域里成就卓著,继往开来的文人学者型大家。正如宋丽萍老师所言:“苏老师从不把儒家文化、老庄思想和佛学禅宗挂在嘴边,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知识渊博、莫测高深的学者,但是他却正直善良,待人以诚,不为虚名浮利所累,宽容慈悲,多讲奉献少提回报,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实践着传统文人的人格理想。”跟苏老师学画者,一是因为人品,二是因为画品,都纷纷慕名而来。也正是因为苏老师有着这种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同学们才三年五年如一日地追随于老师左右学习绘画和做人。老师在教学中讲的最多的就是做人。他说:“做人,比画画更重要。画画,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行有两种,一种是苦修,苦修说白点儿就是心里面总是背负着名和利这两个包袱,所以总是感觉自己很苦;另一种就是愉快的修行,就像我画画,从没读小学开始就画花鸟,一直画到现在,真的像抽鸦片一样上隐了,一旦不画画,心里比什么都难受!”他还说:“一个人把自身没有修养好,把人没有做好,怎么能画出好画呢?”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66cm·91cm 纸本 2007年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从苏老师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一是取境之大,二是画面气场之大!他的大部分作品的构图,都采取了充满画面的“四边截”的形式,这在中国绘画史上大概是史无前例的了吧!画面视线虽聚焦在大自然的某一个局部,虽是截取一时一地之景,呈一情一意之境,但又不局限于微观的小我情绪。观之每幅画,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之大气,浩然之正气!正如夏硕琦先生所言:“(苏百钧的)画面飘逸的、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是一种精神的超越,是我们时代非常需要的能够去污的大美!犹如深山翠谷中富含负氧离子的‘氧吧'之于‘水泥森林'中灰霾样态的污浊空气。”即使一幅小小的扇面画,也不难看出老师在绘画立意、取境中之大气!曾有好多人问苏老师:“看您那么单薄瘦弱,想不通您为什么能画出这么气场大的画面呢?”这就是“底气”,也叫“功力”。在绘画中,老师是有着“童子功”的,他从小深受父亲言传身教,从小接触自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写生了。中国的教育,别人学画都是从全盘西化的素描、色彩学起,而他则是从写生开始,故对观察自然,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除了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更是师法自心了!所以,老师身上和画面中的这种“大气”,来源于他的天赋、学养、功力,灵性和创造。他喜欢把禽鸟置于阔大的植物空间,大树、大花枝与小鸟、小鸟群形成的对比,构置了一种有放大感的场景(郎绍君语)。老师的独特之处就是将眼光投向了天与地,将洞察直抵于道与气,把对自然景物的体悟升华到人生的某种理想境界,凭借他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去品味他创造的审美意蕴,走进他开辟的精神绿洲!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静的对立面是乱,乱的根由是欲。我的老师之所以能够“入静”,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无欲”。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画画的人,不要总是想那些名和利,只要你安心画画,该来的都会来的!”这句话蕴含了不少道理,既让我们能静下心来画画,不浮不燥,不为名利蒙住眼睛,又道出了人们时常谈论的正真的绘画与所谓的温饱之间的问题。大多数搞艺术的人,心里最纠结的就是画画挣钱走市场就不是纯艺术,而搞了“纯艺术”,又怕没钱生活过日子。其实,老师的这句话,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了!只要你静下心来画画,只要你画的东西好了,怎么会没人喜欢没人要呢?他说他在央美上临摹课时,同学们什么都没想,只是认认真真的在那里画画,做梦都没想到那些收藏家竟然三万块钱收藏了一位同学的临摹作品,三万块能解决好多问题,起码几年的学费。所以,他认为,只要静下心来画画,该来的都就来了!曾有一位同学在新老生答谢宴上问过老师这么一个问题说:“老师,您说如何既能画出好画又能解决温饱问题呢?”师母开口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过去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一家好几口人,一天只靠几个馒头度日,苏老师依然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大画,而且,再困难,也舍不得卖画,每次看到他完成的作品时,他依然显得很开心,我们就是这样熬过来了……”此刻,师母已是哽咽了,她接着说:“所以,你们一定要静下心来画画,如果你们成天想着如何去赚钱,那么,你的作品就进步很慢了!”听了师母这些话,我们都再也没理由说自己连温饱都没法去解决了!老师之所以能画出那么多的巨作来,就是因为他能够挡得住名与利的诱惑,对任何事他都能放得下,能够做到无欲无求,沉下心来画画做学问。我们不能静心画画,天天为生活、为温饱问题而“欲乱于心”,总是要这样那样,背后脱不开一个“有所求”。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而老师却能做到在纷繁而充满诱惑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该来的一切,对他来说全都来了!前些日子,我因为自己觉得四口之家住116平米的房子,集生活、起居、学习,加之我画画为一体而感到拥挤不能静心创作时,刚好那时我和师母在微信聊天,我对她谈了我的想法,我说想把我隔壁那套房子买下来,给自己当作工作室用,一百平米,估计得四十好几万。最后师母给我来信说:“能买隔壁房当然是最理想的事,但一定要量力而为,其实房子小只是借口,以前我们在广美的住房只有20平米,厅、房、厨、厕集于一间,百钧把画板往大床上一搁就画画,儿子晚上睡觉拉开长橙就是床,在那种环境中,百钧出了一批作品。”……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下子使我贪欲的心平静了下来!那天,我彻夜难眠……想到师母在文集中说到的他们当年那些生活,一下子全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而让我更想不通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苏老师是如何做到“清心而寡欲”的?他怎么能画出那么多的巨作来?他们是怎样熬过了苦日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师母为了支持苏老师画画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这一切,除了师母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付出,还有就是苏老师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以及老师那颗热爱绘画的心!一颗伟大的心!不,是两颗伟大的心!真是“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第二天,我立马爬起来,和老公收拾腾房子,给我腾出了一间卧室作为我的“画室”,而且,很快,我就投入到绘画创作当中了。我觉得师母太智慧了!记得老师说过:“静能生慧。”难怪他的作品总让人有种超然物外,心宁神静的境界,似乎把我们带到一个无穷无尽,无拘无束,无争斗,齐生死的永恒的安静境地!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于人来说,这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他又说:“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就是孟子“浩然之气”的含义,天道在其中,人道也在其中。苏老师的画面中的正气,来源于他自身的修养——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他很小的时候,骑在父亲的脖子上能喊唱赋诗,这让父亲感到很意外,所以,从小就注重有意栽培他,使得他在很小的时候,从能握铅笔开始,就已经能写生了。就凭这一点,注定他将来肯定是一个了很不起的人物!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苏老师的父亲苏卧农老先生,本来就是一位在当时很了不起的画家兼美院教授,为人谦和,一身正气,母亲又是解放前期的大学生,这个后天教育环境,也注定苏老师在今后,非一般家庭中的孩子能比!况且他天生聪慧、勤奋好学,这一切,都造就了苏老师今天的成就,非常人能比!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苏老师说:“一个好的画家和书法家要想成功,必须保持内心的纯粹、干净,必须有自始至终的意志和品质,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他说:“我是一个凡事都很认真的人,我不想为了钱而将作品画得很粗糙,我希望从我这里出去的都是精品。作为画家,应该有长远的目光,要对社会与后人负责。”这些话很实在,也很深刻,从中能看出老师对绘画、对人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截然一身正气,廉洁自爱!为什么说一部书画史就是半部文化史呢?在老师心里,最清楚的莫过于书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以,在绘画中,他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在教学中,他有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去认真指导每一位学生的作品,他用行动去感化、用语言去点化每一位学生,他从不干预我们的创作,从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他对其同行们说:“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工,也不要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影子。真正成功的老师应该培养出与自己不同的学生。教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需要自己用感情去影响学生。”从昔日给同学们辅导作品时可以看出,老师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画面中的“火气”、“燥气”、“阴气”、“邪气”、“晦气”、“妖气”,甚至是“鬼气”,而代之以画面的就只有浩然之“正气”了!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是说,这种气靠的是正义和道德的日积月累,否则只会消退无力;他只会存在于真君子的身上,绝非伪善的人挂个招牌就能拥有。所以,浩然正气,靠的是养;养,靠的是诚。唯有真心追求之人,方可靠近。老师的正气也来自于他的真诚——为人真诚,对事对物真诚,对画更是真诚了!孟子又曰:“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是说,志,是气的统帅,志向着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养气,先要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就会养什么样的气;要养浩然之气,必靠浩然之志。浩然者,盛大也。所以元代王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正气满乾坤”;西晋杨泉言:“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这一切,都能从老师的教学、为人和画面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当老师听到有人画画叫累时,他说:“你们说工笔画很苦很累,其实那是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创作过程是一种享受,其间有一种战胜难题的乐趣。我最佩服那些科学家,他们有的人一生仅仅成功一次,甚至有的连一次成功都不会有。他们反反复复地实验,反反复复地探索,有坚强的毅力,但我能感觉到他们那种在进取中的享受。”看来,老师真是既有着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心,又有着儒释道的法理和博大的胸怀。难怪他已是花甲之年,却看上去依然是那么精力充沛,活泼可爱,成天总是那么开心快乐,嘴里总是念叨着:“画画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一件事儿!”



苏百钧 《高秋集禽图 》局部


所谓的跟道家学大气,跟佛家学静气,跟儒家学正气。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启迪,又是我承蒙于导师的惠泽,我想,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则万法不乱心,万物不遮眼,万事不碍行。那么天地之间,又哪里不是通途呢?衷心感谢导师!祝愿亲爱的导师永远快乐!健康!多出精品、神品、逸品!



李榕,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201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工笔高研班,201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工笔花鸟高研班,师从苏百钧先生。2014年,作品《盟》获“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展览优秀奖,并被南京金陵美术馆收藏。



 






========================










关 注 【 苏 门 画 苑 】 获 取 更 多 艺 术 知 识


声明:所有图文均为作者整理,转载或其他用途请标明出处。


公众微信号:sumenhuayuan



【投稿或建议】

Email:3223913418@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