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饺和汉堡

 《经络与营养》自然养生 2016-12-08



抱歉让大家失望了,这篇文章不是要谈美食的。如果你是饿着肚子进来的,不妨去吃点东西再看下面的文章:

 

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什么样的?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各自的优势又在哪里?

要简明扼要的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下面我列举一系列学科门类的,一一作比较,看看大家能不能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

 

美术:西方的油画,画画的第一个步骤往往是涂背景,然后一层层的,把需要画的内容用颜料画上去。中国的水墨画,从来没见过哪个人需要先涂背景的。水墨画从来不是一层层的画上去的,而通过毛笔的各种笔法,照样可以呈现出复杂的结构。画的浓淡深浅,都是通过毛笔的运行而混合的表达出来的。

 

音乐:西方的交响乐,每个乐器都有相对固定的音色。比如小提琴,虽然可以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但泛音用的非常少,空弦音也尽量避免,也就是说,小提琴的音色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不管是交响乐还是一般的合奏乐曲,都是用复调对位的手法,将这些有各自特色音色的乐器一层层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音乐。中国音乐则不同,凡是最传统的中国乐器,音色都非常丰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古琴和琵琶。这些乐器并不需要通过复调对位一层层的组合起来才有立体感,乐器本身的丰富音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听觉感受。

 

文字:西方的文字是以字母为基础的,单词都是字母一层层的组合起来的。编码一个英文单词,26个字节就足够用了。而中国的文字,虽然也有笔划或者偏旁部首,但从来都不是一层层的拼起来的。一个汉字(尤其是正体字),可能是里外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以及几种结构的组合。看看这个字有多少偏旁部首的组合吧。所有的笔划、偏旁部首都是混合在一起的。

 

看到这,大家脑海中可能有两个词一直在萦绕:一层层混合。那么,就让我们用一个终极的、大家最熟悉的例子,终结我们的举例吧:

 

吃:吃西餐的时候,菜是一道道的,必须撤了上一道,才能吃下一道。吃中餐虽然上菜也有先后顺序,但谁见过必须撤了凉菜才上主菜,必须撤了主菜才上米饭的?西餐做土豆烧牛肉,必然是土豆烧出土豆的味,牛肉烧出牛肉的味,然后拼到一个盘子里。而做中餐的人,则恐怕很少会把土豆和牛肉分开来烧。如果看到这里你还不能得出结论的话,不妨看看本文的标题,想想汉堡是什么样的?水饺是什么样的?如果用做汉堡的方式做水饺:一层饺子皮、一层肉馅、一层葱、一层韭菜、上面再来一层饺子皮,夹着吃。那么水饺子还是水饺吗?

 

写到这里,我想例子已经足够多了,而汉堡和饺子这个例子是最贴近生活、最形象的。由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文化是一层层的,而中国文化是混合在一起的。

 

分层思维的优点在于易于分解和量化,而缺点则在于对于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性问题难以处理。而混合思维的优缺点则和分层思维正好相反。对于一个复杂的东西,如果是分层的,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对每一个部分分别处理,而如果是混合的,则必须要从整体综合把握。对于计算机来说,分层的问题更容易解决,一个简单的例子,只要有二十六个字母,加上空格和一些标点符号,就可以编码所有的英文文章了。而对于中文,就算只编码常用字,也至少要几千个字节。两者可谓天壤之别。不难想象,设计一个做汉堡的机器人,比设计一个做饺子的机器人要容易的多。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怎么把大象装进冰箱这个问题。分层思维很容易给出答案: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冰箱,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而混合思维则会综合考虑一系列问题:需要多大的冰箱?世界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冰箱?为什么要把大象装进去?有什么意义?实现大象装冰箱要花多少钱?合算不合算?谁提的这个问题?提问题的人动机是什么?……最后的答案很可能是一系列反问:这怎么可能?为什么要把大象装冰箱?你有病啊?孰优孰劣,恐怕难以用几句话辩得清楚。

 

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其中有许多卓越的成果,自不必说。但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学习的太过了,以至动摇了我们民族的根基,这就未免得不偿失了。在文字上,我们就经历了这个过程:早在上世纪初,中国的很多有识之士就一直倡导并力行汉语拼音化。新中国成立后,汉字拼音化改革更是得到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甚至已经确定采用拉丁字母的汉字拼音方案。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确定了汉字是正宗的、法定的文字,而拼音不是法定的文字。虽然没有拼音化,但传统的正体字还是被改革成了现在用的简化字。

 

汉字算是幸运的了,看看音乐,就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被摧残成什么样。现在所谓的民乐团,全部是西洋乐团的编制,用复调对位的方式一层层的组合在一起。典型的用汉堡的方式做饺子。

 

如果我们的汉字都要拼音化,如果我们的民族音乐都要靠复调对位来合奏,如果我们的国画都要一层层的涂抹,如果我们的水饺都要用汉堡的方式来做,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不是堪称灭顶之灾呢?西方的分层文化,自然有其优势,而中国的混合文化,也自然有其玄妙之处。舍弃自己擅长的,而跑去追求别人擅长的,难道不是一种最笨的策略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