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在此见字如面 jzrm1231) 在《见字如面》12月5日推出第一首单曲中,王耀庆和张国立携手演绎美术大师黄永玉和戏剧大师曹禺之间披肝沥胆、见血见骨的往来书信。这段朋友间的至真至性的坦诚交流,强烈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其中演绎鬼才黄永玉的台湾演员王耀庆的表现令人惊艳。 在今天的第二首单曲中,王耀庆将朗读他的偶像——功夫巨星李小龙写给妻子琳达的信。 李小龙和导演罗维在《唐山大兄》片场 信件写于1971年夏天。时年31岁的李小龙正在曼谷拍摄电影《唐山大兄》。正是这部由当时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让李小龙正式登顶香港天皇巨星的位置,随后又如过江猛龙,震动好莱坞,成为电影史上永远的中国功夫之王。 电影拍摄的非常顺利,感觉良好的李小龙提笔写信给远在美国的妻子琳达,他有强烈的预感,自己拍完这部电影就会火了;家里欠的房租和借朋友的钱都能还上;他将片酬过万,还可以带着全家人坐头等舱去旅行。 李小龙在信中跃跃欲试,既满怀欣喜,又踌躇满志,“我有强烈的预感,我在香港能做到最好,只是还需要精心的计划才能拿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功夫巨星成名前夜的率真可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家人充满爱意的一面,在信中展露无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功夫之王成名之前的满腔喜悦与踌躇满志—— 我觉得我们还能还上那3000美金的房租 李小龙写给妻子琳达 1971年8月 我最亲爱的妻子: 除了吃喝拉撒,我们整日整夜都在拍电影。我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合作得很好。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我们还能还上那3000美金的房租,比如说12月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如果九月份能回美国的话,我就可以从派拉蒙公司那里赚些钱。 第二,自从我拍完电影之后,香港的电影公司就火了。 我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延期付款。我应该能还1500美金。到时候再还2000美金给鲍勃和吉姆。《唐山大兄》进展很顺利。毕竟按香港的标准来说,导演还是不错的。 如果与派拉蒙的合作顺利,那结果就会不错。到时我直接从曼谷回去,不过那样,就没法给我的宝贝儿子布兰登买娃娃了。 我告诉你啊,在香港,我现在是巨星了。有单独的化妆师,专用的椅子,甚至还有专用的面巾纸。真的。我有强烈的预感,我在香港能做到最好,只是还需要精心的计划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等我的电影在香港火了,我的片酬至少要10000美金,还得有十分之一的分红,而且我们全家都可以坐头等舱旅行。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切都顺利吧。 嗯,看起来今年一帆风顺。 爱你,远方的妻子。 李小龙 家书背后的李小龙:从小人物到大英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李小龙:他离开人世43年后,依然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华人;他生平真正从影仅两年,共主演过包括《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死亡游戏》片断在内的4部半影片,却是地球人都知道且念念不忘的功夫巨星。 然而,并非人人都真正了解那个鲤鱼才刚跃上龙门的李小龙:早在1971年8月,时年31岁的他,还在泰国曼谷拍摄即将助他登临人生巅峰的《唐山大兄》一片时,他给远在美国西雅图的妻子琳达写了封忙中急就却也是情真意切的家书。 在这封家书中,李小龙欣喜地告诉妻子:“在香港,我现在是巨星了。有单独的化妆师,专用的椅子,甚至还有专用的面巾纸“! 从咏春学徒到功夫师傅 李小龙 日后成为伟大的武术技击家、世界功夫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创始人的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的童年和少年在香港度过。 李小龙幼时身体瘦弱,父亲为强壮其体魄,在他7岁时便教他练习太极拳。13岁上,李小龙拜武术家、 咏春拳宗师叶问为师,系统地学习咏春拳。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常与人争斗以致学习成绩不佳,19岁那年,家人将李小龙送往美国读书,后进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期间,李小龙除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不仅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还在大学2年级时,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教授武术。 李小龙与妻子琳达 正是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自医学院的爱尔兰裔美国姑娘琳达·艾米莉。她是李小龙的早期女弟子之一。两人于1964年走入婚姻殿堂。她是李小龙相伴一生的爱人。 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馆。1965年,俩人的儿子李国豪出生;1969年4月,爱女李香凝降临人间。 生命中十分憋屈的一段岁月 去年底,一段李小龙试镜的视频被网友挖出,引发了跨越半个世纪的群体性舔屏。这件事要追溯到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夺得冠军,继而应邀在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开幕式上表演蒙目截击、寸拳等绝技,引起轰动。 其后,正逢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筹拍一部功夫连续剧,这一年24岁的李小龙便赶来试镜。他笑称自己被小宝宝吵得3晚没睡觉了,但是镜头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擞,气度非凡,一股神采飞扬的青春气息力透屏幕。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在《青蜂侠》中扮演加藤的角色。《青蜂侠》是一部每集半小时的连续剧。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该剧维持了30集,终因收视率不理想而搁浅。但是,作为配角的李小龙以出色的武术功底,风头远胜主角,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李小龙《盲人追凶》剧照 此后5年间,李小龙在好莱坞拍的电视剧都以配角身份出现。其中最成功的一部是《盲人追凶》,第一集播出后,美国大小报刊一致叫好,但好莱坞各大公司却都没有将李小龙包装成明星推出的打算。他们认为,李小龙的个子太小,太中国化,够不上美国观众所期望看到的功夫高手,另外李小龙的名气也不够响亮,恐会影响电视剧的收看率。 李小龙因此在好莱坞发展的明星之梦愈益黯淡,同时他还要承担高额的房租等家庭生活费用。 这是他生命中十分憋屈的一段岁月。 功夫巨星由此起飞 一部《唐山大兄》,让李小龙踏上了辉煌之路 就在李小龙的巨星价值尚未被好莱坞认识的时候,在香港,他扮演的电视角色早已大放异彩,人们都把他当成世界级明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立即把他认出。 正是这个时候,李小龙接到了香港制片人邹文怀的电话。邹说他要成立一家新的电影公司,叫嘉禾电影公司,他希望李小龙能跟他签两部电影,即《唐山大兄》和《中国拳王》。李小龙答应了邹的请求,接受了只有1.5万美金的低片酬。 其中《唐山大兄》一片的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结果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高达380万港币。 凭着这部问世后一鸣惊人的电影,李小龙瞬间登顶香港影坛天皇巨星位置,也踏上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从影之路。 《精武门》海报 1972年,李小龙为嘉禾公司出演第二部电影《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预算,引起更大轰动并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 同年,李小龙以截拳道宗师身份,入选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名人堂。这标志着李小龙新创截拳道获得国外武术界的权威公认。 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的游戏》,其中《猛龙过江》在东南亚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 接下来,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主角。该片在美国放映时,取得了惊人票房,在票房上击败了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级好莱坞大片。李小龙作为好莱坞新功夫片巨星由此一飞冲天。 “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矗立在香港尖沙咀的李小龙铜像 事实上,李小龙对自己一直非常自信。早在1970年的时候,他就曾在一张便笺上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个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他愿意付出在努力中默默打拼,慢慢等待的任何代价。 所以,一年后,他在低片酬接拍《唐山大兄》的片场,才会强抑着兴奋和喜悦写信告诉妻子琳达,他有强烈的预感,自己拍完这部电影就会大火,而美国家中此前所欠的房租和借朋友的钱,也都能还上;他的片酬至少10000美金,还有分红,还可以带着全家人坐头等舱旅行……功夫巨星的率真可爱,对未来的踌躇满志,对家人的满满爱意,都在这封信里展露无遗。 李小龙掀起的世界性中国功夫热,堪称20世纪的文化奇观。他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名人。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世人叹服,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李小龙充满生命力的32年人生,如同一颗彗星虽短暂却无比耀眼。而他留存于世的4部半电影,所讲述的无一不是小人物,凭着勇气与正义成长为大英雄的故事。这正是李小龙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