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价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课时)

 昵称3810856 2016-12-08
评价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基本分类。

.掌握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山水田园诗的基本解题技巧.

二、古代诗歌分类

()、边塞征战诗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

①了解时代背景;

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第一句怨战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

(六)赠友送别诗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唱歌送别3.饮酒饯别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翔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劳劳亭歌》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⑴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⑶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衬托

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七)、思乡怀远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参考答案:①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八)、山水田园诗

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兴。诗人往往从山水中或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特征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

三、课堂检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浣溪沙  (明)刘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夕阳江上雨余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2010新课标卷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这首诗作于一政和八年,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秋已降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挨,未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当前对陈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系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惟外容和作者的观念立场。颔联重要是还景抒情,明白传统意象燕女、梧桐的含义是答题要害。
燕子经年梦较易懂得。

 

 评价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正确评价诗歌内容

.掌握诗歌内容的做题方法

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4.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 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  如: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 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 王维《渭城曲》

.对别后生活的关切 和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三、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一)看标题(序、注)

例: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

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

(.)巧分类

见一.二课时略

(.)析尾句

示例: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表现了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

(.)抓字词

把握诗中有意省略的词,体会诗歌的语言含蓄美。
  诗歌是一种跳跃性的艺术。它讲究含蓄美,不直露,总要留下一块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感受诗的内蕴力。对此,
金开诚先生曾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
字。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诗歌的场景,以期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明意象

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香草美人:象征理想   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杨花:随风飘散,想到飘零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雁:游子的思乡、鸿雁传书

(.)知人论世  就本诗的思想内容给出赏析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

四、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

诗歌鉴赏的一般基本步骤。

     1.看标题、作者、背景、注释;

     2.读两遍,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意;

     3.抓住诗歌的意象(物),对诗歌进行理解;

     4.分析技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5.审清题干要求;

     6.根据要求,结合全诗意境组织语言表达。

语言组织:

这句诗/这首诗运用了……艺术手法,……表达了……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涵谷关。御苑:皇家的宫院。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辽宁)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

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景物美,本就怡然自乐,诗人却在尾联叹息不已,诗人缘何叹息?

答案;尾联叹息有两层意思;一是叹景色虽美,但旧交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心感寂寞惆怅,二是景色优美,怡然自乐,又可终老是乡,但志士空老,到老却始终报国无成,心中又抑郁难平,(这是以乐景衬哀情)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

闺女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的?

答案: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一句。

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

 

 评价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四课时)

 

  一、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观点.2.掌握作者评价观点类诗歌的解题技巧.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所表现的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的评价。在诗歌鉴赏中,评价一词要求观点明确,并且有深度地阐述,而在高考中对于评价是降低了要求的,也就是说能够就诗论诗、言之有理即可,不需要纵横联系、引申阐发。从命题角度来看,有的是仅就诗眼、关键句、情感、主旨等某一个问题单独考查,有的是将形象、语言、技巧等结合起来综合考查。从常见的试题形式来看,有的是表现什么思想抒发怎样的感情体现怎样的人生态度等,有的是某个词为诗眼(或警策),为什么某个句子阐释了什么道理有人评价这首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这首诗的主旨是……谈谈你的理解等。

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1、抓关键词。

  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和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和形容词,如宋祁的《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又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中《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我们答题明确了方向。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情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离愁别怨)的意境。

2、抓关键句。

   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它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如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表明了作者高洁的志向。这样的句子在诗中具有画龙点睛,明示作者观点态度的作用。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高考全国卷

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 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示例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之情。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成大失势后的世

3、要熟悉掌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

用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有:

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憎恶、不满、痛恨、指责、揭露等。

2007年天津卷诗歌鉴赏:

     黄氏延绿轩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2007年安徽卷诗歌鉴赏: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三、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抓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
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答案
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抓关键句)

《闺情》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深闺思妇早晨听到喜鹊的欢叫,满怀希望,以为丈夫回来了,可开门一看,不见归人,便把不满撒向了喜鹊2分,把思妇由希望落空而恼怒的行为以及由惊喜而失落转而更加忧伤的心理变化表现得耐人寻味。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求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子)遭妒。

⑴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答案指词人的抗金主张未被采纳,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愁绪。闲愁最苦是因为词人虽有收复中原的大志,却不为朝廷重用,故而闲愁最苦。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浣溪沙  (明)刘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4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昊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复杂的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分)。    

四、延伸迁移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1)该诗后两句
言在此,而意在彼,请说明诗人之是什么。

答案:后两句诗人由婀娜轻盈的垂柳而想到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批判了当时官场的昏聩,表达了对晚唐社会的殷忧。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登鹳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问: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喜迁莺 许 棐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注解】谢娘:原指东晋王凝之妻谢道韫,这里借以暗示词中的女主角是一位贵族人家的才女。

   1)与其他闺怨词相比,该词不乏新意,简要说明该词的新意是什么。

答案:闺怨诗词多是女子对命运的怨叹,该词的下阕写女主人不愿让春光与韶华白白流逝,这是悲剧色彩中的反抗心理,是对人生的肯定,从而显示出该词不同于其他闺怨诗词的深厚思想内涵。

4.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2009年高考湖南卷)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参考答案】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疏雨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态炎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