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关注】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

 老沔城人 2016-12-08






【特别关注】


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概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药物引起的精神(行为)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
   
  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
   
  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即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疾病,可以采取控制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加以预防。在精神疾患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等各种病原体侵犯脑组织所致,如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和神经梅毒等。因病因明确,故可通过预防接种、给药、加强改善环境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等方法加以预防。在工业生产及建筑业,有效地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可预防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通过缩短病程来降低精神疾病的现患病率。措施是对已经发现有精神疾患的病人要使他们能及时就医,经过有效治疗后,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争取达到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正常,社会能力也恢复到病前水平,即达到临床痊愈的目的。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等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的精神疾病,在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前,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达到较好的疗效,及预防疾病复发等几个环节上。目前要做好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就应在社区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人群中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

  三级预防 目标是通过预防疾病的并发症和开展积极的康复活动,以减轻慢性精神疾患造成的精神缺损。在各种精神疾患中,按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尤以重性精神疾病对社区功能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类疾病普遍具有复发率高、慢性残疾率高的特点。例如: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部分病人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有相当数量的病人经过一个时期后,原有症状会再次复发;也有的病人虽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可遗留精神症症状,其工作、学习的能力部分下降,或遗留孤僻、淡漠、退缩等个性改变,或社会功能缺陷,如不经过适当治疗,经过长期发展,可逐渐出现精神缺损。此时病人表现情感淡漠、意志缺乏、脱离现实,终日退缩于一角,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起居均需人照顾,最严重者可形成精神衰退。因此,对于已经存有社会功能缺陷的病人,应在坚持药物等治疗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精神康复活动,加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争取使残疾对个人影响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社区防治康复原则和方针

    精神疾病的康复不同于其他几类残疾的康复,在防治康复工作中需要突出体现下列基本原则,即平等对待精神疾病患者,要以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消除偏见、反对歧视,要团结他们,要保证他们做人的尊严。

  社会化 精神疾病的康复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部门和多学科的参与和合作,以社会化的手段建立并形成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体系,才能搞好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尚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组织管理网络,逐步完善技术指导网络和康复治疗体系。

  综合性 将预防、治疗、康复工作结合在一起,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文体娱乐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工疗、农疗、职业技能训练、社会服务等,为他们回归社会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

  开放式 在社区要对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施行分期管理,定期访视,发现疾病期和波动期的患者要及时转诊或积极给予治疗,避免出现关锁与禁锢现象,使他们在尽可能不脱离社区家庭环境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的内容

    ①在辖区开展重度精神疾病筛查,开展精神卫生咨询,为已确诊的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对建档患者施行分期管理(
稳定期、波动期、疾病期、慢性衰退期)。

    ②定期门诊:督促病人定期去精神科门诊复查,坚持服药治疗,防止病情复发。

    ③家庭访视:按要求对建档病人定期访视,做好随访记录,有条件的可开设家庭病床。

    ④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举办讲座,为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

    ⑤参与监护小组的工作:主要加强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病人的管理。

    ⑥对社区精神病人工疗站、日间活动中心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参加活动的患者开展生活自理、学习劳动、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⑦信息管理:掌握建档病人的基本信息,对新发现、新发病、迁入、迁出、人户分离、死亡、走失、当年住院病人、免费用药病人等情况要如实登记,并按规定填写和上报各种报表,如季度报表、年度报表及重点病人管理报表等。

  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是指启用和开发社区的资源,将残疾人及其家庭和社区视作为一个整体,对残疾人(精神类残疾)的康复和预防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针对病人而言

    ①减少精神残疾对自身的影响;

    ②鼓励病人的自立、自强;

    ③尽量回归社会,深入到社会中去;

    ④达到较好的生活质量,并最大限度地施展和实现抱负。
 
  针对环境而言

    ①卫生服务及社会服务;

    ②教育、受教育及就业的机会;

    ③住房及交通设施;

    ④信息获得;

    ⑤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体育、文艺设施;

    ⑥参与政治活动等方面的权利。

  社区家庭康复的基本步骤和相关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前个性特征、社会功能情况、家庭情况、目前的精神状况、基本心理需求、睡眠进食情况、躯体状况、既往治疗情况等。从患者的日常言行中,捕捉精神症状的蛛丝马迹。

  坚持药物维持治疗 督促患者坚持服用医生所开的药物和药量,观察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培养患者的就医意识 经常强化患者的就医意识和维持治疗的意识,督促患者家属定期带患者去医院门诊复查,与医院保持定期的接触。

  关心患者的工作、学习情况 对能坚持学习、工作者,社区医师督促家属要定期与其学校或单位联系。了解其学习、工作的状态,与人交往的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安排家务劳动 不能外出工作者,应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如每天的室内卫生清洁、洗衣、购物、做饭等。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社会功能缺陷较严重的患者,应与家属协商为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对其每日的活动做出安排,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属督促 在社区医师指导下家属应坚持按计划行事,督促及指导患者执行,不能放任自流,对安排患者自己做的事,如洗衣、准备饭菜、个人卫生、室内清洁等,家属不应代替去做。

  鼓励患者定期户外活动 对孤僻、懒散者,应鼓励他们坚持户外活动,如与家属散步、逛商场、游园、听讲座等,增加与外界的实际接触。

  培养兴趣爱好 如阅读书报、练字、养花、唱歌等,使患者感到生活充实。

  生活技能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 家庭生活技能训练,需从简单劳动开始,循序渐进;在制订计划时,有些内容需要得到患者的认可,应本着适度、适应的原则。

  鼓励参与外界工作 有能力工作者应鼓励参加工作,工作要量力而行,争取让患者行动起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康复的希望。

  经常给予鼓励 对患者的微小进步,社区医师和家属也应注意及时鼓励,激发其自觉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
   
  每年年初根据当地政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完成年内各项精神卫生工作;并按月(或按季度)参加区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的社区精防医生例会,接受疾控中心布置的精防工作任务。

  根据区社区精防医生例会布置的工作情况,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传达到分管医生及居委会精防人员,确保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社区精防工作仅靠社区(精防)医生难以完成,同时需要居委会等组织人员的共同参与,居委会的参与很重要。

  做好每月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这是社区精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访视辖区内Ⅰ、Ⅱ类重点及Ⅲ、Ⅳ类精神病人(并填写好相应的访视表)和指导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注:Ⅰ类精神病人是指易发生肇事、肇祸的病人)

  ●根据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下发的本辖区初发、新发、迁入精神病人名单上门落实,建立相应的档案或卡片,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根据每月通知的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本社区精神病人,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及时掌握和处理辖区内精神病人每月的复发、住院、走失、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变更相应的档案和卡片资料。

  ●必要时建立社区精神病人的家庭病床。

  ●加强对本社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处置、管理及精神卫生突发实践的心理干预。

  根据每月社区精神病防治日常工作的情况,定期与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和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名单和情况。

  每年两次与居委会合作,组织社区范围内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每季度一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廊、讲座等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每年根据当地精神病防治康复办公室的要求对本社区每个精神病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年终效果评估,并做好各种统计报表以及总结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①年初认真做好本社区的精神卫生工作计划;

    ②按时参加每月疾控部门的例会;

    ③及时上报每月的初发、新发、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

    ④按月上报重点精神病人的类别变更和签订精神病人监护责任书。
 
  第二环节

    ①做好本社区内Ⅰ、Ⅱ类重点精神病人每月定期上门访视,指导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对不稳定的病人告知居委会和家属,做好监护工作,并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或住院治疗,并做好方式记录;

    ②对本社区新出院的精神病人及时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并做好访视记录;

    ③及时协调、处理好本社区内Ⅰ类重点病人的监护、住院治疗、生活帮困等问题,对社区内精神卫生突发事件迅速给予心理干预。
 
  第三环节

    ①每月做好本社区居委会的精防会议的准备,指导社区的精防工作;

    ②及时将精防工作中的问题与中心领导和街道办事处沟通;

    ③每季度向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肇事、肇祸病人名单及情况。
 
  第四环节

    ①上下半年各一次与居委会一起普及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和提高家庭康复水平;

    ②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本社区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工作;

    ③每季度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社区宣教。
 
  第五环节

    ①对本社区在册精神病人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效果评价;

    ②完成月、季、年各类精神卫生工作统计表;

    ③年终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总结。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相关制度 
   
  由于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各省均制订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原则是相同的,下面以北京市为例介绍一下。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疾控部门要按质控(绩效考核)标准绩效工作。

  ●对辖区病人施行建档管理,建档数以有本市正式户籍人口中的病人为准。各种登记、统计、数字一律以卡片为准进行处理,对人户分离的病人(包括非本市户籍的病人)要分类统计。

  ●社区精神卫生人员要主动、积极地参加本地区组织的精神卫生工作,按时参加例会,提出对辖区病人的康复、治疗建议。

  ●要掌握本地区监护网络名单,定期指导居委会监护小组对病人的监护工作,及时了解发现病情不稳定病人,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开展精神康复工作。

  ●加强病人的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治疗清、去向清、精神状态清,及时掌握病人数量的动态变化。

  ●对病人实行四期管理(即缓解期、波动期、疾病期、慢衰期),按要求进行随访。

  ●与本社区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

  ●对“三无”病人要做到数字清,配合有关部门,为此类病人开展治疗。

   
  【】 社区管理新出院精神病人1例

  患者,男,21岁。在上大学三年级时因小事儿与同学发生口角后,一夜未眠。第2天,病人持续与发生口角的同学理论,持续2周,后又打伤该同学,并且自觉有人跟踪要谋害他,时常在学校宿舍大砸物品,有时还拿刀具要伤害他人,后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出院后回到本社区,社区医生得到该病人的出院通知后进行了上门访视。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完整。情绪稳定,交谈可,言语基本正常,未查出明显思维障碍,动作少,生活自理基本正常。目前服用维思痛1mg,2次/日治疗。社区医生叮嘱其继续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叮嘱其家属多让其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同时与其家属签订精神病人监护责任书。

  访视结束后,社区医生填写相关的访视记录;由于该病人是社区新发病人,故为其建立相应的精神病人档案;又由于病人属于易肇事、肇祸病人,将其登记入重点管理病人名单中,并在当月月底汇报给辖区内派出所。

【心理测试】

世界精神卫生日:测测你的心理健康吗?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要求各地在10月10日前后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没有精神障碍并不代表精神完全健康,事实上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最极端的例子如自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出现精神卫生问题不一定等于有精神疾病。

    据介绍,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精神障碍、失眠症、抑郁症等。还有一些称为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自杀、酗酒、吸毒、适应障碍和儿童少年期行为问题。

    目前,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你的心理健康吗?来测试下吧!


    测试一

    请回答:“是”或“不是”

    1.有些人或事是否很容易让你不开心?

    2.有人对不起你,你是否超过半年还耿耿于怀?

    3.你是否一路上对那个在公共汽车上或地铁里碰了你却不道歉的人很气愤?

    4.你是否经常不想跟人说话?

    5.你在做重要的工作,是否觉得旁人的说话打扰你,让你很烦?

    6.你是否长时间地分析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某一行为?

    7.你是否经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你?

    8.你是否常常情绪不好?

    9.你与别人争论时,是否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嗓门,导致声音太响或太轻?

   10.你是否习惯于自言自语?

   11.别人不理解你,你是否会发火?

   12.是不是看喜剧片、听笑话也开心不起来?

   13.是不是常觉得有人作弄你?

    客观的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答案多为“不是”,那么恭喜您,目前您具有健康的心理,假设答案多为“是”那么,要提醒您要格外小心了,您的心理可能已经出现问题,影响到心理健康。若通过上述问题,您已经发现问题所在,应及时改善。


    测试二

    问题:如果本世纪最壮观的流星雨将会来临,你会选择在哪里看这场流星呢?

    A.海边    B.山顶    C.草地    D.屋顶

    心理解析:

    选择A的人:对你来说,当生活中出现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最好的安慰是爱情。所以,找到真心相爱的人,是你追求成功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的。

    选择B的人:你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相信再大的问题都会过去。对你来说,拥有一帮能够倾吐苦水的朋友是最重要的。

    选择C的人:你有些喜欢用幻想来排解压力和焦虑。这样的排解可以顶一时之需,但从长远来看,你还需要自我成长、锻炼自己应对现实和挫折的力量。

    选择D的人:你通常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让工作占据你大多数时间,这样的你比较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所以,你最需要的,是扩大社交圈,融入群体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