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既为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的,只有真正的投身于股市的投资者才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股市投资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在于投资者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分析方法,在进行盘口分析时侯,投资者还是要注意以下的内容,以防主力作假。 大单动向和主力意图 主力就是在盘中经常买进卖出维护股价的大资金。大买单其实只是一张较大的买进单,比如100万股的买进单,不可能在瞬间完成,有时侯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类单子可能属于某个基金、QFII、私募或者某个法人团体。尽管大买单背后的大资金特性与主力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运作的方向和时间上有着本质的差异。 从方向上来看:大买单只是一张买进的指令单,而交易员的权限又不能超出这张单子,所以只能买进而不能卖出,在方向上呈单一性。尽管主力也有买入阶段和卖出阶段,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始终是双向的,即使是在建仓阶段也不例外。建仓的目的是为了在某一个价位附近尽可能多地买进筹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时候主力是会卖出一些筹码以吸引更多的抛盘。 从时间上来看:大买单多则几天少则当天就可以完成,以后就等着抬桥。而主力的运作短则数月长达数年,即使中间有过休息只要时机合适就会死灰复燃重新运作。 看盘时如果发现有连续性的买单出现,就要判断这些买单是来之于一张普通的大买单还是由主力在其中运作。如果只是一张普通的大买单,即使有兴趣要买进也可以等这张买单完成以后再说。如果是盘中有主力运作,那么就要继续研判该主力的意图,再决定下一步策略。 正确区分是主力还是仅仅一张大买单,就要注意: 一、急或者不急。手拿指令单的交易员一定是比较着急的想尽快完成这张大买单,在具体的操作上就会体现出来。如一路向上扫单,将上档抛盘尽数纳入怀中。如每当有打压盘出来就打掉,使得上档好像总是没有什么大的压盘。对于主力来说,股价运作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不会着急,而且不管是属于建仓、拉升或者出货中的哪一个阶段,一般都会在上方挂一些较大的卖单。因此我们可以仔细感受一下买单的积极程度,感受一下这些盘中的买单是不是有抢筹码的意图。 二、对倒或者不对倒。大买单的单向性决定了交易员只有买进的权利而没有卖出的权利,因此大买单在实施的过程中绝对不会出现对倒单。而主力运作则不同,因为市场喜欢成交量活跃的股票,所以主力会大量采用对倒的手段。我们可以仔细观察盘中的大单交易有没有对倒的嫌疑,一旦出现对倒就可以作为认定是主力而非普通的大买单的一个依据。 三、护盘或者不护盘。护盘就是希望股价的运行在自己的掌握中,在建仓的时候尽量砸得低一点,而在拉升的时候尽量做得高一点。这是主力的愿望,而且主力也有这个护盘的能力。大买单与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小买单是一样的,就是买进后等待股价上涨然后卖出获利。至于买进以后股价的走势要么完全交给市场,要么完全交给盘中的主力,根本没有想过也根本不可能去干涉股价的运行态势。通过观察盘中股价的走势是否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即是否有人在护盘也可以作为判断是大买单还是主力的一个依据。 四、顺势或者逆势。大买单与普通投资者的小买单的主要差别就是数量大小而已,因此运作大买单的交易员在操作时也会体现出与普通投资朋友一样的心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追涨杀跌。如果当天大盘盘中上涨,大买单一定会因为唯恐完不成单子而奋力扫货。一旦盘中大盘回落则立刻偃旗息鼓放弃买进,有时甚至连原来挂在下面的一些买单也会悉数撤掉,期望股价跌得更低以便能够买到更多的廉价筹码。 主力则正好相反。主力是期望通过不增加仓位的买卖方式来维护股价的,因此当大盘向好时有可能会卖出一些筹码,而在大盘回落时买进一些筹码以阻止股价的同步回落。盘中的买单成交时的股价趋势是我们研判大买单还是主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只要其中有两个以上情况出现,而且答案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下结论了。 如何根据成交量来识别主力的意图 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一大法则:价格伴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升”的关系,表明股价将进一步上升。 第二大法则: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动力源,原动力不足显示出股价趋势潜在的反转信号。 如果配合主力统计,观察资金的入场情况,如果资金不持续,足以显示,该股上攻已经乏力,有向下调整的可能。 第三大法则:股价创出前期的高点,但此时量能却没有突破前期的成交量,则此时的股价已经保持谨慎,或暗含趋势转向的信号。 欢迎加QQ群:4359415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