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pgl147258 2016-12-08

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意味着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关于纳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继嗣”,满足无子嗣或多子嗣的要求;二是满足男性的情色欲望。

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无子而纳妾,是天经地义的。倘若正妻无子,丈夫纳妾就有了最充分、堂皇的理由。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

《明会典刑部律例》规定:世子、郡王25岁无子可置二妾,30岁无子可置四妾;将军30岁无子可置二妾,35岁无子可置三妾;中尉30岁无子可置一妾,35岁无子可置二妾;庶人40岁以上无子可娶一妾,足见正妻无子是纳妾的最正当理由。丈夫若是不肯纳妾,会受到家族、社会的谴责,因为他们有断绝祖宗香火之过。同时在多子多福社会观念影响下,即使妻已生有子,也都可以纳上一二个妾,以便多生几个儿子。所以,纳妾原因最常见的是为了生子。对于一般家庭,尤其是妻未生育儿子的家庭,纳妾主要是为了续嗣、传宗接代,贤德的妻子还会主动提出为丈夫买妾,争取为夫家门户留下一脉骨血,这是受人称道的德行。相反一些自己不能生育且阻挠丈夫纳妾的妻子,往往被称为“妒妇”,受到道德的谴责,丈夫有权把她休弃。

除了纳妾生子外,也有年老买妾,以侍候日常生活的。还有一些人,因为家境贫困,无力支付聘妻的费用,便买妾建立家庭。

总的说来,在封建社会,除了极少数人外,不仅是官僚士大夫、大地主、富商大贾,只要稍有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的各阶层人士乃至平民百姓,纳上一二妾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也得到极力鼓吹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学家的认可,“有妻有妾,方始成个家”。但是,受普遍存在的享乐思想诱导,与在日渐严重的奢靡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不少人对纳妾已不再仅是为了生子续嗣与多生子多享福,更不仅是为端汤侍药的日常服侍与家务劳役,而是作为人生声色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作为炫耀社会地位的手段,这在官僚士大夫特别是权贵之家、大商人、大地主之家更为普遍,形成风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