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角弓雕翎

 圆角望 2016-12-08

    王丹枫

    日头远远地在碧澄的天幕上打滚,不知从哪里吹来的一阵风,挤得路旁的苞谷地窸窸窣窣枝叶乱颤。芳草菶菶,一簇一簇的野菊花野蛮生长,这段泥土路因了这些草木生色不少。不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路的尽头左拐二三十米,只见一位蓄着美须髯的白发老人站在门口跟我招手,没错,是老杨,到访前特地看过他的照片。

    这里是通州台湖镇下面的一个村落,一些东北人租住在这里养狗,平日里村子空荡荡的。老杨的工作室从高碑店搬到这里倒是落得清净,“我从小就是夜游子,上午通常是遛狗、喝茶、做饭,真正开工是从傍晚开始,大概会做到凌晨一点左右……”这样的日子一晃七年,儿子从城里搬来跟他学艺也七载有余,就是委屈了一个人在潘家园打理门店的老伴。所以,隔一段时日,老杨就奔距此三十里地的团结湖的家看看。

    老杨,名福喜,以手工制作原汁原味的冷兵器——中国传统弓箭而为人所知晓。入行十八载,其所制筋角木反曲复合弓远销海外四十多个国家。老杨的弓箭制作技艺是家传的。民国初年,他爷爷以四十块大洋接手了百年弓箭名铺“聚元号”,成为第八代传人。自此,“聚元号”在杨家接续,老杨是第十代传人。2006年,“聚元号”弓箭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北京城目前可知的最后一个手工弓箭作坊,“聚元号”已近300年历史。

    谈起祖上的这门手艺,老杨嗓门豁亮,眉宇间漾起一迭又一迭深邃的峰峦。老杨的祖上是辽东满族,当年随清军入关进京被安排到故宫西华门造办处,就再也没回去过。道光三年,西方火器取代了弓箭,朝廷取消了弓箭制作人员的俸禄,并将其迁出故宫至东四弓箭大院(皇家特设的兵工厂)。清末,弓箭大院的四十多家弓箭铺开始面向民间出售弓箭,自此,各个铺面全凭掌柜自己的本事经营闯练。

    在弓箭没有销路的抗战年代,老杨祖父被迫卖起了豆汁,“那是老手艺人最难受尴尬的事情。”老杨说,时年十四岁辍学在家的家父把弓箭制作技艺学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老杨父亲让“聚元号”重获新生,“我家老爷子讲,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订单堆积如山,全家人齐上阵都忙不过来,最后全院的人一起赶制弓箭。”那些时日老杨祖父整日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好日子来了,好日子终于来了”!公私合营那阵,老杨父亲还专门给毛主席制作了一套上乘的弓箭。

    自诩“为弓箭而生”的老杨,其实四十岁以前一直游离在弓箭制作的门庭之外。出生于“大跃进”与大饥荒之年,老杨说他们是“最亏的一代人”。 1976年高中毕业,1977年去顺义插队当知青,1979年进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1992年8月辞职开出租,1996年出租公司规定35岁以上司机实行双班制老杨把出租的差事也辞了……

    这一切,老杨父亲全看在眼里。很久不摸“锛子” (制弓独门工具)的老爷子,把家传下来的“老弓”从床底下拽出来修复,老杨看着老爹吃力,就在一旁打打帮手。老杨父亲说:“这东西如果你现在要做的话,弄不好也能混口饭吃。”真正让老杨下决心拾起祖业的是1998年夏天,七十岁的老爷子身体每况愈下,“人老了,不服输都不行,真怕哪一天我把制箭这门手艺也一起带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1998年6月6日星期六,四十岁的老杨正式拜父学艺。“聚元号”承袭的是清代皇家弓箭作坊的全套技艺,所用原料、工具、技法与周公旦所著《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弓人》记载相近,“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所谓“六材”是指干、角、筋、胶、丝、漆,“得此主材之全,然后可以为良。”“聚元号”弓箭是由二十多种材料粘合而成的反曲复合弓。

    老杨说,从制作弓胎开始到最后的成品,累计工时至少要半年,中间要经历210多道工序。其中,勒牛角、铺牛筋是最关键的两道工序,而这其中的力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说为了让儿子掌握铺牛筋的力道,老杨让儿子趴在床上,他用手去捋儿子的后背,让他感受这股力道。仅是铺一层牛筋,就要耗时五到十天工夫,而一张好弓至少要铺三层牛筋。

    老杨掐灭手中的烟,示范拉弓姿势,“我们制弓,讲究有多大力就做多大力以下的弓,好比你能拉开80磅的弓,那么,你做的弓箭最好不要超过80磅。”弓做好后,老杨每天都要拉拽,其间,能发现弓的问题。老辈人的规矩是一把弓箭要放上四季才能交给客人。因为弓箭做好后,因着天气、温度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所以做好的弓箭要放上小一年。老杨每天都要把小半屋的每张弓拉一遍,以便找出其中的问题再进行调整。老杨拍着胸脯说:“我敢打保票,‘聚元号’出的弓,只要正确使用,存个一二百年没问题!”

    学艺的六年间,技艺日渐精进,老杨便开始制作售卖弓箭。第一批,一屋子共七八十套弓箭出炉,无人问津。那段时间,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老杨穷得快揭不开锅。2001年仅卖出一套,“聚元号”险些再次关门。“卖不出去,一直苦熬着。如果不是断了后路,我可能就不干了,亏了当时的这个决定!”现在回想起来,老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国射箭界泰斗徐开才介绍英籍中国通、世界著名传统箭艺专家谢肃方跟他认识,谢肃方看了老杨的手艺,一口气买走了十六七套弓箭(一套弓箭是一张弓、五支箭)。从此,“聚元号”恢复了一些元气,老杨不再为生计发愁。

    老杨的弓箭如今不愁销路,订单都排到四五年之后了。按理说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最近一两年有一件愁事扰得他不得安宁,“手艺不是人人都能学的,‘聚元号’的传承依旧困难重重!”老杨前前后后带过二十多个小伙子,都待不到一年就走人了。因为学习弓箭制作的全套工艺,一般要八到十年,现在年轻人面临的诱惑太多了,坐不住。老杨收徒弟的条件很苛刻,首先人品要正,要耐得住寂寞,还要肯吃苦。值得欣慰的是,老杨的儿子已经跟着他学习弓箭制作七年多了,他还在观察,希望儿子能够成为“聚元号”第十一代传人。可在老杨看来,“一项传统技艺绝对不应该只由一个人来传承,而应该是一批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