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我以全市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曾多次被人问起“你是如何考上北大的”之类问题,我不想以所谓成功者给大家一番空洞的说教,虚荣的吹嘘;我只想用学习中的几个细节、几个场景让大家领悟“我是如何学习的”,这些细节和场景恰恰是上面问题最真实的答案。 场景一 晨跑前10分钟读背《英语小本本》 我会抓住晨跑前的碎片时间,大声读我的英语小本本,上面摘录了平时积累的英语知识点:拼错的单词、不会的词组搭配、形近词辨析、没见过的句型、经典语法习语、优美的句子等等。大家知道,英语知识点是很零碎的,这正是很多同学头疼的地方,我正好利用“碎片时间”来对付消化“零碎知识”,长期坚持,我的英语基本功十分扎实,高考考了143分。 场景二 吃饭路上15分钟默背一首诗词 我个人很喜欢唐诗宋词,尤其喜欢豪放派,高中吃饭时间挺紧张,但来回路上却有15分钟宽裕时间,我正可以集中背一首诗词,有时我会把诗词提前誊写在小卡片上,手里拿着,先靠记忆默背,不会的时候瞅瞅卡片,反复记忆,反复默背,就靠着这个笨方法和碎片化积累,我硬是拿下了《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里苏轼和辛弃疾部分,滚瓜烂熟。受益于此,我的作文总被老师评为范文供大家传阅学习,高考语文我拿了128分。 场景三 大课间20分钟搞定一篇完形填空 高中英语学习中,有两件事我特别喜欢:一是集中时间做完形填空,一是查阅牛津双解词典。我总会把上午大课间20分钟拿来做这两件事,先用10分钟快速勾选一篇完形填空,再用10分钟时间对答案、纠错、翻词典、做笔记。完形填空虽然分值不高,但它集中考查了英语的语法、词汇辨析、时态、句型、词组搭配、语感等等,我从这20分钟的坚持中尝到了许多甜头。 场景四 午休前10分钟整理笔记和纠错 我会把午休前10分钟用在笔记和纠错本的整理上,上午几节课刚过,课堂上讲到的经典例题和方法我会趁热打铁,分门别类摘录到笔记或纠错本上,再用不同颜色笔写上感悟、做出标记。这方法有时候很费劲,每次大考讲评过后,在整理笔记和纠错上就会花去大把时间,但笨方法却让我受益匪浅,仅高三一年,各科累计整理出20多本笔记和纠错。这使得我基本功特别扎实,知识盲点和错误逐个击破,高分自然水到渠成。 场景五 晚上睡前10分钟练练书法 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我都会抽出时间誊录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或是优美文段,一方面算是巩固记忆,另一方面练练硬笔书法。虽然是出于个人爱好,但在应试教育中,写一手漂亮的字,确实能加分不少,不过这功夫练在平时。我当时最喜欢抄录的是《汪国真诗集》和喜欢的唐诗宋词。 我对此感同身受,我对学习时间做了详细计划,巧妙抓住了学习中的碎片时间。成绩才一步步由芝麻变西瓜,才积土成山、积水成 |
|
来自: RUSH8v53dkgi9p > 《时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